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那一抹“藏蓝色”

2017-03-23肖克凡

特别文摘 2017年6期
关键词:衬衣军装上衣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的装束非常简单。男生服装以“军便服”款式为主,女生服装则是“翻领式”,几乎没有腰身。后来兴起一种名为“三翻式”的女式上衣,即翻盖儿、翻袖儿、翻领儿,主要是铁灰色,属于“玩闹儿”服装,正统女生是不穿的。

当时天津的中心城区,包括和平区(不含南市地区)以及相邻的河西区部分地区,旧时属于外国租界,遗有殖民文化痕迹,居民成分偏高。新中国成立之后大量革命干部入住,增添了“革干”和“革军”色彩。所谓“革干”与“革军”是“革命干部”与“革命军人”的简称,这种家庭出身的学生填表,都用这种简称。

旧社会的资本家子女与新时代的革干革军子女同在一座学校读书,便形成了一种特殊文化。

“文革”兴起,最为主贵的服装颜色当然是黄色。“革军”家庭的子弟们,身穿父辈的“将校呢”黄色上衣,脚踏“校官靴”(等而下之的是解放鞋),左胳膊佩着“红卫兵”袖章,骑着自行车风光一时。

“文革”之前的军装,以黄色为主,有雷锋叔叔照片为证。当时有一种被学生们称为“衔儿服”的军装上衣就是黄色的。它的双肩位置留有佩戴肩章的“孔”与“扣”。举凡穿着这种“衔儿服”的学生,说明他的父辈“文革”之前就是军官,这种老革命资格普遍受到同学们羡慕。

夏天的衣服当然是衬衣。那時最好的衬衣是商场里出售的“一百支纱”。支数越多,布料越致密,价格越贵。然而,价格贵不等于有地位。最有地位的首推“柞蚕丝”衬衣。这种衬衣颜色并非雪白,同样是军官用品。如果有学生穿着柞蚕丝衬衣走进学校,说明他家里有解放军军官。

平民百姓子弟穿什么呢?他们以“学生蓝”为主。当年十六中女生一身洗得发白的“学生蓝”,朴素里透着高雅。

后来兴起“国防绿”,军装进入“的确良”时代,以“衔儿服”为代表的老牌军装越发珍贵。

1968年底,一阵风兴起“藏蓝颜色”。这种藏蓝其实是非常老气的颜色,借着“土联儿”文化的兴起被当时青年学生接受了。一时间,可谓满城尽带“藏蓝甲”。

当时“土联儿”最为威风的全套行头是:头戴绿色军帽,一身藏蓝色军便服,脚穿黑色条绒面塑料底的“皮边鞋”,冬天佩戴黑色羊皮手套,胸前挂着绣有“为人民服务”字样的军用绿色挎包,骑着一辆“二八”自行车。

回首当年青年学生“藏蓝文化”的兴起,我以为也属于青春叛逆的表现。否则年纪轻轻为什么穿一身被天津老城里称为“藏青”的颜色呢。

当年的藏蓝颜色已然完全褪尽,可谓物去人非。如今是五光十色迷人眼,杂花生树了。

(摘自“肖克凡新浪博客” 图/子依)

猜你喜欢

衬衣军装上衣
罗马尼亚人的上衣
那枚红军军装上的衣扣
作品(十六)
假如明天脱下军装
迷彩服,绿军装
衬衣男vsT恤衫
衬衣
紧身上衣阔腿裤
绿军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