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冠心病患者心电图平面QRS-T夹角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2017-03-20王佩元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93期
关键词:心动过速夹角平面

王佩元

(包钢集团第三职工医院,内蒙古 包头 014010)

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究冠心病患者心电图平面QRS-T夹角的特点及临床意义,选取了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心内科就诊的120例冠心病患者,以其为分析对象,现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接收的12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男女比例为81:39。现根据心电图平面QRS-T夹角大小将其分为三组,患者年龄45~84岁,平均年龄(59.3±10.4)岁,伴有合并症,如高血压、心肌梗死、高血脂症和糖尿病,将伴有房室肥大、心肌病和严重器官疾病的患者排除;入选患者在临床上具有动态和完整心电图资料。全部患者的临床资料经对比,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全部患者入院以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即吸氧、扩冠、改善心肌重构、抗血小板聚集、调脂稳定斑块等,高血压患者进行调压、高血脂患者调脂、糖尿病患者控糖,在此基础上给予PCI术和冠脉造影检查,进行为期10天的连续治疗[1]。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三组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几率和治疗前后的QRS-T夹角[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例(n)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心律失常

三组患者发生房(室)性期前收缩的几率均比较高,室上性心动过速得发生率率均比较低,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发生室性心动过速的几率明显比其他两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心律失常发生率的比较 [n(%)]

2.2 QRS-T夹角

A组:治疗前(4 9.5 6±0.0 7)度、治疗后(40.16±15.84)度;B组:治疗前(75.22±18.07)度、治疗后(6 8.0 8±11 3.7 2)度;C组:治疗前(124.23±17.98)度、治疗后(101.74±14.95)度。治疗后,三组患者的QRS-T夹角明显小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现阶段,临床上主要理由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与心内电生理检查来诊断心律失常,其中可以将患者各种心律失常准确且及时记录下来的当属动态心电图。QRS-T夹角可以将心室除极向量与复极向量之间的关系、心肌细胞的电活动充分反映出来,平面夹角本身具备一系列的优点,如可重复性高、无创伤、简单方便和准确性高等[3],从而可以为临床治疗冠心病提供重要的依据。在本次研究中,全部患者房(室)性期前收缩的发生率均比较高,且室上性心动过速发生率比较低,而C组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率最高,全部患者则治疗后的QRS-T夹角比治疗前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室性心动过速发生率的增加与冠心病患者心电图平面QRS-T夹角有很大的关系,二者为正比例关系,因此为有效改善该平面QRS-T夹角,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治疗措施。,对夹角的变化进行密切关注,避免室性心动过速的出现。

[1]曾德芳,李佳骏,陈红梅.动态心电图长RR间期的临床分析[J].实用心电学杂志,2017,43(05):320-324.

[2]杨赞锋,刘旭静,张瑞肖,车 清,张 浩.动态心电图分析长RR间期的临床价值[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11(01):1.

[3]郑小雍.两种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比较[J].当代医学,2012,18(01):87-88.

猜你喜欢

心动过速夹角平面
探究钟表上的夹角
《思考心电图之169》
求解异面直线夹角问题的两个路径
立体几何基础训练A卷参考答案
《思考心电图之161》答案
任意夹角交叉封闭边界内平面流线计算及应用
如何求向量的夹角
《思考心电图之158》答案
参考答案
关于有限域上的平面映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