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LNG蓄能换热器的优化设计与试验分析

2017-03-19赵钟波

流体机械 2017年12期
关键词:乙二醇冷却液换热器

李 健,赵钟波,张 恒,葛 鹰,陆 建

1 前言

国内对于LNG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随着冷能技术的不断发展,LNG在军事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多的燃气轮机被应用于军舰中。LNG作为一种高效洁净的能源,在为军舰提供动力的同时还可以降低对海洋环境的污染。但是,LNG在汽化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冷能,如果这部分冷量不能够被充分利用,将会造成极大的能源浪费。因此,深入研究LNG冷能利用技术具有重大的意义[1];同时,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军舰上的电力系统可能会出现问题,此时若不能及时恢复供电则会导致空调等制冷设备无法正常工作,这将造成难以估计的损失,若能将LNG的冷能进行储存作为备用能源,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2]。本文从能源利用角度入手,利用ICEPAK热仿真软件研究一种新型LNG蓄能换热器,通过试验加以验证,并将该换热器应用于制冷设备中,使储存的冷能可以供一台3 kW的空调连续工作1.5 h。

2 LNG蓄能冷换热原理与工艺计算

2.1 蓄能换热原理

LNG常压下温度很低,如果直接和空气进行热交换会导致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结冰,直接影响换热效果。因此,为了提高LNG冷能的利用效率,需要对LNG换热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原理如图1,该系统采用65号航空冷却液(冰点为-55 ℃)作为储冷液,将LNG释放的冷量进行储存。采用浓度为55%的乙二醇溶液(冰点为-41℃)作为取冷液[3],将LNG的冷量通过储冷液间接提取并输送至用冷设备中,从而实现LNG冷能的回收利用[4]。

图1 蓄能换热装器示意

2.2 工艺计算

LNG通常存储在-141 ℃的储罐中(压力为0.2~0.4 MPa),当液化天然气转化为气态天然气时,必然会释放大量的冷能。LNG汽化过程中潜热与显热交换温差为150~180 ℃,LNG潜热为515 kJ/kg,比热容为 2.14kJ/(kg·℃ )[5]。通过蓄冷剂(65号航空冷却液)的热负荷Q为:

式中 r ——熔解潜热

cp——比热容

t1-t2——温度差

m ——LNG的质量,m=ρv

η——换热效率

ρ ——密度

v ——体积

其中,65号航空冷却液的物理性质和60%乙二醇水溶液相似,乙二醇作为重要的取冷剂,其物理性质如表1所示[6]。

表1 不同浓度下乙二醇的物理性质

根据式(1)计算可知:供一台功率为3 kW的空调连续工作1.5 h所需65号航空冷却液的体积约 25 L[7]。

3 LNG蓄能换热器结构

LNG蓄能换热器采用新型的板式结构,与传统的换热器相比具有明显的特点。首先该结构可以实现LNG、乙二醇溶液和65号航空冷却液这3种流体的换热;其次蓄能换热器采用模块化设计,使蓄能换热器的安装及操作不需要借助其他的外部动力设备,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和操作难度,同时有效地减轻了设备的重量;最后焊接工艺采用较为先进的扩散焊,为提高扩散焊的焊接质量,在蓄能换热器中设计有4个规格相同的销孔用于安装定位销,目的是保证不同换热板之间的准确定位。另外,在换热器中增加了多个导气槽,使焊接过程中产生的气体能够及时导出设备,由此保证了设备的安全性和密封性。

换热片采用相互倒置的60°人字形波纹板,构成了横截面多变、曲折的流道,使流体在流道内呈旋转三维流动,从而在较低的雷诺数下发生紊流,提高了换热系数,强化了换热效率[8]。波纹板加工后的最小厚度为1 mm,降低了壁面的热阻。因污垢很薄,故其热阻较小,另外也不会出现像管壳式换热器那样的旁路流。与管壳式换热器相比较,这种结构使设备的总传热系数提高了3倍左右[9]。

LNG蓄能换热器的结构如图2所示。

图2 LNG蓄能换热器结构

LNG蓄能换热器由3个基本层组成,依次为取冷层,蓄冷层,LNG层,其中取冷层的取冷液采用浓度为55%的乙二醇溶液,蓄冷层的蓄冷液采用65号航空冷却液。蓄能换热器由10块波纹板构成,形成9个腔体,其中LNG层占2个,取冷层占3个,蓄冷层占4个。蓄冷液的体积膨胀系数是0.00056 ℃,在温差80 ℃的情况下,25 L的蓄冷液膨胀后的体积为26.12 L,因此蓄冷层的体积定为27 L。

波纹板的材料选用2519-T87铝合金,该材料是一种耐低温材料,其导热性能仅次于银、铜和金,且密度较小,低温与常温状态下机械性能相比有较大的差别,其主要的物理性质(脆性和强度)随着环境温度的降低而升高,这是区别于其他金属材料的重要性质。2519-T87铝合金低温下的拉伸性能如表 2 所示[10~14]。

表2 2519-T87铝合金拉伸性能

4 仿真与优化设计

4.1 建模与仿真参数设置

LNG蓄能换热器上设置有取冷层、蓄冷层、LNG层,其中LNG层两侧是蓄冷层(内置蓄冷液),蓄冷层另一侧是取冷层(内置取冷液)。LNG的质量流量为30 kg/h,冷能约4.5 kW,工作时LNG冷能由蓄冷液进行储存,经取冷液提取后供舰载空调等设备使用。LNG蓄能换热器的外形尺寸为 600 mm×450 mm×110 mm,材质为2519-T87铝合金,仿真模型如图3所示。

图3 LNG蓄能换热器三维模型

将模型导入ICEPAK中,并设置边界条件。计算模型设置为Turbulent里的zero equation,环境温度为40 ℃,辐射温度为40 ℃。铝板材料设置为Al-Extruded(与2519-T87铝合金导热系数较接近),表面材料设置为Al-Polished Platesurface,默认流体设置为Glycol-55和LNG,蓄冷液总体积为25 L(两侧各12.5 L)。在每层流道的进出水口设置2个Opening,LNG进口流量为3 L/min,取冷液进口流量为2 L/min。蓄冷液定义为热源,将LNG定义为冷源,冷源功率为4.5 kW。

4.2 仿真结果分析

对LNG蓄能换热器进行热仿真,分别截取LNG、取冷液(QLY)进出口参数明细表。由表3、表4可知,换热量约为2454 W。LNG进口温度-145.7 ℃,出口温度-134.3 ℃;取冷液进口温度40.8 ℃,出液温度为12.3 ℃。空调使用温度一般在16~30 ℃,因此能够满足空调的使用工况。

表3 进、出口换热量

表4 进、出口温度明细

截取LNG蓄能换热器蓄冷层温度如图4所示。由图4可知,靠近LNG层蓄冷液温度较低,可达-152.942 ℃,而远离LNG蓄冷液温度较高可达30.0616 ℃,针对这种情况,在温度计算时采用对数平均温度计算法。

图4 温度云图

从图4可以看出,LNG在蓄冷的初期温度变化比较剧烈,故初期不宜对冷能进行提取。当蓄冷一段时间后,蓄冷液达到其熔点后发生相变并开始蓄冷,此时适宜开启取冷液为空调提供冷量。

5 试验分析

5.1 试验设备及材料

为了验证LNG蓄能换热器的蓄冷效果和取冷效果,设计试验对其进行热测试。试验装置及材料包括恒温恒湿试验箱(温度范围-55 ℃~100℃),采集模块,台式电脑,一台小型液体泵,小型LNG储罐,温度传感器(精度0.15 ℃,4个),玻璃转子流量计(1个),65号航空冷却液(蓄冷液),55%乙二醇(取冷液),LNG蓄能换热器一台,空调一台(3 kW),阀门(若干),金属软管(若干)等,所有仪表都经过标准校合。

5.2 试验过程

取50 L浓度为55%的乙二醇作取冷液(理论冰点为-37 ℃),取25L65号航空冷却液作蓄冷液(理论冰点为-55 ℃),将蓄冷液填装进入蓄能换热器中。

液体泵不开启,通入LNG观察温度传感器(T1)的变化并记录T1的示数。每间隔5 min记录一次,当T1读数稳定后停止通入LNG同时停止数据记录。

停止通入LNG后,将试验设备中两个截止阀打到全开状态并开启液体泵,调节流量调节阀使流量达到2 L/min。

观察玻璃转子流量计(L1),当流量稳定后记录T2、T3、T4的示数。每间隔5 min记录一组数据,设定LNG的质量流量为30 kg/h。热测试系统连接如图5所示。

图5 热测试系统连接示意

5.3 试验结果分析

LNG蓄能换热器的试验测试曲线如图6所示,经翅片管换热器后的温度曲线在15.1 ℃左右趋于稳定,能够满足空调系统的正常用冷;经LNG蓄能换热器后取冷液的温度曲线在14 ℃左右趋于稳定;经LNG蓄能换热器后天然气的温度曲线在-135 ℃趋于稳定,比仿真结果高0.8 ℃。通过折线图可以看出,LNG冷能储存的时间为约20 min,取冷液出液温度约14 ℃,比仿真结果高1.7 ℃。由于测试点与最低温度点可能存在误差,环境温度有微小波动,还有热阻等方面的影响,仿真结果与测试结果存在一定微小差异,但仿真结果与测试结果相差不大,由此可确定ICEPAK热仿真的可靠性。

图6 试验测试结果曲线

6 结论

(1)通过仿真计算及试验分析可知,采用60°人字形波纹板结构可以大大增加蓄能换热器的换热面积,同时能够满足空调的正常使用并将LNG的冷能进行储存。

(2)本设备可供一台3 kW的空调连续工作1.5 h,LNG储存的冷能约为4.5 kW。

(3)本设备的最大特点在于蓄能换热器中设计有一定体积的蓄冷腔体,腔体的大小可根据所需储能的多少而改变,使冷能的储存和转换能够在同一设备内进行,极大地提高了换热效率。

[1] Saechan P, Wongwises S. Optimal configuration of cross flow plate finned tube condenser based on the second law of thermodynamic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s, 2008, 47 (11): 1463-1486

[2] Messineo A.Panno G.LNG cold energy ues in agro-food in dustry: A case study in Sicily [J].Journal of Natural Ga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11,3(1):356-363.

[3] 周健飞, 刘晓勤, 刘定华. 草酸酯法由合成气制备乙二醇技术研究进展[J]. 化工进展, 2009, 28 (1):47-50.

[4] 张哲, 李曼, 田津津. LNG冷能利用原理及方式[J].制冷技术 , 2013 ,42 (4): 68-70.

[5] Celidonio Dispenza,Giorgio Dispenza.Exergy recovery in regasification facilities-cold utilization:Amodular unit[J].Thermal Engineering,2009,29:3595-3608.

[6] Xiong Yongqiang, Hua Ben, Li Yajun, Jia Demin.Integration analysis of LNG cold energy utilization in cryogenic pulverizayion of waste rubber [J]. Journal of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9, 37(12):58-63.

[7] 孙德宇, 徐伟, 邹瑜, 陈曦. 空调冷负荷计算方法及软件比对及改进研究[J]. 暖通空调, 2012, 42(7):5 4-60.

[8] Bent Sunden. Enhancement of convecnve. heat transfer in rid- roaghened rectangular ducts[J]. Enhanced Heat Transfer, 2011, 6(13): 89-103.

[9] 张李铁, 李彦洲. 板式换热器板片的发展现状研究[J]. 科技资讯 , 2014 ,37(31):36-38.

[10] 许蕾,钱才富,刘久逸,等.浮头换热器管板热应力分析[J].压力容器,2015,32(6):55-60.

[11] 阳大清,周红桃.绕管式换热器壳侧流畅流动与传热的数值模拟研究[J].压力容器,2015,32(11):40-46.

[12] 郭伟灿,钱盛杰,凌张伟.换热器管板角焊缝相控阵自动超声检测技术研究[J].压力容器,2015,32(8):69-74.

[13] 程超军,郝兴军,李朝伟,等.基于Modelica/Dymola的间壁式换热器仿真研究[J].机电工程,2014,31(4):537-540.

[14] 胡瑞玲, 李志强, 解剑英. 热交换器用铝合金高频焊管接头组织与性能分析[J]. 现代制造工程,2008 (3): 82-83.

猜你喜欢

乙二醇冷却液换热器
新型装配式CO2直冷和乙二醇载冷冰场的对比研究
ASM-600油站换热器的国产化改进
及时换管子捂紧钱袋子
集成式微通道换热器传热特性数值模拟
乙二醇:需求端内忧外患 疫情期乱了节奏
翅片管式换热器的传热研究进展
上海南华换热器制造有限公司
努力把乙二醇项目建成行业示范工程——写在中盐红四方公司二期30万吨/年乙二醇项目建成投产之际
扩链剂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流变性能和发泡性能影响
宝马530车冷却液液位过低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