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朝向当下”的神话:传统与现实相对接

2017-03-22林继富

关键词:朝向神话建构

林继富

(中央民族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北京 100081)

“朝向当下”的神话:传统与现实相对接

林继富

(中央民族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北京 100081)

我觉得杨利慧老师的课题从研究问题设计、研究问题的解答以及研究过程的实践来看,是聚焦于神话的传统如何在现代传承、现代人如何利用神话的问题。因此,这个话题回应了当代神话的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问题。在我看来,“朝向当下”的中国神话问题带有普遍性,在民俗学领域,不仅神话“朝向当下”,其他的民俗类型以及民间传统知识均在“朝向当下”,因此,“朝向当下”的神话出现的问题与其他“朝向当下”的民俗类型具有相似性。这就显示出“朝向当下”的神话研究具有明显的民俗学学科问题意识了。

神话不是遗留物,不是远离我们生活的传统,而是活在当下的传统,构成当代人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在民间,民众还在讲神话,还在信仰以神话为核心的生活叙事,并且当代人的神话讲述不仅作为生活中的自在性的行为,而且神话在旅游中的讲述,在旅游中的再建构,就意味着神话成为一种文化资源被合理利用了。从这个角度上讲,“朝向当下”的神话就成为包含了神话传统与当代民众生活的有机结合。

“朝向当下”的神话中的“朝向当下”,我认为不仅仅指的是现在,也是指向未来的。过去对神话的研究,相当一部分是朝向过去,将神话作为古人生活的遗留来看待,其神话的概念,神话的一套话语体系就建立在“朝向过去”基础之上了。今天杨利慧提出神话需要“朝向当下”,就是朝向现在、朝向生活的研究,于是,对神话的概念以及神话功能、神话价值及其意义就会有不一样的理解。

过去、现在和未来从物理时间上看是可以分开的,如果把神话视为一个传统,则过去、现在和未来是具有连贯性的,从整体上看,作为传统的神话,其过去、现在和未来是有时间性的,但是,具体的传统连贯性的连接点无法明确分开。神话作为一种传统,在过去时代都会有自己的表现方式。每一个时代的表现方式都会有两种:遗忘的方式和继承或发展的方式。神话作为遗产旅游,出现在电子媒介之中,被电子媒介利用都是当代神话的呈现方式。遗产旅游也好,电子媒介中的神话也好,均是我们今天生活的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对于“朝向当下”神话的研究就是朝向生活的研究,将当代神话传承研究回归到生活本身。我以为“朝向当下”的神话研究,不要将神话传承发展的时间分得特别清晰,作为物理时间分清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作为传统是可持续性的。任何一次科技革命,都会带来神话新的表现。

“朝向当下”的神话必须对于神话概念有所交代,对于神话的解释,我以为本身构成了神话传统。每一次对神话的解释、每一个角度对神话的解释,不仅有助于发现神话内涵,而且有助于神话内涵的再建构。今天出现的两百多种神话解释,我以为并非毫不相干,任何学人、任何学科对神话的解释是立足于神话信仰叙事基础之上的,会有一些共性的东西,那共性的东西是什么?我觉得这些共性的东西构成了神话传统。今天杨利慧提出“朝向当下”的神话研究,她心中已经有一个神话的概念了,杨利慧的神话概念以及对“朝向当下”的神话的理解是建立在前人对神话的解释基础上的,因此,杨利慧的神话概念也是神话解释传统的一部分,是有价值的。同时,杨利慧“朝向当下”的神话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对于当代神话传统具有再建构的意义,尽管这种再建构性在课题里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如果我们将杨利慧主持的几个研究案例的研究过程以及结果,回馈到调查对象、调查地域的民众之中,这些有文化的导游、有文化的地方文人,就会在某种程度上调整自己对于神话的讲述以及神话景观的建造。这些不同文化立场、文化观念的人之间的对接、碰撞,实现观念上的融合,成为传统传承发展的必然,这也出现了“朝向当下”神话发展过程中不断调整、调适的现象,形成神话的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从而实现“朝向当下”神话意义、功能的生活表达。

2017-08-03

猜你喜欢

朝向神话建构
东方神话
朝向马头的方向
朝向马头的方向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神话之旅——奇妙三星堆
乌龟快跑
神话谢幕
建构游戏玩不够
“神话”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