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播种插秧期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2017-03-17王丽娟

新农业 2016年10期
关键词:播种期水稻产量

王丽娟

摘要:为了研究不同播种插秧期对水稻产量及产量因素的影响,以5个水稻品种为试材,研究了4个播种插秧期次水稻的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各品种的平均产量期次间差异达极显著,随着播插期的延迟,产量依次降低,且越晚的播种期产量降低幅度越大。从产量构成因素看,穴穗数和秕谷率各期次之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随着播种期推迟,穗数(分蘖)在减少,而秕谷率在增加,严重影响了产量。

关键词:水稻;播种期;产量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我国有65%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水稻的生长发育状况除了受遗传因素决定外,还受外部生态环境的影响。在分期播种试验中,由于各处理所处的温度、光照等条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相应也引起生育进程的变化。

1分期播插对水稻产量及产量因素的影响

合理确定水稻播期是水稻栽培管理中的关键技术,是高产、优质的基础。结合我国气候资源的空间分布,在不同的地域,确定水稻种植的最适播期,对于充分利用当地的气候资源,确保水稻的稳产高产具有指导作用。研究表明:不同播期对水稻有效穗、结实率和千粒重影响显著,而对每穗粒数影响不明显;随播栽期推迟,水稻产量有所降低,其中每穗成粒数减少是推迟播栽期引起水稻减产的主要原因;播期推迟,全生育期显著缩短,产量均显著下降。播期对水稻单株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均有影响,尤其是对两优培九的结实率、6两优9386的每穗粒数有显著影响。

在沈阳地区,沈农602晚播的最适期是5月上旬,插秧期在6月中上旬,可以取得9000公斤/公顷以上的产量;而适期播种的秧苗,晚插最迟不应晚于6月10日;如想获得7500公斤/公顷的产量,晚播不能迟于5月20日,插秧期在6月中上旬,而适期播种的秧苗,晚插的最后期限是在6月20日之前完成插秧,过晚不能完全成熟,结实率低,充实度差。因而要选择适宜的品种和播期。沈农315、辽粳454在4月23日播种,6月2日移栽,适于当地种植,产量较高。

2材料与方法

2.1试验材料

本试验选用在生产上种植面积较大的水稻品种(组合),品种主要特征如表1。

2.2试验方法

本试验对上述材料采取分期播种、插秧,共设定4个期次,每10天为l期,第一期按本地多年生产习惯确定播种期,其后每间隔10天一个播种期,共4个播种期。第一期按本地生产实践定移栽期,其后每间隔10天分别为相应播种期的移栽期(表2)。每份材料每期次本田插秧20平方米,田间管理同生产田。

3结果与分析

3.1不同期次产量及产量因素分析

由表3可知,水稻产量不同播种插秧期之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以第一期产量最高,显著高于第二、第三期,极显著高于第四期,第二、第三期显著高于第四期;从产量构成因素看,穴穗数和秕谷率各期次之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穴穗数以第二期最高,其次为第三、第一期,都显著高于第四期,而秕谷率以第四期最高,其次是第一期、第三期,都显著高于第二期。其他产量因素,如穗粒数、穗实粒数、空壳率、千粒重、谷草比等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穗粒数、千粒重、谷草比都以第一期最高,且都有随着播插期的延迟而依次下降的趋势,而穗实粒数以第二期为最高,空壳率以第二期为最低。

3.2不同品种产量及产量因素分析

由表4可知,各期次平均,以辽星1产量最高,其次盐丰47,辽优5218,但没达到显著水平;秕谷率、千粒重、谷草比等品种间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穴穗数以盐丰47最高,显著高于辽星1号,极显著高于辽优5218;穗粒数以辽优5218为最高,显著高于辽星1号,极显著高于盐丰47;穗实粒数以辽星1显著高于辽优5218,极显著高于鹽丰47;空壳率以辽优5218,显著高于盐丰47,极显著高于辽星1号。

4结论

水稻栽培有一定的适宜播种插秧期,迟于这个适宜时期,将严重影响了水稻生育进程,影响产量因素的形成,进而影响产量。所以生产上播种期不宜太迟,要把握好水稻的适宜播种插秧期,使水稻生育进程处于最佳光温条件下,以获得最大程度的高产。

猜你喜欢

播种期水稻产量
什么是海水稻
2022年11月份我国锌产量同比增长2.9% 铅产量同比增长5.6%
今年前7个月北海道鱼糜产量同比减少37%
水稻种植60天就能收获啦
海水稻产量测评平均产量逐年递增
一季水稻
水稻花
2018上半年我国PVC产量数据
不同播种期对黄心乌农艺性状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豫南地区适当推迟播种期有利于提升稻米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