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考古不藏古

2017-03-23高蒙河

特别文摘 2017年6期
关键词:行规同仁考古学家

通常的人以为,考古学家整天与出土文物打交道,个个属于行家里手,比那些想收藏又怕上当而不敢下水的爱好者,有与生俱来的天然行业优势,一捡漏一个真货,一鉴定一个准头,那家里還不藏品满箱,文物满架乎?这就太不了解考古行业的行规,也太把考古人往歪里想了。比如时不时就有人问我“你家里收藏什么文物?”这是一个问话者想当然的问题,但还是总有人发问。在我看来,这些问题在考古圈内,多属于不是问题的常识或行规。

俗话说,瓜田李下,忌讳弯腰。考古人是挖文物的,如果顺带还收藏文物,那文物是怎么来的,就容易引起别人的误解,难免不叫人生疑。

其实,考古人的行业自律由来已久。记得美籍华人、著名考古学家张光直先生曾回忆:他的恩师,也就是中国人第一次自己来做考古的考古学之父李济先生,自领导并参与发掘殷墟时开始,便与考古组同仁约法三章,凡是做田野考古的都不藏古董,因为考古学家的古董是哪里来的,难以解释。这个传统在中国田野考古界一直延续至今,李济一生亲手发掘和经手保管的文物无数,始终遵循自己当年订立的规矩。

李济如是,李济的同仁和学生也大多如此。身为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的夏鼐,生前参加和主持过的考古工作难以胜数,可他却从不收藏古董。在20世纪80年代,有记者到他家中采访,却没有看到一件古物,甚至连一枚古币、一件古瓷、一只古鼎之类的小摆设也没有。“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是夏鼐恪守的信条。曾和李济在一起工作过的女考古学家曾昭橘担任南京博物院院长后,也立下过一条不成文的院规:凡是从事文物工作的人员,尤其是做考古工作的,绝对不准私人收藏古董。曾昭橘立下的这一规定如今已为国家文物局采用,列为文博工作人员的守则之一。

说起来,中国有考古行当很多年了,筚路蓝缕的大师们如此,后进考古行的同仁,恕我孤陋寡闻,迄今也没听说有谁违此“天条”而犯事者也。所以,2010年媒体有报道说,民间有不做考古这行的所谓“学者”,指责参与曹操墓发掘和论证的考古学家们利欲熏心,受政府官员要出政绩的野心指使,不惜花170元去民间作坊买来造假的“魏武王”石牌,再埋到墓里,然后声称这是真的出土文物云云。我看得不禁哑然失笑,心说,这就不是想当然地提问那么简单,也不是无知者不怪那么善意了。这是不是冤枉考古学家的人格先不说,这是不是诬陷考古人的职业良心也不论,起码是太不了解考古界的传统行规,信口雌黄了。试想,考古人连收藏真文物都忌讳,都唯恐失当,都小心翼翼,都如履薄冰,还造假做甚?还像诬陷者所说的竟然光天化日集体造假做甚?个把人偷偷造假能捞取好处,一帮子考古学家大伙一块做假,想捞取什么呢?难道要搞个荣誉集体的锦旗挂挂不成?这在动机和逻辑上,也太说不通啊!这正是:考古不藏古,作真不成真;瓦釜雷鸣日,金钟毁弃时。

(摘自“高蒙河搜狐博客” 图/张文发)

本栏编辑:王小小

猜你喜欢

行规同仁考古学家
考古学家怎样发现遗址?
Clinical Effective Evaluation of Tongren Dahuoluo Pill(同仁大活络丸) on Knee Osteoarthritis by Musculoskeletal Ultrasound
考古学家是怎么知道地下有遗址的
古玩交易中重大误解的认定
养生之道早知道——乐氏同仁药膳
秋凉天寒,乐氏同仁教您如何煲汤进补
秋冬来,宜进补!乐氏同仁提醒大家及时进补
考古学家手铲下的“巨石阵”
《PROFIBUS&PROFINET技术行规PROFIdrive》发布暨报告会在北京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