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代攻城有术

2017-03-23陶禹廷

特别文摘 2017年6期
关键词:进攻方明军后金

陶禹廷

在古代攻城战中,进攻方寻找薄弱点偷袭是非常普遍的策略。但这种策略多数在夜间执行,唯有在夜色掩护下,攻城方才能隐藏自己的偷袭意图,实现趁其不备的战术效果。

中国历史上最知名的城市偷袭战,莫过于中唐时期的蔡州之役。公元 817 年(唐元和十二年),淮西节度使吴元济不服号令,与唐王朝對峙。李愬统帅近万名官军,从文城出发一路东行,于夜间冒雪抵达吴元济的大本营蔡州。半夜四更时分,李愬军已逼近城下,蔡州守军还浑然不知。李愬挥兵攻城,带头先登,迅速攻入城内。虽然吴元济垂死挣扎,怎奈大势已去,不久便被李愬生擒。

至于“古时攻城为何攻击重兵把守的城门”,则和古代的技术条件有关。虽然中国早在春秋时代就掌握了杠杆投石器的使用方法,但想用投石器直接破坏城墙尚有很大难度。相比破坏城墙,破坏城门则要容易许多。城门的材质可能是木料,可能是金属。但为了便于城内居民进出,其重量、强度均远低于城墙。如果攻城方的出现具备足够的突然性,甚至有可能在首次进攻中夺取城门。再加上城门背后往往连接着城市宽敞的主干道,也更有利于攻入方施展兵力。因此,为求速胜而集中兵力攻打城门,历来都是攻城战中的上策。

以明代抗倭援朝战争中的平壤之役为例。公元 1593 年(明万历二十一年),李如松统领四万多明军围攻平壤日军小西行长部。虽然明军携带了大量攻城武器,却未能直接占据城墙。反而是在城门争夺战中,由火炮率先轰开了平壤城的七星门。明军之所以能在一天之内攻克平壤,对城门的破坏最为关键。

当然,如果守城方对城门的防御滴水不漏,那么进攻方也将不得不改变主攻方向。在重型火炮发明前,虽然破坏城墙异常困难,但还是有些“笨办法”可供选择。

比如,不少城市地势低洼,又是傍河傍湖而建,便于进攻方修筑堤坝蓄水淹城。大部分古代城市的墙体由夯土构成,在河水浸泡下会崩坏瓦解。而且洪水灌城后,既能对城内民心士气起到打击作用,还可利用大型楼船登陆城头。汉末曹操攻灭吕布的下邳之战,南北朝名将韦睿主持的合肥之战,明末李自成围攻开封之战,都是利用人工洪水的典型代表。

另外,直接派人挖掘城墙地基,也是破坏墙体的上选。为防止被敌人觉察,这种工程一般先通过地道推进到墙底。在底部挖掘出一片空心区域,令城墙大范围塌陷。

公元 1853 年,太平天国军围攻南京。这些广西矿工都是掘地的好手,他们利用地道将炸弹运送至墙基,炸开了一条几丈宽的缺口。候命已久的太平军士兵随即涌入,一举攻克了这座江南地区的核心城市。

如果没有挖掘地道的条件,也可以直接派士兵破坏墙体,但风险要比地道高出许多。公元 1626 年(明天启六年),努尔哈赤率六万后金军围攻袁崇焕驻守的宁远城。由于攻城技术匮乏,后金勇士只能在楯车的掩护下冲到城底挖凿墙体。在明军的火力倾泻下,后金士兵虽然凿穿了数处小缺口,但己方损失极为惨重。且缺口被明军迅速堵塞,前功尽弃。努尔哈赤将宁远围困三天,终因不善攻城,被迫撤离。

(摘自《山东商报》 图/黄煜博)

猜你喜欢

进攻方明军后金
封印之战
气排球竞赛拦网判罚的疑点及解决路径
明中后期对后金之情报活探析
壬辰倭乱时期移居明朝的朝鲜流民考
清河堡考略——明朝防御建州女真及后金的前沿堡城
万历朝鲜战争和萨尔浒战役中明军的比较研究
篮球教学中运动损伤的归因分析及对策
认识足球(二)
试析清朝入关前统治者对汉人态度的转变
切好的牌还能变回去,猫腻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