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林:兴之所至,心之所安

2017-03-18舒炜

廉政瞭望 2017年3期
关键词:林帝小林摄影

舒炜

“我随意拍下的这些人,其实不过是在拍我自己。”林帝浣说,摁下快门的瞬间是源于自己的内心,照片藏着拍摄者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2月18日,适逢二十四节气里的雨水。

林帝浣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里慨叹:江湖夜雨,一灯如豆。分明不是离愁,却点滴到天明。

此刻,他正身处“好雨知时节”的成都。展墙上,挂着他那组“二十四节气”画作。去年11月底,中国的二十四节气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时,这些画被印在了官方推荐画册上,惊艳过全世界。

不过,更能让粉丝们慕名而来的,却是林帝浣为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中画的十幅出题背景图。不少人还记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那幅画面:巴山的夏天,大雨中,瀑布下面的亭子里有一抹暖黄色,两人对坐,亭子下是满塘荷花。

午间,廉政瞭望记者和林帝浣对坐饮茶,虽无巴山夜雨之意境,但听他讲故事说段子,别有一番心情。此间,他对画法技巧,只字不谈。

小林其人:曾想过成名后商业化和变现

林帝浣在粉丝那里,有一个更亲切的称呼叫“小林”。

不为常人所知的是,这个立志做摄影界书法最美的段子手,漫画界文笔最好的美食家,却毕业于临床医学系,职业是中山大学的老师。

“那这些身份里面,哪一个是你最厉害的?”

“都蛮业余的,就是自娱自乐。”林帝浣很谦虚。但显然,就技法上看,没有一个专家能说他是业余的。而在“中国诗词大会”之后,网络上一些和他相关的话题也在增加。

比如,就出题背景图的讨论,还在持续,甚至被人放大了抠细节。

“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一图中,马车碾轧在粉色的花瓣上,就有争论:花瓣到底像不像杏花?和桃花有什么区别?又如,“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烟柳醉春烟”,为什么画的天色是阴天?

林帝浣对一些媒体说过,出名后没什么影响他还是继续画画。但显然,对他的生活已经有了影响。

“我是去年八九月开始关注你的公众号,当时一些文章点击率不过一两万,现在有了不少10万+,还听说你最近一周就有七八个采访。这些可以理解为‘成名后带来的效应?”记者问。

“说实话,创作诗词大会的画,不过花了两周时间。去年申遗选的我那些画,自己光是整理旅行中的记忆结合传统元素,就花了两三个月时间,那是在2014年。”他喝了口茶,顿一顿说,“名气这种东西,没什么所谓。如果说真的有困惑,那也是在几年前,当时有些小名气,老想着怎么商业化、变现。后来反复思考,觉得真的要创业,主要精力可能放在运营上,反而把自己最喜欢的东西丢了。现在觉得,只要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其他东西随缘就好了。”

不论是二十四节气的申遗还是“中国诗词大会”,都不是林帝浣主动促成的。前者创作时,根本没想过为申遗而做。他说:“广东对于二十四节气是很敏感的,有一些节气会过得很隆重。”这种感情才萌发了他对二十四节气的创作,不单拍摄和绘画二十四节气,他还拍一些普通人的照片,通过不同角度去表现节气对于乡亲们的寓意。

后者则是央视慕名而来,找中山大学一个老师帮忙联系他。“接下来的第三季还要找我合作,不过会有一个新的方式。”林帝浣透露。

小林其事:

我走了很多弯路,但可能也是最直的路

“人欲望越强,痛苦越大,尤其是实现不了这种欲望时。”

在交谈中,林帝浣反复提到的这句。要走进他的内心,还得从其成长环境说起。

林帝浣是广东吴川市人,属于粤西。名字中有个“浣”字,幼年五行缺水,一时又找不到合适的字。最后还是族里的老人发话:祖上召棠公浣花溪馆的“浣”字很少用,就给了你吧。

林召棠是道光年间的状元,也是粤西唯一的状元,书画一绝,到处都有他流传下来的字。林帝浣自小在这样的氛围中耳濡目染,自称虽更接近“二王”风格,也得了祖上不少笔意。

道光十一年,军机大臣穆彰阿庆寿,穆氏向身为甘陕主考的林召棠索借二万两白银。召棠无法筹措,深感官场污浊,以乞终养老母而告退还乡。与他同科的探花王广荫念其淡薄,奏准将吴川盐围税予以补给,他却而不受。此金保存省里多年,后找人代送回京。

和祖上愤而辞官不同的是,林帝浣还保留着中山大学教师的体制身份,毕竟,时代不同,没什么让他“愤辞”的。但他也很自持,很少在各种摄影和书画圈子里行走。

“艺术上都很讲究派别,你不担心有人说你孤傲,不屑于和他们往來吗?”记者问他。

“艺术上的问题,就怕太多意见。”林帝浣笑言,“我不敢和其他画家有太过亲密的接触。我画画也一直没有拜过名师,拜师后可能进步很快,但也可能一辈子受这个派别影响。那是我不愿意的。”

“听说你也从不加入各种协会?据说有些地方政府还有政策,入会能一次性奖励5万元。”

“曾经有个国字头的协会找我,说我的条件已经可以入会了,今后讲座什么的可以升一倍价钱。我当时就想,自己是个业余爱好者,就别去掺和了。这么多年我从不主动参加各种比赛,得不得奖,并不重要。我走了很多别人眼中的弯路,但可能是最直的路。”

林帝浣曾在一个专栏中提到,玩摄影的人很多,都渴望得到专业的认同,各类官方和非官方的机构,也热衷于办无数比赛和展览,人们趋之若鹜。有的展,数万人投稿,最后选出两三百个。为了提高中奖率,摄影家们开始揣摩评委的喜恶,上届得奖的题材,奋力迎合,自以为在进步。

能拿大奖的人还是少数,但中国还有遍地开花的摄影节,和网上无数摄影论坛微博,可以展示作品。一些玩摄影的人开始自动抱团,形成小圈子,拍了作品,互相赞扬一番,约定地方喝酒聚会。然而这一切,其实都和摄影本身无关了。

经不起孤独,只能经常参加沙龙。很多创作都需要用心去感悟,比如与二十四节气的缘分,就和他早年的农村经历有关。十八岁上大学前,他没出过湛江(吴川属于湛江代管的县级市),没去过饭店吃饭。25岁之前,除了广州和湛江,什么地方都没去过。

和大部分摄影家一样,林帝浣刚拍照时也是去一些很美的地方拍美景,但总觉得没有突破。“我觉得没对,摄影更重要的是纪录一个真实的社会。”他前前后后走遍了100多个城市,拍过在香港码头喂麻雀的中年人,在广州老城区的楼梯蹒跚前行的老年人,郊区垃圾站没人看管的儿童……很多城市和居民的百态都被他记录下来。

去年9月,林帝浣拍了一组《真实版北京折叠:垃圾场里的童年》,用镜头记录了这些儿童的生活,引起了社会关注。

这也是他拍得最难受的一组照片,现场只有漫天的臭味,满满的心酸,让他加快了把公益付诸实施的步伐。

过年前,林帝浣把一批新衣送到了贵州毕节大山中的儿童手里。他和朋友一起,一一核对好每个儿童的身高尺码,才让广东的厂家开工生产。他来过这里多次,虽交通不便,土地贫瘠,但人们纯净的笑容打动了他。

林帝浣记得,一名当地划船的阿姨说的新年愿望:“希望能出几天太阳,这样泡在水里的手不会长冻疮。”

小林其话:关键只在挥刀的你

除了上课、摄影、书画外,林帝浣还在一些网站上写专栏,标签则是段子手。

今年情人节,他贴出了自己的一组作品,其中最经典的就是“虽然你单身,但胖若两人”。

这是继他一年前《在这个薄情的世界深情地活着》后再度刷爆朋友圈的作品。不少人还记得当时其中一幅漫画是一个背着行囊归来的老人,手里摇着拨浪鼓,配文是“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摄影从来不是对现实世界的简单复制,而是你对自己内心的寻找。在按下快门的瞬间,如挥刀劈向空虚的世界,能留下的照片,不过是记下刀掠过时的风声。这风声,和世界、和刀,关系都不大,关键只在挥刀的你。

这句话是林帝浣最为推崇的一种方式,兴之所至,心之所安。他在摄影集《我想给你拍张照》封面写道:用一分钟,为一个陌生人拍张照,记录世间的无数相遇。“我随意拍下的这些人,其实不过是在拍我自己。”林帝浣说,按下快门的瞬间是源于自己的内心,照片藏着拍摄者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对于所擅长的这些东西,林帝浣认为都是一些工具和载体,通过它们表现出自己的内心:“传统的一些东西,我会以书法的方式呈现。如果需要严密的逻辑说清楚,需要写篇文章,最关键的还是需要修身养性。”

让人意外的是,林帝浣每天花在书法上的时间最多,可书法的名气相对不如摄影和绘画。面对记者的问题,他丝毫不以为然:“我以前是一个性子很急的人,练字后要平和一些。书法进步最快的时期,是老婆怀孕时。她容易生气,我挨了骂后就写小楷。一通百通,书法是架子、是基础,对一个人的修养很有帮助。”

他常常在专栏和公号里分享一些技巧。比如,他談过写篇好游记的第一要点,照片要少,能用一张照片说明的问题,绝不用两张。别人是来看游记和故事的,不是来看你显摆摄影技术的。

对话中,林帝浣不改段子手本色。他说,拍摄人文照片时,真诚和坦率很重要,每有提问,他都会毫无隐瞒地回答。他向记者讲述了和一个大妈聊天经历,大妈慈祥地问林:“孩子多大了呀?”林说:“25。”大妈说:“哇,你长得真年轻,看起来才四十出头,孩子都25了!”当听者莞尔时,他又正色道:“摄影中与人交往的技巧比摄影技巧更难学。”

林帝浣的朋友则说,小林有点抠门,十年来花在摄影器材上的钱,大概是一万块钱左右,不够买一个专业镜头的价钱。

“拍人文,口才真的比器材更重要嘛。”林帝浣依然笑。

猜你喜欢

林帝小林摄影
特别怕冷
为梦孤独
爱,不会被隔离
不走心的努力,都是在敷衍自己
高考前与高考后
你的焦虑,一言难尽
别来无恙
因为遇见你
WZW—bewell摄影月赛
最美的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