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休戚与共的旅游命运共同体

2017-03-20姜浩峰

新民周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游览车旅客旅游业

姜浩峰

相比持续享受大陆游客红利的澳门和经历风雨正期待市场回暖的香港,台湾的旅游业,充满了尴尬气氛。

今年春节黄金周,中国游客海外游目的地日趋多元,总人数仍在攀升。与此同时,中国大陆游客赴港、澳、台旅游的人数变化,则各自不同。其中,赴港、澳游人数增长;而赴台大陆游客数量,比之上一年度同期有所减少。

一升,一跌

2017中国新年,香港海港城向游客派发新年红包。

微升。这是2017年春节期间访港内地游客数量的变化。香港入境事务处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期间,从除夕至大年初六(1月27日至2月2日),共有超过93万名内地旅客访港,较去年同期增长6.6%,其他访港旅客数目为19.5万人次,同比微跌1.7%,整体旅客人数增长5.1%。访港旅客自2016年第四季度止跌回升后,今年1月更迎来开门红。

尽管内地旅客春节期间访问香港数量止跌回升,但比起澳门,香港的数据实则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根据澳门政府旅游局数据显示,春节黄金周期间(1月27日至2月2日),访澳内地旅客总人数约63.78万,对比上年春节同期增加9.5%。春节期间,总体访澳旅客人数约91.02万,比去年同期升7%。

与香港、澳门两地情况不同,今年春节期间,大陆居民赴台游人数较之去年同期明显下降。台陆委会副主委、发言人邱垂正2月9日在台北说,春节期间大陆团客日均来台人次较去年春节减少41.9%。台湾相关媒体则披露,春节后,这样的惨淡趋势有增无减——2月5日至13日的9天里,大陆团队游客数量持续探底,比春节期间再减四成。2月初以来,大陆居民向台当局有关部门申办入台证的件数也少了三成。

根据台湾旅行公会全联会的统计显示,今年春节期间到台湾旅游的大陆游客,不论是团体游或自由行,相比于去年都在减少。全联会发言人李奇岳称,两岸政治氛围不佳,影响陆客到台湾过年的意愿。“今年春节连假,台湾岛内旅游业送件数大幅下滑,往年春节常用到的离岛、优质团配额,今年几乎用不上。”李奇岳说。与之说法可以互为印证的是,以往春节出境旅游,台湾都是大陆民众数一数二的目的地,而根据携程网公布的《2017年春节旅游大数据报告》,今年春节,台湾已被甩出10名之外。

一升,一跌,是大陆与我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人民关系的写照,其背景则是两岸四地政治、经济、文化等等关系的总和。

期待回暖的香港

大陆居民赴港自由行,要从2003年说起。当时,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导致香港经济一直没有大起色,外加这一年非典肆虐,香港经济面临严峻考验。“也正是在这一年,中央政府推出多项措施,其中就包括自由行计划。按照相关安排,内地部分城市的居民只要办理简单的签注手续,就可以到香港旅游七天的时间。”北京人、长期生活在香港的凤凰卫视高级记者李佳佳如此回忆。

自由行带旺香港旅游业及相关产业,数据是最好的诠释。根据2004年时任香港特首董建华的施政报告,“2003年前10个月访港游客为1206万人次,比上年同期下跌9.5%,其中首季增长19.7%,第二季度在非典及伊拉克战争影响下急跌57.9%,第三季度回复4.1%增长,10月则增长7.0%。2003年旅游业的一大特点是内地旅客大幅增加,尤其在7月底自由行计划实施后,内地旅客急增,1月至10月内地游客达652万人次,同比增长21.2%,内地游客占访港游客的54%,较2002年上升12.8个百分点。”

台湾旅游业正在经历寒冬,大陆游客数和消费都大幅下降。

自由行带动了香港其他相关产业如酒店业、零售业、餐饮业等行业的兴旺,对香港经济起到了立竿见影的刺激效果。然而,随着自由行旅客的进一步增加,确实引来一些问题。

李佳佳在2013年初,也遭遇了奶粉紧张。本来,在她居住的小区有两家超市,每次一看到她去超市买奶粉,阿姨都会主动热情地拿出两三罐。但从2013年初开始,就连超市最相熟的阿姨们,也拿不出她平时选购的品牌奶粉。她先生又跑到办公室楼下的中环各大超市去搜货。奶粉荒、双非产妇占据床位等等问题,确实讓一些香港人想不通。

从2014年到2017年,经历了“占中”、旺角骚乱等不友好事件,香港旅游业进入冬季。据香港旅游发展局发布的数据,2016年,整体访港的旅客数量同比下降4.5%,其中“主力军”内地游客数量下降达高到6.7%。直至去年四季度,情况才有了好转的迹象。

香港旅游界立法会议员姚思荣认为,香港的花车巡游、烟花及许愿树抛宝牒等新春活动,对旅客具有一定吸引力。同时,姚思荣认为,随着内地旅客的购物模式改变,香港廉价购物团将逐步被以特色旅游景点、美食等作招徕的正价团所取代。展望新一年,姚思荣认为,香港将陆续举办不少大型活动吸引旅客,相信升幅可以延续下去。

香港奕居酒店的发言人则告诉《新民周刊》记者:“今年春节以来,住客中35%为内地客人,主要都是个人客人,并非团体客人。无论是来香港旅游还是商务差旅,这些客人希望获得独特的下榻体验以及个性化的服务。”有人到香港只看一场演唱会,这样的游客,未来在整个到港内地客中,比例将会提升。

台湾的尴尬

相比持续享受大陆游客红利的澳门和经历风雨正期待市场回暖的香港,台湾的旅游业,充满了尴尬气氛。

一年多以前上海举行的一次法国旅游推介会上,一位在苏州经营旅游网站的台商向《新民周刊》记者表示:“我很不看好未来几年的台湾旅游市场。如果蔡英文上台,估计公司业务会逐步下降,直至变作零蛋。这不是大陆官方推动之类,而是代表着大陆13亿多人的民意,所以,我也来参加这个法国旅游推介会。如果有可能,我会跟着大陆同行做赴法旅游的业务,以冲淡赴台游人数锐减的影响。”

果然,当蔡英文正式走马上任以后,大陆赴台游客数量明显下降。与此同时,整个台湾地区的经济形势也不容乐观。尽管蔡英文以“新南向政策”企图挽回经济危局,但其上任不及半年,有着半个多世纪历史的复兴航空即倒闭关门。

2017年春节,台湾旅游业继续悲观前行。台湾媒体报道,嘉义一位张姓购物店主表示,大陆游客减少让阿里山沿线公路旁的店家境况凄惨,业者自嘲现在是“比谁的气长”,看谁可以度过“寒冬”。高雄一位酒店经理说,台面下已呈现削价竞争,有三星级酒店推出高雄住宿一晚只要新台币800元的优惠,让不少同业苦不堪言,目前已知有17至22家酒店求售。酒店业者每年此时都会评估整年度房间销售数量,眼下的惨淡状况却让很多酒店不敢预期。

伴随团数和人数下滑,大陆游客消费也大减。据岛内观光业者估算,仅今年1月,较去年同期减少的大陆游客就让台湾收入减少新台币63亿元。有业者表示,2015年大陆游客为台湾带来约新台币2200亿元收入,若赴台人数持续下跌,估计今年将跌到1000亿元以下。就算台当局大力开发日韩及东南亚旅游市场,因大陆游客减少而损失的外汇收入也根本补不回来。

在收入减少的情况下,让台湾旅游业界再受重创的是,台湾旅游安全屡出事故,影响了内地游客的选择。据不完全统计,在台湾开放大陆自由行以来,台湾发生过多起旅游大巴事故,其中仅涉及到大陆游客的旅游大巴事故就有30起,共造成54人死亡,330人轻重伤。长期以来,台湾游览车每万辆的死亡率就一直高居所有载客类型车辆首位。根据台湾交通部门的统计,目前台湾的大客车(游览车)分为甲类与乙类两种。甲类共有大约1.5万辆,乙类大约2000多辆。其中,甲类车辆全部都是组装而成,乙类当中大约一半整车、一半是组装。换句话说,整个游览车市场大约超过九成都是拼装车。

因为贷款和价格等因素,台旅游业者喜爱拼装车价格便宜、载客量大等好处。屏东科技大学车辆工程系教授胡惠文曾对台湾的游览车进行了深入研究,他发现“台湾的游览车真的不安全”。从此之后,只要是他的亲朋好友,胡惠文都会劝他们:“没事尽量不要搭游览车。”

从振兴旅游业来说,让游览车安全起来只是台湾当局需要改变的微小一步。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提出,要“深化與港澳台旅游合作,支持港澳地区旅游发展,深化对台旅游交流,扩大旅游对港澳台开放,规范赴港澳台旅游市场秩序”。当然,从规范市场秩序来说,台湾方面还需作出很多努力。

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教授李柏文表示,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祖国大陆客源为助力港澳台地区经济振兴和经济转型发展提供了重要帮助。如今,大陆和港澳台地区互为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旅游合作交流的紧密度非常高,已经成为休戚与共的旅游命运共同体。如何化解台湾地区的尴尬,在李柏文看来,还得发挥旅游在传承中华民族文化、联络同胞情感、增进民族团结、提高国家认同和繁荣区域经济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形成和平稳定的区域政治环境,如此,才能保证大陆游客能够在台湾畅行,且进一步提高台湾的接待能力。

猜你喜欢

游览车旅客旅游业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非常旅客意见簿
迷宫弯弯绕
中国旅游业2017的风往哪吹?
给小旅客的礼物
旅游业
简析1912—1928年北京的旅游业
金旅客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