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险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的应用

2017-03-20周晓霞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93期
关键词:器械供应物品

周晓霞

(江苏泗阳康达医院消毒供应室,江苏 宿迁 223700)

1 一般资料

我院是一所二级综合医院,有床位400张,平均每日手术量15台,腔镜手术每日3-4台。我科共有工作人员13人,其中护理人员6名,主管护师2人,护师1人,护士3人,工人6名,消毒员1名。我科在2016年1月~12月间,实行了风险管理,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具体做法如下。

2 风险管理内涵

风险管理又名危机管理,是指如何在一个肯定有风险的环境里把风险减至最低的管理过程。消毒供应中心是向全院供应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物品保障部门,有人把他形象地比作“心脏或肝脏”一点不过分,风险管理水平直接关糸到患者、医务人员的安全以及医院功能和效益的发挥,因此风险管理尤为重要。

3 方法

3.1 进行风险识别和风险因素分析

3.1.1 物品清洗过程中

(1)清洗岗位专业知识不足:清洗分类不明确;特殊感染物品操作不规范;各类液体配置方法不正确;未根据器械材质不同选择清洗方法;眼科、口腔科器械未分区、分槽进行清洗;管腔器械未选择与之相匹配的清洗刷,造成清洗不到位;除锈剂使用不当造成过度除锈或漂洗不净。

(2)风险意识欠佳:清点各类物品不认真;外来器械、缝针处理不到位甚至不处理或有器械丢失;清洗装载摆放不整齐,开口容器未向下;手工清冼时漂洗不彻底;腔镜器械交接时不注意核对,未按规范流程处理。

(3)设备操作未按操作规程:机械清洗前准备不充分,抽液泵未在液面下;超声清洗机注意事项未完全掌握;新设备、新仪器培训未完全掌握导致操作失误、清洗质量差。

(4)消毒隔离知识缺乏:洁、污观念差;手卫生执行差;污车回科后未及时清洁消毒;易造成病原微生物到处传播。

(5)职业防护不到位:个人防护不规范,手工清洗时面罩未戴而致被污物污染;徒手接触利器而致利器伤等。

3.1.2 包装过程中

(1)器械质量检查不到位:清洗质量及性能未按标准检查;包装台面不清洁;包装前物品干燥不彻底等均易致灭菌环节失败。

(2)包装材料与方法选择不正确:包装材料选择不符合规范,棉质包布有破损、未做到一用一清洗、松紧不适宜、有些物品包包装不规则、尖锐器械未加保护套等而致闭合性差;特殊器械未选用专用篮筐、外送器械包超重超大易导致湿包等。

(3)执行查对制度不严格:包内器械未经二人核对、数量规格不正确,有漏器械、漏化学指示卡现象;包外信息不全、包名称、科室写错,耽误病人手术及挽救时间。

3.1.3 待灭菌物品装载中

(1)装载不规范:纸塑包装未竖放;包与包之间太挤,不同种物品同一锅灭菌,程序选择不正确,可能会灭菌不彻底,未使用防烫手套致烫伤。

(2)灭菌员未做好灭菌监测:灭菌器运行时擅自离岗对物理参数观察不及时;生物监测未用标准测试包去做,缺乏灭菌质量合格的有效证据等。

3.1.4 手术室灭菌物品储存发放过程中

(1)卸载流程、标准执行不到位:灭菌物品未冷却3O分钟,未观察有无湿包;灭菌是否合格不知晓;不合格包未重新处理即发放。接触无菌物品前未洗手或洗手不到位造成灭菌包污染。

(2)使用手术室清洁电梯不当:物品摆放在电梯不稳,手术室人员取包时易将小物品掉入电梯井内,造成器械损坏,延误手术及增加成本。

3.1.5 下收下送过程中

(1)手卫生执行不到位:运送时戴手套只为保护自己;运送路线不正确,污车走洁梯;运送工具回科后未及时清洁消毒。

(2)下送流程未落实:灭菌包送错科室延误临床使用;发放无菌物品不规范导致送到临床科室时已被污染。

3.1.6 接收外来器械中

外来器械处理不规范:接收时无交接清单;有时不清洗或清洗不彻底;物品包超重超大,选择灭菌程序不到位等。

3.2 风险事件对策

3.2.1 完善质量管理组织

护理部实行院科二级管理制度,每月到科室查房,院感科现场指导,科内成立质控小组,护士长每周与组员按质控评分表分区域、分不同的质控内容进行检查,现场发现问题当场纠错,到月底组织科内所有人员讨论被检查到的存在问题,是否存在风险,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避免再次出错,同时进行安全管理学习,应对各种风险。

3.2.2 认真落实制度及规程

遵循国家颁布的各类规范和标准将科内的核心制度、岗位职责、工作流程、操作标准和仪器设备操作规程等内容进行整理和完善[2],打印成册发给每位员工,每周五进行常规学习,工作闲暇之余也可学。将科内护士分成不同组,由组长带领其他工作人员一起学习,按照年初制定的提问计划进行提问,存入个人档案,也作为每月考核内容,考核结果与绩效挂钩。只有让大家掌握了这些内容,并作为日常工作指南,这样才能防患于未然。

3.2.3 加强培训提高专业素质

我科采取了院内外培训相结合方法对消毒供应中心人员进行培训。科内依据每年制定的每周业务学习计划,将岗位培训、院感讲座纳入其中,并进行护士分层次培训[3]。不论遇到什么特殊,都要按期完成学习与考核,确保人人合格。

3.2.4 加强个人防护意识

加强对工作人员的职业防护制度的学习,保证“安全第一”的原则。让大家充分认识到职业损伤的危害性,牢固树立自我防范的意识,减少各种风险的发生[4]。在工作中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如工作时不要高谈阔论,注意力集中,小心操作,自觉遵守操作规范。掌握利器伤、烫伤等预防措施,做些温馨提示牌提醒大家注意。保证人员、器械、工作环境都安全[5]。

2 结 果

消毒供应中心2015、2016风险管理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5 讨 论

风险管理与质量管理是密不可分的,把风险管理应用到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强化了全科人员的风险意识,提高了整体防范和应对风险的能力,加强了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和主动服务意识[6],使医院满意度由以前的95%提高为99%~100%。新的医疗形势下发挥风险管理在科室管理中的应用,对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减少因器械引起的交叉感染及不良事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表1 消毒供应中心2015、2016风险管理前后对比

[1]医疗风险管理内涵内容来源:中华文本库.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310.1.-2016:3.

[3]杨鸣春,杨民慧,蒋立虹主编.-北京:消毒供应中心全过程质量控制手册[M]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O14.8:10-29.

[4]刘玉村,梁铭会主编.-北京: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岗位培训教程[M]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6:41-45.

[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310.2-2016:3-7.

[6]王立华.消毒供应中心的风险评估与防范措施[J]卫生管理.2015.06.0153-02

猜你喜欢

器械供应物品
称物品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双十一”,你抢到了想要的物品吗?
幼儿园自制体育器械的开发与运用
今冬明春化肥供应有保障
谁动了凡·高的物品
健身器械
找物品
供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