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学习中显、隐性知识的二分论研究

2017-03-20毛名煜

校园英语·下旬 2017年2期
关键词:显性隐性母语

毛名煜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有显性-隐形二分论研究争议之分,对此的研究已经成为领域内最具争议的核心概念。这两者间的对比非常清晰,即“显性”与意识有关,而“隐性”则与无意识的、自动的或间接的过程相联系。对英语学习中二分论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开发学习者的潜能,对英语教学将有积极的意义。

一、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

显性知识是关于语言的知识,它是有意识的、陈述性的,在控制性处理过程中才可达到,另外它是可用语言表述的、可学的、通常在学习者遇到语言困难时才被使用的知识,也即学习者知其所知的一种知识。这种知识可能是规则性的,例如英语学习中主语为第三人称单数时,一般现在时态谓语动词后需加-s/es,这是在学习过程中显性的规则。

隐性知识是对语言的直觉知识,是无意识的、程序化的、自动处理过程中立即可及的,不能用语言描述的,通常在没有任何语言问题的自由交际中被使用的知识。例如儿童习得母语时,在无意识状态下掌握了母语的特征和规则,他们虽然具备了母语的运用能力,但自己并不知道这些相关知识,所以这些知识是不知其所知的在内容。

二、显性学习与隐性学习

显性学习是对语言输入的有意识处理,其目的在于弄清输入的信息中是否包含具有规律性的形式,如果有,则努力找出能够说明这些规律性形式的概念及其具体的规则。但显性学习应该也包括对缺乏规则性的语言结构(如高度程式化的习语)的有意识注意与记忆。而隐性学习则是一种无意识的语言输入处理过程,其主观目的不在发现规律性的语言形式及其相关的概念与规则。它在很大程度上独立于意识,并有赖于在显性的、陈述性过程起作用的分析过程。

可见、显性学习与隐性学习具有的不同的认知生理基础,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隐性学习即可产生抽象的规则性语言知识,也可产生基于范例的具体的语言知识,而且这种隐性学习的能力不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这或许正是每个孩子都能几乎同样成功地习得母语的根本原因。

此外,人们通常根据所学知识的性质对学习的方式进行界定,这样显性学习与隐性学习便分别对应于显性知识的学习和隐性知识的习得。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有的时候英语的显性学习与隐性学习并不被严格的定义为有语法規则与没有语法规则帮助下的学习。

还应注意的是,在“认知—学得”的学习过程中,显性学习显然是个有意识努力的“学得”的过程,而隐性学习则是个无意识的“认知”的过程。这里问题的关键是。如果非目标语环境中的英语学习者仍然具有隐性学习能力,那么英语的习得就与母语习得一样是完全可能的。但是对于这种可能性的大小或者有没有这种可能性,是否收到学习能力、认知风格等个体因素的影响等,不同的理论学说或者假设有着不同的回答。

三、显性教学与隐性教学

显性教学旨在帮助学习者有意识地掌握学习规则,既可以通过演绎的方法,教师将规则直接教授给学生,也可以通过归纳的方法,教师给学生提供众多包含语言规律性的例子,让学生从中自己总结出该规则;隐性教学旨在让学生于无意识中掌握语言规则,它表现咋教学中的不同在于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并不清楚自己在学什么,即五一让学生理解所学的东西。简单的说,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向学生提供了某些缺乏规则性的程式化结构并要求其有意识的注意和记忆,那就是显性教学,反之,就是隐性教学。

需要说明的是,隐性教学虽然不像显性教学那样直接将学习的注意力指向语言形式,但也并非完全无视语言形式,只是试图在学习者接触目标语的过程中吸引他们去注意语言形式,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学到语言形式。所以不管是显性教学还是隐性教学都是“聚焦形式的教学”,正是这一点两者有所区别。

另外,“以形式为中心”与“关注形式”的教学也与显性/隐性教学有关。“以形式为中心”的教学一定是显性的,传统的基于教学大纲的语法教学法就属于此列,它的目标就是学习语法规则;而“关注形式”的教学一般没有计划性,是在语言接触中吸引或提醒学习者关心语言形式,但关注中心始终在内容,这种教学即可能是显性的,如提供语言解释的反馈,也可能是隐性的,如在不打断交际情况下的对学习者错误的纠正。从这个意义上讲,包括书面纠错反馈也是形式干预的一种,其中口头纠错反馈有显性和隐性之别,而书面纠错则永远是显性的,只是各种书面纠错方式(如在错误处划线、在行末标识错误的数量或类型的交接反馈以及直接改正错误的直接反馈等)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显性教学。

四、显性教学与隐性教学之争

既然一般认为习得隐性知识是语言学习的最终目标,那么确定并沿着通向这一目标的道路就变得极其重要。我们要么认为,在普遍语法的帮助下轻易的习得隐性知识;要么认为在自然的语言习得环境中,通过接受语言输入而习得隐性知识|,遵循一种由下而上的路径,也即我们的感官从经历的一个个独立事件中捕获经验,并通过一次次的重复而强化,以此构建起我们的隐性知识体系。一般而言,只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或具有一定的刺激,隐性知识就能以无意识的方式自动习得。现在的问题是,显性知识是否与隐性知识的习得有直接的联系?是否能够通过自觉的训练达到无意识的习得,这才是教育教学的关键。

也就是说学习者可以借助有意识注意语言形式而获得的显性知识习得隐性知识或促成隐性知识的形成。事实上,即使是隐性学习,也至少要有一定程度的意识参与,正如学习者必须首先注意到输入中具体的语言形式。另外,学习者可以利用显性知识输出的语言用作隐性学习机制的自动输入,这样在教学上也才能改善学习被动且效率低下的现状。

参考文献:

[1]奥马利.第二语言习得的学习策略[M].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显性隐性母语
让“隐性课程”会说话
母语教育:从美出发
分析母语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地位
高中生物学中的隐性定理
关于现代设计应用中中国元素的显性和隐性表现
巧抓“隐性”表达 精彩“显性”表达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显性途径探究
第五届中坤国际诗歌奖获奖感言——邵燕祥
“显性”之异与“隐性”之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