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导幼儿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2017-03-23黄婷

读与写·上旬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陶行知思想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

黄婷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探究性学习活动正日益成为幼儿园的重要教学方式。本文针对如何使幼儿园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得到有序、科学的发展,为探究性教学活动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提出一些个人见解。

关键词:陶行知思想;生活即教育;探究性学习;教学做合一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1-0371-02

探究是幼儿的天性,是幼儿主要的学习方式和活动方式,它倡导让幼儿走入生活,亲自操作、自主选择、主动探究、自由表达与表现。探究性学习活动关注幼儿认知结构的发展及问题的解决,更关注幼儿的学习过程,关注幼儿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与感受,关注幼儿学习的创造性、主体性人格的培养,使幼儿的天性得以发展、生长,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奠定基础,使幼儿的多种智能得到全面发展,使幼儿真正成为主动的探索者。

1.探究性学習的涵义

所谓探究性学习即通过幼儿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幼儿探究性学习活动是一种以幼儿为中心,强调为幼儿创设多种途径的探究活动,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让幼儿在自己原有的经验和知识结构上,积极地从活动中去探寻问题,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新的知识和经验的学习过程。因而,教师的探究性教学和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1.1 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幼儿保持独立地持续探究的兴趣。探究性学习就是保持和发展幼儿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使它不会因为枯燥地接受知识学习而丧失。

1.2 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幼儿创新发展。创新性发展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志向;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具有勤于思考、敢于表达自己独特见解的品格;努力养成创造性思维方式;积极参与多样化的创造活动。

1.3 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幼儿养成合作与共享的个性品质。探究学习立足于对幼儿学习需要、动机和兴趣的强化。同时,通过合作学习,促进幼儿与他人共同学习、分享经验的过程中,养成合作与共享的品质。

1.4 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增进幼儿独立思考的能力。探究学习能够启发幼儿思考,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在各种探究活动中都以学生为主体,而教师居于引导的地位,因为探究学习可以增进幼儿独立思考的能力。

2.探究性学习的指导策略

在幼儿的探究性学习中,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幼儿探究活动的引导是探究性学习的实践性问题,是幼儿的感知、操作、试验等经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民主的学习心理环境和氛围,并且以和幼儿一起学习的身份,以与幼儿共同探索问题的态度和行为参与探索活动之中。

2.1 和谐的心理氛围为首要条件。陶行知先生曾告诫我们:"我们必须变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一个宽松、自主发展的心理环境,有助于幼儿创造自我和自我实现。它应该是一个有秩序的、生气勃勃的愉快的环境,是容易为幼儿所接受的,幼儿喜爱的环境。创设宽松的交流氛围就要求教师理解、接受、鼓励每一个幼儿的想法、发现,只有在宽松自主的环境中,幼儿才敢想、敢问、敢说、敢做。

2.2 在探究活动明确师幼关系。

2.2.1 教师是敏锐的观察者。教师善于发现、预测生活中能引发幼儿学习兴趣的教育因素,教师要有灵敏的眼睛和耳朵,善于捕捉幼儿感兴趣探究的事物,了解幼儿的想法,及时满足幼儿的内心需要。

2.2.2 教师是探究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教师首先要以平等的态度参与幼儿的探究,共同探讨彼此都感兴趣的问题,共同参与探究活动,彼此之间有智慧的激发与碰撞、经验的交流、情感的共享,彼此也能感受到来自对方的支持。例如:在"了解原始人"的活动中,教师与幼儿一起收集资料,共同分享所收集的资料,然后开始模仿过原始人的生活。教师与幼儿边商量,边寻找材料,共同用纸箱、树叶等建造原始人居住的洞穴。在制作衣服的过程中,幼儿需要用线将树叶串起来,这是一个较难的问题,因为用线一拉直,树叶就掉了下来。此时教师鼓励幼儿动脑筋、想办法,并表示相信幼儿一定能解决这个问题。教师通过巧妙的指导,让孩子在探究活动中充分地体现主体的地位,给幼儿提供了更广阔的探究空间。

2.2.3 教师是探究材料的提供者。在区域活动中,教师为每个幼儿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活动类型和材料,幼儿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需要与意愿决定玩什么、和谁玩、怎样玩、因什么玩,从而积极地与同伴、材料互动。幼儿在自主操作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积极思维,完成各种游戏,从中积累各种经验。

2.3 教学做合一。陶行知先生早在20年代就创立了生活教育理论,提倡"动手动脑""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十分重视"做"在教学中的作用,他认为"要想教得好,学得好,就须做得好";"要在做上教,做上学。陶行知所说的"做上教、做上学"也就是"做中教、做中学"的意思。

例如:纸的探索。"纸是怎样做出来的?"这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问题。在老师的帮助下,孩子们了解了造纸的基本程序,便产生了试一试的欲望。"我们也来造纸吧!"孩子们兴奋地提议。于是,他们行动起来。孩子们把收集来的废纸放在一个大盆里,用水泡上。经过一番努力,纸浆弄成了。老师帮孩子们找来纱窗,大家又继续做起来。一会,又出问题了。"为什么我的纸这么厚?""为什么我的纸这边厚,那边薄呢?"老师提议"我们回去查查资料吧!"。这一次,他们看得可认真了。他们发现自己放的纸浆太多了,放后又没有摸平,也没拿重物压,所以纸面不平整。找到原因后,孩子们又重新做起来。最后,有的孩子找来石头,有的找来椅子,压在纸浆上……经过这一番努力,孩子们的纸造出来了,个个都展露着成功的笑脸。孩子们发现了纸的特性,知道了纸的作用,了解了纸的来源,尝试了造纸。不同的探索活动,孩子们都用不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2.4 教师的评价策略。在探究活动中,教师可以从认真思考问题、积极动手操作,较好地完成任务等方面进行评价,经常鼓励幼儿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和主动。对于幼儿在活动中积极的 ,教师直接鼓励或表扬;对于那些在活动中"失败了的幼儿",教师更应该给予鼓励和支持。

教师的评价要面面俱到。在探究活动中,教师要仔细观察、了解每一位尤为的探究和操作过程和结果,具体评价幼儿在活动观察事物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搜集资料和归纳总结的能力,设计活动和动手操作的能力,表达和交流的能力以及探究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学习能力等方面。

猜你喜欢

陶行知思想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
文艺作品中的化学素材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陶行知教学思想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运用策略
在绘画中将创新教育与陶行知思想相结合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教学做合一”思想在职校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实践研究
浅谈如何有效指导幼儿的沙艺活动
借鉴陶行知思想,小议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
“生活即教育”思想下的小学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