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洛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2017-03-16邓淑红

辽宁农业科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商洛食用菌指标

邓淑红,林 娟,阮 斌

(1.商洛学院,陕西商洛 726000; 2.商洛市农村能源工作站,陕西商洛 726000; 3.商洛市农业局,陕西商洛 726000)

商洛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邓淑红1,林 娟2,阮 斌3

(1.商洛学院,陕西商洛 726000; 2.商洛市农村能源工作站,陕西商洛 726000; 3.商洛市农业局,陕西商洛 726000)

随着国家经济形势和国内外市场的变化,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许多新问题,产业发展的速度与质量、政府与农户之间的协调性、技术推广等问题突出。文中以商洛食用菌产业为研究对象,针对目前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粗放式和非理性生产、从业人员科学文化素质低、政府科技服务能力弱、产业信息平台建设滞后等问题,从宏观和微观层面,从动态角度分析影响商洛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和重要指标,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充分发挥资源环境优势、积极发展现代化生产模式、提高社会服务水平、提高政府科技服务能力等对策,以期为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陕西商洛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食用菌以其投入成本低、产量高、收益较高等特点,成为农村农业发展的优势产业,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成为农村脱贫致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成为农业产业领域研究的热点,其研究结果促进了各地区食用菌产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商洛地处秦岭南麓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保护区,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有着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物资源。食用菌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成为商洛农业优势产业,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对商洛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民增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商洛食用菌的发展是依托当地资源、环境和劳动力比较优势,作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农业产业发展路径来实施。商洛食用菌产业在技术、品牌、生产链、管理等方面的能力还非常薄弱。对于商洛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研究还是比较早的,从1997年至今,学者专家们从各个层面研究商洛食用菌产业的发展。黄煦鹏、李含毅等提出食用菌生产模式要由椴木栽培向袋料栽培转变,引进优良菌种,发展规模化生产,从资源优势向科技优势转化[1,2]。任宏力等认为食用菌产业是本区脱贫致富的好途径,是商洛发展农业产业的最佳选择[3]。龙明秀、王玲等提出应依托优越的气候资源及生物资源优势,积极发展食用菌等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产业,把食用菌产业做成富民强市的优势特色产业[4,5]。李剑锋等提出把发展食用菌产业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制定食用菌产业发展布局[6]。

产业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研究的主题之一,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食用菌可持续发展进行全释。沈恒胜等认为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要充分结合当地的资源禀赋,积极发展生态高效、资源节约型食用菌产业[7]。路等学等提出要建设食用菌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体系,要建立一套评价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8]。徐萍等提出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推进产业化经营;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加大政策扶持,强化产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推动食用菌新兴产业快速健康发展[9]。因此,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优势的资源、环境条件,更需要技术服务推广、组织管理、发展环境、产业升级、市场、信息平台等条件的支撑。

1 商洛食用菌产业发展优势

1.1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经过多年的发展,商洛食用菌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栽培区域不断拓展。2002年栽培规模7 000万袋,年产鲜菇12万t。2015年食用菌代料栽培1.5亿袋,食用菌总产量达到13万t鲜品。商洛6县一区,现共建设香菇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区保护范围65个,商州10个、洛南11个、丹凤12个、商南10个、山阳8个、镇安7个、柞水7个[10]。

1.2 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

商洛香菇种植主要以专业大户、食用菌合作社和农业有限公司为主,农民家庭种植为辅。2015年商洛食用菌从业农户,人员分别达到了5万多户,十万余人,占农业人口的11.6%和6.8%,从事食用菌购销队伍达到1 100多人。从事食用菌生产农业有限公司9家,菌种厂66个,食用菌产品专卖店8个,食用菌物资、机械专卖店23个;食用菌专业村383个,占比21.3%,食用菌专业镇72个[10]。

1.3 经济效益不断增加

2012~2015年商洛食用菌种植规模从0.7324亿袋发展为1.5亿袋,年均增长15.42%;产量从11万t增长为15.9万t,年均增长7.65%;总产值从8.8亿元增长为15.4亿元年均增长11.84%。2015年食用菌主产区菇农户均收入2万多元、人均收入达到5 000元。截止2016年4月,商洛市香菇种植规模达14 010万袋,鲜菇产量为6.584万t,外销达5.638万t[11],占销售总量的80%以上。

1.4 栽培模式逐步优化

2002年至目前为代料栽培快速发展阶段,栽培模式呈多样化发展。一是以户为单位的立体、层架式栽培模式充分利用了房前屋后、院内院外、空闲地、闲置房等;二是栽培季节由传统的季节性栽培转向周年栽培。三是由分散的家庭作坊式开始转向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四是由传统的手工作坊式生产转向半自动化生产设备应用,生产效益大大提高。

2 商洛食用菌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食用菌产业现代化水平低

商洛食用菌生产多以粗放式和非理性生产为主,缺乏深加工环节,产品附加值低,产品单一,产品缺乏科技含量,食用菌销售时大都是初级产品为主,产生的经济效益低。产业组织有数量无质量,从生产到销售环节很难实现组织化效益。

2.2 产业从业人员科学文化素质偏低

商洛食用菌产业从业人员,特别是一线生产人员科学文化素质偏低,大多以留守老人、妇女为主。对新设备、新技术应用接受能力弱,需要培养更多的专业技术工人。

2.3 政府与菌农之间的协调度差

在食用菌产业发展扶持中呈现政府科技服务能力弱,菌农的生产积极性并不高;企业、专业大户和食用菌协会未能在产业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2.4 产业信息平台建设滞后

产业信息化水平很低,通过统计调查发现,各级食用菌网络服务平台存在信息更新缓慢、信息量少、价值不高、管理松散等问题。

3 商洛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AHP分析与指数分析

3.1 AHP分析

通过对商洛食用菌产业发展优劣条件的梳理,结合商洛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构建评价商洛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AHP指标体系,体系分为目标层、因素层和指标层,资源环境、经济、社会服务和政府科技为因素层,共28个指标,其中资源环境6个指标,经济9个指标、社会服务7个指标,政府科技6个指标。如下表1所示:

根据AHP法选择食用菌产业发展各环节的行业专家,对各类指标进行打分,根据各因素的重要程度不同予以1~9赋值,然后汇总平均得出不同层次指标体系的判断矩阵,并计算矩阵的最大特征值λmax=∑(AW)i/nWi(i=1…n),一致性指标CI=(λmax-n)/(n-1)和检验系数CR=CI/ RI,RI系数表如下表2[12]:

表1 商洛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表2 RI系数

根据AHP分析法,得出因素层的判断矩阵为:

经计算,λmax=4.1171,CI=0.0390,CR=0.0434<0.1,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资源环境指标层的判断矩阵为:

经计算,λmax=6.5569,CI=0.1138,CR=0.0884<0.1,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经济指标层的判断矩阵为:

经计算,λmax=10.0165,CI=0.1271,CR=0.0870<0.1,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社会服务指标层的判断矩阵为:

经计算,λmax=7.5960,CI=0.0993,CR=0.0730<0.1,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政府科技指标层的判断矩阵为:

经计算,λ max=6.5271,CI=0.1054,CR=0.0837<0.1,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然后计算各指标的权重W,其结果如下表3。

表3 商洛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指标权数

由表3可知在指标层中,资源环境因素中各种指标重要程度的排序为:森林覆盖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劳动力资源>空气质量>污水处理率>新造林面积。经济因素中各种指标重要程度的排序为:种植规模>种植与发展模式>深加工水平>专业合作社组织化水平>市场需求>年收入>年产量>收入占GDP的比重>种植户人均收入。社会服务因素中各种指标重要程度的排序为:交通运输>互联网信息服务>规范的交易市场>金融服务>农户种植意愿积极性>获取菌种便利度>种植基地建设。政府技科技因素中各种指标重要程度的排序为:从业人员受教育水平>技术服务与推广>政策支持力度>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农户投资。各因素的重要程度排序为:社会服务>经济>政府技科>资源环境。

可见,影响商洛食用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主要集中在社会服务、经济与政府科技层中,而资源环境重要性较弱。其中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种植与发展模式、专业合作社组织化水平、互联网信息服务、金融服务、规范的交易市场、技术服务与推广等因素是商洛食用菌可持续发展的短板。

3.2 指数分析

设2012年为基期,用Q0表示;2015年为期末,用Q1表示;K=Q1/Q0表示各类指标的个体指数,各指标的权重W为权数。对AHP指标体系中的可量化指标选用他们实际发生数值,对于不可量化的指标如:深加工水平、专业合作社组织化水平、种植与发展模式、金融服务、政策支持力度等指标采用德尔菲法进行评价,确定基期、期末水平。采用固定权数加权算数平均数指数法计算商洛食用菌产业发展平均数指数和因素类指数。即:

商洛食用菌产业发展平均数指数=∑KW/∑W

根据表3权数W和商洛食用菌统计资料数据,计算商洛食用菌产业发展平均数指数为1.276%,资源环境类指数为1.0063%、经济类指数为1.3656%、社会服务类指数为1.3013%、政府科技类指数为1.2667%。

从2012到2015年期间商洛食用菌产业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平均变动幅度为27.6%,经济、社会服务、政府科技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只有资源环境因素变动不大。但是,指标层中可量化性弱的指标如专业合作社组织化水平、深加工水平、联网信息服务、规范的交易市场、金融服务等指标的个体指数较低,也就是末期与基期的变动不大。根据AHP分析结果,这些指标是影响食用菌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综合两种分析方法可知商洛食用菌产业发展是量的发展而非质的发展,仍为产量农业而非效益农业。资源和绿色环境优势突出,而技术、服务、信息、金融等成为产业发展的劣势。产业发展内聚力低,因素间协调性差。因此产业发展的向心力非常弱,发展的可持续性差。

4 商洛生态食用菌可持续产业发展对策

通过对商洛食用菌产业发展各环节的深入调查,探索制约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原因,并结合地域资源的现有条件提出商洛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

4.1 继续保持资源环境优势

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资源保证和生态供给。健康稳定的利用商洛资源生态优势和食用菌可循环生产的优势。积极发展绿色食用菌生产,走绿色健康之路,满足现代市场需求。

4.2 积极发展现代化生产模式

积极利用政府产业扶持项目、龙头企业和专业大户等优势,组织建设现代化食用菌生产基地,积极发展现代化、专业化、信息化的食用菌种植模式,提高菌农的收入,增强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4.3 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

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及社会各界需要积极搭建金融、信息、市场、产业组织等服务平台,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不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菌农是食用菌产业的主角和动力,只有从多方面提供生产所需的服务,才能有效提高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活力。

4.4 提高政府科技服务能力

食用菌种植、加工、产品开发都需要投入技术力量,普通企业、专业大户、一般菌农根本无法解决这些问题,只有通过政府的支持才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另外,劳动力文化素质是限制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又一个重要因素。提高劳动力文化水平,也只能依托政府的力量;全面提升政府科技服务能力是实现食用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1]黄煦鹏.商洛地区食用菌生产形势好[J].中国食用菌,1988(6):36.

[2]李含毅,党芳志,翟巧锋.商洛地区菌业发展优势及存在问题[J].陕西农业科学,2000(3):36~37.

[3]任宏力.商洛地区食用菌生产初探[J].商洛师专学报,1997(2):33~34.

[4]龙明秀,杜世平.关于西部发展特色农业的战略思考[J].中国农学通报,2005(8):433~435).

[5]王玲.商洛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陕西农业科学,2014,60(2):95~96,117.

[6]李剑锋.关于陕西省商洛市食用菌及菌种生产情况调查报告[J].北京农业,2016(1):145~146.

[7]沈恒胜,陈君琛,汤葆莎.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再生资源利用[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5(10):18~20.

[8]路等学王龙秦杰.甘肃省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9,30(3):29~33.

[9]徐萍,卫新,王美青,等.浙江省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食用菌,2014,33(1):59~62.

[10]陕西省统计局.陕西区域年鉴(2015)[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

[11]王肖.陕西省食用菌增速最快农业特色产业[N].陕西日报,2015-12-29(5).

[12]徐国祥.统计预测和决策[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353~360.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dible Fungi Industry in Shangluo City

DENG Shu-hong1,LIN Juan2,RUAN Bin3

(1.Shangluo Institute,Shangluo,Shaanxi 726000; 2.Energy Working station in Shangluo Country 726000;3.Shangluo’s agricultural bureau Shangluo City,Shangluo,Shannaxi 726000)

With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nternational market changing,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faced a lot of new problems,such as trading off betwee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speed and quality,coordinating between government and farmers,promoting technology,etc.Based on the current edible fungi industry,this paper focus on issues include the vulgar and irrational production,the worker’s low education level,the lack of government technology service and the lagged information system building.By analyzing the important influence factors and critical indicators of edible fungi industry in Shangluo City from the macro and micro level in a dynamic aspect,we suggested to take advantage of the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develop the modern production pattern,improve the social service level,and increase the science service level of government in order to support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dible fungi industry.

Edible fungi industry;Sustainable development;Shangluo City

S646.1

A

1002-1728(2017)01-0007-06

10.3969/j.issn.1002-1728.2017.01.002

2017-02-03

陕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面上项目(2016KRM055)

邓淑红(1977-),女,副教授。研究方向:农村经济。

猜你喜欢

商洛食用菌指标
一类带临界指标的非自治Kirchhoff型方程非平凡解的存在性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中)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上)
陕西商洛:创出菌蔬轮种发展新模式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下)
作品赏析6
最新引用指标
莫让指标改变初衷
我的是故乡商洛
商洛加快培育千亿元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