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真相不能总是落后于舆情

2017-03-23胡欣红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7年3期
关键词:当事霸凌母子

胡欣红

到底是偶发事件还是校园欺凌,事实在此,大家自行理解,强求不得。但有一个问题,却值得相关各方深思:相比于那些致人伤亡的霸凌事件,这起并不算特别严重的事件何以出乎意料地引发了持续的舆情?

其一,此次“校园霸凌事件”虽不严重,却刷新了公众对霸凌的原有认知。不是那些无心学业、喜欢惹是生非的“问题少年”,而是来自于中关村二小這样的名校优生身上。其二,当事家长声情并茂、声泪俱下的网文《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园霸凌说NO!》,极大地触动了公众的痛点,将问题从校园引向了广阔的社会空间。其三,中关村二小糟糕至极的舆情应对难辞其咎。

中关村二小的舆情应对缺陷至少有二。

一是缺乏舆情防范意识。从李阳家长在班级家长微信群、某论坛等开始发帖,整整12天时间,一起“过分的玩笑”何以迟迟不能解决?如果当事家长不能接受处理方案,校方有没有进一步的预案?

二是舆情起来之后反应严重迟滞。舆情初起,中关村二小却没有任何表态,任由舆情发展,直至《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园霸凌说NO!》刷爆朋友圈,掀起舆论场的滔天巨浪,发酵成一场公众舆论事件。中关村二小却依然不紧不慢地发布一份极其官方化、模式化的生硬简短声明,让公众强烈感觉学校没有正视问题。

之后在空前的舆论压力下,中关村二小终于选择在一个新闻传播的“冷时段”再次发声,公布了监控录像等中的相关细节,再度声明“学校始终认为此事并非霸凌”。尽管比起之前的模糊辞令,此次回应有所改善,但依然招致公众的强烈质疑。要知道学校单方面认定是否校园欺凌不是能最终算数的。

其实,舆情应对之道并不复杂。一言以蔽之,那就是真诚。无条件地及时开诚布公,才是最好的解决之道。在汹汹舆情面前,越想辩解开脱,死得就越难看。前车之鉴,能不慎欤!

(作者单位:浙江省衢州二中)

猜你喜欢

当事霸凌母子
逆转人生
母子相依
遭遇如此母子,我的婚姻好尴尬
面对校园霸凌,如何保护“少年的你”
遭遇如此母子,我的婚姻好尴尬
怎样的孩子容易被霸凌?怎样的会霸凌人?
解读母子健康营养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