APP下载

别让天气左右你的心身

2017-03-23胡玉芬

养生月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气象体质天气

◎胡玉芬

别让天气左右你的心身

◎胡玉芬

如果今天阳光灿烂、空气湿润、和风习习,你就会觉得精神振奋、心情舒畅吧!如果一连遭遇十几天的阴雨,你是否会感到莫名的郁闷?对这种心情的变化,我们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多愁善感。因为科学家已经发现,在气候特别寒冷的地带,人们在冬天的情绪会显著地忧郁、低落,而导致情绪低落的主要原因,则为缺乏阳光;同时还会出现容易疲劳,睡眠过多,喜欢吃大量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等现象。

一个人性格的形成,与其所生活地区的气候有着直接关系——长期生活在热带的人,性格暴躁、比较易怒。纬度高的寒带,气候寒冷,阳光变得稀有,是抑郁症的高发区。气候湿润,万物生机盎然的水乡,人会多情,反应机敏。而草原上的牧民为人豪放,山区的人性格率直。

精神治疗专家发现,人的情绪或多或少地会受到天气的影响。如果一个人对天气变化,特别是坏天气的刺激反应强烈,表现出如下不适症状:疲倦、身体虚弱、健忘、眼冒金星、神经过敏、情绪低落,工作提不起精神,工作效率降低、睡眠不好、偏头痛、注意力不集中、恐惧、冒汗、寒战,没有食欲、尿频、感觉器官障碍,肠胃功能紊乱、神经质、易激动、心跳加快、晕倒、痉挛、骨头疼痛,脊柱错位以及手术刀疤疼痛等等,那么他有可能得了“气象病”。

其实,在经济困难或战争期间,人们对天气感觉性的抱怨普遍比较少,而在这十年却呈增加趋势。这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天气不很稳定,另一方面也可能归因于我们的现代生活方式——各种各样的身体和精神负担,紧张状态、睡眠和饮食习惯、烟酒消费、达不到休息休养目的的度假、快速的工作节奏。这些因素使得环境压力增加,并使我们对自然影响的适应能力降低,从而形成一种独特的现代社会的文明病:气象病。有资料显示,患此种病者在发达国家约占总人口的30%~70%。

决定对天气敏感度的常见因素

一、性别——女性更敏感

女性对气象的变化更敏感。她们比男性更常抱怨由于天气而引发的身体不适。调查发现,男女对天气感觉的差别几乎各年龄组都存在。这种差别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到妇女进入更年期时达到极至。60岁后男女的反应差别则相应变小了。

对于女性来说,最大的反应在于疲倦、神经质、睡眠差、血液循环和植物神经紊乱,头痛、情绪压抑以及恐惧。总的来说,女性的天气感觉性疾病比男性更多、强度更大。

二、年龄——中年人的反应最强烈

有资料显示,人对天气的敏感度在其一生中的前20年是呈增加趋势。中年人中,大约有1/3的人对天气变化有明显感觉,女性到了更年期,大约有一半的人会抱怨天气的影响。但到了60岁以后,对天气变化的敏感率又开始下降到30%~50%。

三、体质——尚属深入研究的方向

对天气变化反应的强弱,应该与人的体质及体液有关。虽然,至今人们仍然认为体质类型和天气的关系还是个假定,并非确定无疑,但过去几十年,人们不断尝试发展一门主要建立在体质类型基础上,并可应用于精神病学的生物气象类型学。

四、个性——怯懦的人要特别注意

假如你发觉自己比一般人更容易出现情绪不稳定、悲观厌世、自我否定、易怒、易激动、害羞,有人际交往困难、怯场、容易沮丧,你可能会对天气变化的感觉比他人更强烈。

对天气变化的反应程度

不同的人对天气变化的本能反应是大不一样的,根据不同的反应,专家将人们分成3种类型。

一、轻度——轻微波动型

这种人在天气变化时,没有感觉到痛苦,但他们的情绪和健康状况却会有波动。

二、中度——不稳定型

这种人的植物神经系统不够稳定,他们比第一种类型的人对坏天气的刺激反应更强烈,也更早。在天气骤变时,他们会感觉到头痛和睡不好,还会感到疲倦、情绪不好,并变得易于激动;可能还无法集中注意力;只喝少量的酒也会在酒后有反应;开车时会表现出比平时反应迟钝。

三、重度——敏感型

这种类型的人通常是一些病人,他们可能患有心血管疾病,风湿性关节炎或者曾经受过伤如骨折等。当天气突然变冷或变热时,他们会感到伤口疼痛或者慢性病加重。

猜你喜欢

气象体质天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气象树
天气冷了,就容易抑郁吗?
《内蒙古气象》征稿简则
谁是天气之子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盛暑天气,觅得书中一味凉
Weather(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