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选择、综合培养:组合学分制的实践探索

2017-03-20

大学 2017年3期
关键词:学年学分制学分

学分制改革是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环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实施学分制是改革和完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充分挖掘和优化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和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近年来,耿丹学院积极探索学分制改革,促进学生选课、学生选师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从根本上保障学生的选择权利。

一、学分和课程安排的模块化组合

(一)模块化课程教学体系

为了培养专业教育、通识教育、综合教育相统一,知行合一的高级综合性人才,我们发展了模块化课程教学体系。

图1-1 模块化课程体系结构

图1-1的竖轴是学期,一共是四年,十个学期,中间有两个小学期,第二学年末和第三学年末,要求学生去实习。其他长学期有八个。组合学分制模块化课程体系结构具有七个特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有良好的学习过程体验。

第一,专业核心课安排在一、二年级两年完成,为什么这么做呢?因为现在整个中国高校学生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大一第二学期和大二低潮。因为高考冲刺之后,学生普遍有“松一口气”思想,再加上进校之后第一学年都是通识课,有些通识课的内容在初中学,高中学,大学又学,导致学生兴趣下降。现在把专业核心课前移,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克服大一第二学期和大二低潮,建立一个好规矩。

第二,专业核心课学什么?学生在大学四年时间是有限的,但是每个专业的知识是无限的,所以我们是注重要辅导学生学习该专业领域的历史观、方法论,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打好一个发展的平台基础。

第三,专业拓展课学什么?学习通过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程序确定的具有特定产出目标的课程组合。比如学财务管理专业,到了第三、四学年有三个拓展方向,他可以做国内的CPA,可以面向国际做ACCA或CFA。在这里体现了模块组合和相对应的学分组合。

第四,总学分240学分,和欧盟所通过的博洛尼亚协议是对应的。学生们在耿丹学院的四年学习过程中共度过十学期,152个教学周,6,080个学时,每个学分对应约为25学时,这25学时里面不同科目的师生共同学生习时间所占比例不同,比如工科的有实验室学习,这样师生共同学习时间比例就是50—60%,文科的师生共同学习时间比例是30—40%,艺术专业的,师生共同学习时间比例就是50%,其它时间是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学生在自主学习时间的学习不等于自由学习,更不等于“放羊”,而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这样就把学生总的学习时间做了一个合理的规划,就是要求课前、课堂、课后统一设计教学活动。而且我们和华盛顿协议做了对比,组合学分制要求的工科学习量也满足华盛顿协议要求。

此外,在师生共同学习时间内,有七种共同学习方式的要求,不主张以老师讲、学生听为主。这些要求已经具体落实在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工作量管理办法中。

第五,学生在第三、四学年选择原专业拓展方向或交叉学科进行横向拓展时,不能像美国很多高校的本科阶段那样进行很宽泛范围的课程任意组合和选择,而是必须系统地选择一个有明确学习产出目标的组合课程学习,这使得学生的学习能够系统化。这样,相当于在欧洲模块化学分制基础上,为中国学生有针对性地增加了更多选择和了解自我的机会,也弥补了由于任意选择课程而造成的知识结构不系统、高水平教师少、开不出足够多高水平选修课等弊端。学生有选择一个拓展方向的组合模块学习的自由,但是没有在不同拓展方向之间跳来跳去的自由,学生必须学会为自己的选择负责,选择了就必须要完成。比如上述财务管理专业在第三、四学年的CPA、ACCA和CFA三个拓展方向,学生可选其中之一学习,但是不能在这三个方向里这选一门、那选一门,因为那样很容易导致东一榔头、西一耙子,什么都不行。

第六,通识课程是延续到三个学年,而且我们将通识教育、创新教育做中学融渗到了每个课堂,每个课程都有“创新”这部分评价的权重,也有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对于通识的训练,所以我们将通识教育和创新教育做中学嵌入到每个课堂里面。

第七,学生在四个学年,每个大学期的学习量是基本均衡的,都是30学分。现在很多高校的学制有什么特点呢?第二、三学年学习量很大,学生们每个星期上课30—40学时,到第四学年前8周上课,之后就去毕业实习,实际上是有点放羊了。至于给学生时间出去找工作,第一找工作主要凭能力,第二早在第二、三学年末的实习学期和课程设计活动中就应该找,因此耿丹学院要求第四学年照常学习。

(二)学习进程的多元选择

第一,从2016级开始,我院学生有四次选择机会,五条以上发展路径。我们可以看到第一次选择机会是在第一学期末,学生们不管选择什么专业,都可以切换(当然要排除艺术和普通两大类之间的切换,因为这两大类的入学考试是不一样的),没有限制条件。第二次选择机会是第一学年末,因为高考报志愿的时候比较盲目,学了一个学年,发现确实不喜欢这个专业,允许其换专业,但是必须达到学分的要求才有平转的权利,当然也可以降转,这个就没有学分要求。这就是过程管理的一部分,也就是说选择的权利是通过努力挣出来的。第三次是在第二学年末,对于成绩绩点达到2.50以上的同学(大约有60%左右),可以选择2+2,例如前两年学国际贸易,三四学年想学英语,这就是2+2。第四次选择机会就是第三学年末。可以选择3+1,比如学机械的,第四年可以转学艺术。因为很多艺术大师愿意带有工程背景的学生,这样可以培养交叉领域复合型人才,而且很多大师是交叉领域产生的。所以给学生提供四次选择机会,五条发展路径。当然这个有很多组合,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找到适合自己的个性化发展路径,而且能够实现。

图1-2 学习进程图

第二,从第二次选择机会开始,有学分达到可升级的要求或GPA要求,这就是过程管理,宽进严出。

第三,整学年切换,除了第一次切换机会之外其它三次是第一学年末、第二学年末、第三学年末。选择换专业的学生整学年切换到另外一个专业,进入低一个年级或低两个年级的班开始学,不用另外开班。我们目前的在校生也有辅修和双学位需求,但是都要重新开班,都有最小开班规模。现在这种整学年切换,哪怕一个人转都可以,因为降两级或者降一级跟另外一个专业的学生一起学,不用另外开班,所以不存在最小开班规模问题,也不需要另外收费。

第四,不管学生选择1+3、2+2还是3+1的发展路径,都有利于培养交叉领域复合人才,激发默示知识。例如学生能够2+2读完两个专业的核心课。同时两个专业里面要选一个作为主专业,主专业方面还有20学分拓展课程要求,他完成这些专业核心课和主专业拓展学分,同时完成交叉领域的毕业设计,就可以申请双学位。对于完成3+1学习的学生,可以授予辅修专业证书。选择2+2或者3+1发展路径的学生,到第四学年会比较忙,选择4+0的学生第四学年相对比较轻松,因为他都是沿着一个专业发展,第四学年就是做专业领域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但是选2+2和3+1的学生,第四学年要学习另一个专业核心课程,还要完成交叉领域的毕业设计,所以对他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但是他付出后得到的好处就是可以拿到双学位或者辅修专业证书。对于学习特别好的学生,每个专业GPA前5%的学生还另外授予一等荣誉学士学位,前5—25%的学生还另外授予二等荣誉学士学位。

第五,选择主辅修双学位的学生在主专业方面多修20学分(其中有12学分可与通识任选课模块互换)拓展课程后,也满足华盛顿协议要求的工科学习量。

二、整合大学教育与工作场学习,产学合作、协同育人

融入课程体系的工作场学习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成长之路。组合学分制的课程体系由通识课程模块、专业核心模块和专业拓展模块组成。其中三、四学年的通识拓展模块设计为与实际工作岗位相对应的应用能力培养。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引入工作场学习模式。

第一,邀请业界专家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第二,实施小学期制度。在两个长学期之间设立4周的小学期,安排学生进行校外实习,了解用人单位实际需求。教学管理部门已经在强化小学期前的培训工作以及小学期结束后的总结工作。

第三,艺术系要在已建立17个工作室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和落实工作室教学,各专业普遍开展工作坊教学;专业课程普遍引入课程设计,重视实践教学;引入企业课程,直接聘请企业导师授课。

第四,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充分用好现有的66个实习基地,提高实习实训质量,同时进一步拓展新的合作路径。

各专业都在探索具有各自特点的工作场模式并取得初步成效。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合作开展专业综合改革、培养方案制定、课程改革、师资培训、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共同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着力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ShowBIM工作室的情景教学法、动画专业基于岗位需求的教学、光影工作室项目引导式教学,都是学院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的成功案例。

三、综合养成教育:素质、能力的养成和智慧激发

(一)综合养成教育内容

1.素质养成

(1)态度的转变。态度的转变实际上是要求和自愿相结合的,这个要求不是期末应试教育,而是要落实到形成性评估方面。实现的路径是学生和教师的形成性评估,我们正在推进混合学习,基于混合学习的后台数据就可以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形成性评估。我们现在每学期开展两次课堂体验评价,其结果很多时候和学生们主观感受有关,但是没有后台教师和学生的实际互动数据为基础,所以有时候如果教师要求学生严的话,反而会得比较低的评价。为了避免这一点,我们将基于后台教师和学生互动数据的形成性评价占相当比重。也就是说我们将来对学生要有形成性评价,对教师也要有。

(2)逐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先从解决最简单问题出发,集小胜为大胜。为了使教学实验中卓有成效的做法普及并可持续,必须有相应的制度安排。首先是素质养成的制度安排。现在很多学校都讲全人教育,全人教育怎么落到实处?我们要培养公民,我们要培养社会主义价值观,怎么落到实处呢?最主要是四点,第一个就是责任意识。我们在整个过程形成性评价中都有小组的组内学生互评,组间的互评,这促使学生们不要搭便车。第二个就是对作弊零容忍,这就是诚信的养成。只要有一次作弊,这门课就没有成绩,必须重修。第三就是知行合一,我们现在有大量的课在教人文道德素养,比如自我管理,商业礼仪,这些课我们要求教师必须知行合一,身正为范。第四,现在这一代大学生,很多是在家长的娇惯下长大的。因此学习习惯不好,常常有时间拖延症。为了帮助学生克服时间拖延症,我们在每两次课之间都有过程评价、前置作业、后置作业,每次必须按照时间点及时交上来,否则没有过程成绩。

(3)有针对性的学习方法辅导。从2016级开始,学院有三个专业开始全英文授课,所有大学英语公共课全英文授课,学生并没有像我们想象得那样退避三舍,大部分都可以跟得上。对于暂时跟不上的学生,我们注意学习方法的辅导。建议他们自己念课文并录在手机上,利用碎片化时间听,建立语感并帮助记单词。不能完全听懂就结合上下文大胆猜,带着问题学,慢慢就跟上了。

2.能力培养

最主要是做到两个统一,一是可迁移能力和专业能力的统一,二是面向未来与活在当下的统一。可迁移能力主要包括再学习能力,表达、沟通,时间管理和情绪管理。这些能力占学生毕业后从事什么具体工作无关。可迁移能力主要在小组合作学习社团活动过程中逐步培养。学院大量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每节课都有,同时大力鼓励与学习相关的社团活动。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培养学生们能力。题目可能一开始很简单,然后越来越难,学生们在过程中逐步建立自信,逐步实现态度转变,实现能力的提高。

3.智慧激发

智慧虽然不能教,但是存在激发智慧的方法论。面向未来,中国学生的未来是未知的,美国学生的未来也是未知的。面向同样未知的未来,谁更加可以独立理性思考,谁就更加做好了准备。学院注重培养多学科交叉领域人才,因为很多默示知识、创造发明产生在多学科交叉领域。此外,鼓励学生审辩性思维。

(二)综合养成教育的措施

学院将PDCA循环迭代(戴明环),发展为PDCA迭代改进教学法,用到日常教学过程中。P在此可以由Plan具体化为Pre-assignments(上一节课结束时布置下一节课的前置作业),D在此可以由Do具体化为Do it before Deadline(学生在截止期之前完成前置作业),C在此可以由Check具体化为Check the Assignments before Next Class(教师在下次课前对学生们交上来的前置作业进行课前检查,二次备课),A在此可以由act具体化为Assessment of the Pre-assignments, Action(下一节课上课前给出学生的过程形成性评价,教师在下一节课课堂上评估前置作业,就作业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解、请表现最好和最差的组上台展示、抓两头、带中间)。这样课前、课堂、课后统一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学生就在一轮一轮PDCA过程中转变自己的态度,就在不断进步。

图3-1 PDCA迭代改进教学法

经过两年的探索,一年多的准备,自2016年9月起学院开始全面实施组合学分制教学改革方案,目前已经初现成效。

1.完成了预期的工作

形成了完善的教学改革文件体系,出台了《组合学分制——综合欧盟模块化教学体系与美式选课制优点的人才培养模式设计》。制定了《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教学质量提升战略》、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十三五”发展系列规划、《2016级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性意见》(教字【2016】19号)、2016级人才培养方案、组合学分制管理制度。建设了支持混合式学习的小樱学堂在线系统等。

2.教师的角色向着引导者和支持者转变

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的改变对教师的要求提高了,特别是每周18小时共同学习时间,以及对于学生平时作业和阶段评价即时考核、即时公布成绩的教学要求,使得教师一改以往只顾讲课、较少关注学生学习效果的做法,变得花费更多时间去关注课程组织、学生作业批改以及学生学习结果考核。为了帮助学习成绩处于班内后20%、学习能力弱的学生,使他们通过自己努力不掉队,教师们成立了英语学习支持中心和数理学习中心。另外班的导师对学生学业情况的跟踪指导对于学生的激励作用非常明显。以城乡规划专业为例,导师每周召开班会对全英文教学过程中的落后学生一对一帮扶,这些学生从当初的不敢开口讲话,到如今敢和外教用英语调侃,全英文授课已经没有障碍。

3.学生学习态度开始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

随着学分制课程体系的构建,特别是课程大纲的期初宣讲以及半个多学期的实施,同学们对学习形成性评估逐步适应。由于过程评价的权重增加到70—80%,平时成绩不及格将失去结课考试资格的规定,使得学生更加注重平时学习任务的完成。对于自主学习时间和师生共同学习时间的重新构建,即课前课上课后教学内容统一设计、管理,小组间互相学习,教师课前根据学生完成前置作业情况课上引导点评等更多教学方法的实施,使得学生平时学习压力增大了,晚上加班做作业的时候多了。但对于课程期末考核成绩的担忧程度降低了,更有信心了,学习也更积极主动了。

教师们都感觉到作业的完成率和质量明显上升。学生反映,“课程发生了变化,增加了前置作业,课余时间比较紧凑,前置作业给我带来了很大收获,比如学会了查资料,学会了分析”;“课堂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平时的成绩更严了”;“少了就是老师一直在上面讲,学生一直在下面听;多了感觉就是不像在上课,感觉在相互聊,而且聊得话题和课程有关。感觉我们少了知识点的反复强调,但多了技能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

4.全英文授课的课程有助于整合全球优势教育资源,使学院成为国际化教育性价比较优的地方

目前学院共有英语、视觉传达、城乡规划三个专业实施全英文授课。学生反映,“全英文教学开始不知所措,第一次用英语自我介绍到一半说不下去了,但老师点评发音很好,得到了很大的鼓励,现在有了很大的提高和转变,胆子变大了,能力也提升了,可以全英文听课了,也可以和外教交流了”;“开始英语有老师翻译,后来通过自己学习,翻译,前置作业,现在克服了困难”;“我们的英文课80%都能听懂,我们专业师资强大,老师均有国外留学经历,还有DIT老师”。

猜你喜欢

学年学分制学分
学分制背景下高校教学管理改革思路探析
学分制模式下的学生到课率
内容回顾 温故知新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届星火学年
学分美食
高职教育学分制实施策略研究
杨浦区老年大学举办2015
——2016学年期末汇报演出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