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骑在新世界的背上

2017-03-21

读书文摘·经典 2017年3期
关键词:老派吴晓波新世界

吴晓波习惯穿西装示人。关于此,还有个段子:无论他经营“吴晓波频道”多忙,每天都会预留一小时健身时间,以便保证能够穿“只适合没有啤酒肚的男士”的阿玛尼西装。

谈到“老派的朝气”,吴晓波第一反应是:新世界的吸引力。他称自己是来自旧世界的人,因为这股吸引力,做了点有朝气的行为,骑到了新世界的背上。

复旦大学新闻专业出身的吴晓波,算是中国最早的财经专栏作家之一。从记者吴晓波,写到财经作家和出版人吴晓波,他也亲历着自己那些文字,在纸质媒体上,甚至在FT中文网这样的专业财经门户中,所产生的回声越来越弱。他意识到,人们开始慢慢地把信息交流和传播的方式嵌入到社交环节中,“我发现我必须要改变,包括写作方式的改变”。

“微信到现在好几年了,它像一个猛兽一样把中国的媒体颠覆了。最初我做新媒体,原本是为了自救,是为了找到我的读者,但没想到意外地进入到一个特别大的新世界。在这个新世界我们看到新的景象、模式和变革,和原来完全不一样。”吴晓波称,媒体环境的变革反而能让人看到未来,“你不去新世界里革命,就会被革命”。

骑到新世界的背上,就得掌握新世界的骑术。“吴晓波频道”从设立之初,就给80后、90后群体,在受众群的前排留足了位置。“吴晓波频道”曾经做过一个受众粉丝群的数据统计,有三个60%: 60%为男性用户,60%为80后群体(含90后),60%来自北上广深和江浙。相比吴晓波在“旧世界”时的读者,已经年轻了一个代际。“以前我在报纸、杂志,甚至在FT中文网写专栏时,读者大多数是50后、60后和70后,大多数是《大败局》和《激荡三十年》的读者。但微信时代,明显感觉到受众群年轻化了,80后、90后都来了。”

说到“老派”,吳晓波又认为,在财经领域里,始终应该保有一种精英表达。这是一种专业性上的老派的传统。

2015年9月,完成了身份认同的“吴晓波频道”,又开启了一个“大头时代”。他与爱奇艺联手策划,召集了万通集团董事局主席冯仑、《中国好声音》和《奔跑吧兄弟》操盘手夏陈安、财经媒体人秦朔、经纬中国合伙人曹国熊、现代传播集团首席营运官厉剑等人,组建了一个“大头团队”,要合伙干一件跟视频有关的事——开设一个“大头频道”。

吴晓波这样描述了他的大头朋友帮:其一,我们都来自旧世界,在那里,我们在各自的领域里起码都工作了20年,有的操过上百亿的盘子,有的做过数十亿的生意,有的做出了同业最好的媒体平台,而且基本上都做到了自己那个行业的前三名。其二,我们都还能做好几十个俯卧撑,我们都爱读书。其三,我们大多都是从体制内的大船上跳下来的,好几位还是过去一年里最著名的“出走者”,离开之后,无数的资本追在他们的屁股后面,新的事业道路上呈现出很多的可能性。

吴晓波认为,大头抱团不是怕长江后浪的问题,而是社群区隔的问题。就像爱奇艺上,有很多二次元的文化、很多综艺娱乐的节目,但它缺乏一些板块,比如财经板块、体育板块甚至时尚板块。“但财经不可能二次元,不可能卡哇伊,它始终要有一种严肃的表达,就像90后、00后穿着比基尼在海滩,我们是穿着西装的。当我们穿着西装跑进比基尼海滩时会格格不入,所以我们需要一个穿西装的沙滩或者广场。这是一个人群区隔的问题。”

猜你喜欢

老派吴晓波新世界
老派的人
吴晓波:我的自信害了我
双面吴晓波:最有钱的文人,最纠结的商人
吴晓波的“IP证券化”?
明星人物以商业化透支声誉得不偿失
神话新世界
光影
“老派”陈数
“P”出个新世界
长沙方言的亲属称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