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渊

2017-03-16向迅

鹿鸣 2017年2期
关键词:镇子宜昌老板娘

向迅

我被困在了一个举目无亲的镇子上。

我在那个汽车站的售票窗口几乎守候了整整一天的时间,仍然没能抢上一张前往荆州的票。买票的人实在是太多了,而车次又太少。更何况绝大多数票在始发站恩施就被卖了个精光。

当暮色与仍然有些刺骨的寒风一道从车站四合院式的琉璃屋顶旋转着灌下来之时,我不得不和那些同样垂头丧气乃至怨声载道、怒气冲天的人们寻思着住下来,以图他计。

好在,车站里就有我们镇上老乡开的餐馆,我的中餐和晚餐都是在那里解决的,不至于没有任何办法。我甚至一早就跟那位整天在胸前系着个脏兮兮围裙的老板娘打好了招呼,“给我预留一个床位。”

晚些时候,店里的客人所剩无几了,老板娘把那双一边收钱找零一边抓菜炒菜的手,在那块儿油腻腻的围裙上象征性地或者说是习惯性地揩了两下,就把我领进了一条黑咕隆咚的巷子。

那会儿,天上正飘洒着些细碎若玉米面的雪花,我跟在这个陌生的中年女人身后,聽着她的高跟鞋踩在水泥地面发出巨大的没有任何节奏可言的响声,背后冷飕飕的。我不由得打了个寒噤。

这个镇子向来不太安宁。在父辈们讲述的掌故中,车站附近时常有歹人出没。我怀疑遇上了梁山好汉孙二娘。

巷子越走越深,我的心也跳得越来越厉害。我正犹豫着要不要逃跑呢,老板娘忽然停下来,不知从哪个兜里摸出一长串碰得叮当作响的钥匙,立在黑暗中打开了一扇笨重的铁门。

一道昏黄的光线如同碎冰般哗啦一声扑到了冰冷的地面上——随即,一股含混不清的气味儿溜进了鼻孔。我不禁蹙起了眉头。

一个十余平米的房间,满满当当地塞了四张席梦思——四张床连成了一个通铺。床上已经横七竖八地挤满了投宿的人,一个紧挨着一个,几乎没了空位。两三个人合盖一床污渍斑斑的薄棉被。

闻见有人进来,早已睡下的房客齐刷刷地抬起头。于是,我看见了一排并不友好的充满了警惕乃至威胁的眼睛盯着我。仿佛我不该闯进来打扰他们的清静。

我提着行李,孤零零地站在灯光下,感觉受到了来自一个临时结成的同盟的敌意,不知所措地望了老板娘一眼。她读懂了我眼神儿里的疑虑,走到最里边的那张床上,以一副不容讨价还价的口气对两个十七八岁的小伙子说,“挤一下。”

他们意味深长地望了我一眼,极不情愿地挪了挪已经躺下的身子,空出一个能容下半个身子的位置来。

我对这么恶劣的住宿条件十分不满,却没有勇气冲进黑夜另投他家。说不定家家如此呢。只好硬着头皮将就一宿了。

实际上,这个时候的我也不像现在这般讲究。

我脱下外套,和衣与那两个陌生的年轻人躺在了同一床棉被之下。鼻子里充斥着像老鼠一样在屋子里跑来跑去的,混合着汗臭、脚臭、狐臭等各种气味交织在一起的气息,无论如何也睡不着,但又不便翻身——稍微动弹一下,我们又得暗中角力那床棉被的分配问题。说不定还会因此干一架呢——真是憋屈死了。

对了,我还得提防口袋里装着的一叠钱呢。两个月的生活费。我怕一迷糊,它们就会长出一千只脚来,从我的口袋里不翼而飞了。

在地窖般的黑暗中,我对父亲在老皇历上选定的这个好日子嗤之以鼻。还好日子呢,简直倒霉透了。但这确是他给我选定的一个黄道吉日——自从我记事以来,但凡涉及到出行这一类的事情,他总是会翻开一本从小摊上花费一块五毛钱购来的老皇历,用他有限的知识和超出常人的智慧在上面指指点点,在弥漫的烟雾中琢磨日子的好坏。受父亲影响,母亲后来也俨然成为了这方面的行家。一本老皇历,差不多成为了他们在生活中的行动指南——说这天出行对读书有利。

我大清早就在村子里搭乘一辆一早约好的皮卡出发了——自然,这辆皮卡是不可能把我送到目的地的,司机只去县城。我需要在这个叫红岩寺的镇子转乘长途汽车——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在当天夜里就能抵达那座因为一部《三国演义》而名满天下的荆州城了。可事与愿违。

次日一大早,我就迷迷糊糊地爬起来了,可别人比我起得还早。望着身边空空如也的床铺,我忽然心头一震,暗叫了一声“不好”,结果只是虚惊一场——一摸口袋,那叠钱还老老实实地呆在它们应该呆的地方呢。

我匆匆抹了一把脸,就飞也似的逃离了这个令人窒息的房间。这个我再也不想多呆一分钟的房间。

由于心里装着事儿,我早餐也顾不上吃,就气喘吁吁地在两个相隔将近一百米的汽车站来回奔跑,张大了耳朵打听汽车票的行情。

我敢肯定,那两个姿色平平的售票员昨晚都与丈夫干了架,不然她们苍白的脸上怎么会不约而同地布满了霜花?说话也冲,就像刚刚吃了生大蒜一般。如果不是为了买票,大约是没有人愿意同她们搭话的。穿了一身制服,真的就变成天鹅了么?

这个上午,到宜昌的车不少,都是那种小型快巴。一放票,就被黑压压的一群乌鸦一抢而空。但我想碰碰运气。我想坐直达荆州的车。转车麻烦。可是每次等来车站预告相应车次的售票时间时,都被告知,票已售罄。

情势竟与昨日完全一样。从恩施或建始方向开过来的车,早在发车时就已经被塞满了。即使剩下一两个空座,也难以抢到——出行的人,比昨日增加了一倍,甚至更多。汽车站的广场变得拥挤不堪。这个因客运事业繁荣起来的镇子也变得拥挤不堪——看起来,它就像是一个在一夜之间长了一身赘肉的胖子。

我沮丧极了。我满怀希望地到售票窗口排了一次又一次队,和颜悦色地向车站的工作人员咨询了一回又一回,可到了中午十二点,我依然没有购买到一张票。我不禁愤愤不平地想,我若是恩施人或建始人就好了,就不用在这里看别人的脸色行事了。我把一腔怨气撒到了父亲和母亲身上。

尽管车站的人说,下午两点还有最后一趟,可我已经不抱任何希望。我决定更改先前固执己见却又愚蠢不已的策略。

古人不是说,三十六计走为上策么?我决定先去宜昌,然后再设法前往荆州。我可不想再在这个鬼地方,与一班不知底细的人挤在同一个床铺上了。可邪门的是,这时节到宜昌的车也是一票难求了。

或许那群聒噪不已的乌鸦都像我一样变聪明了。我简直怒不可遏,却又无处发作,只能自叹命运不济。

两点钟时,经过一番肉搏式的争抢,我终于购到了一张前往宜昌的票。车站明确告知,这是一趟加班车,而且是最后一趟。我对加班车的概念是陌生的,只是觉得这几个字听起来不太顺耳,想必不怎样,可又觉得只要有车坐就不错啦。

然而,这辆车比我想象的要坏十倍不止。

这辆平日里只跑跑短途,被临时拉来凑数的公交车,像是刚刚从破烂堆里捡出来的,浑身是毛病。当车主人临时雇用来的司机将其发动时,它像得了哮喘病一般,咳嗽不已,颤抖不已。见此情形,一车人无不胆战心惊,但没有人提出下车的要求,都只是在心里默默地祈祷平安。

每个人都变成了孤注一掷的赌徒。包括那个被抱在怀里的婴儿。

可对这样一堆破烂玩意儿,你能对它抱有多大的指望?剛刚驶出县境,它就在一条深不可测的河流桥墩上抛锚了。抛锚的原因不是小问题。除了一只轮胎爆掉之外,经验丰富的司机还敏锐地觉察到刹车出了故障。

那时已是下午,饥肠辘辘的我们,吓出了一身冷汗的我们,不得不跳下车来,把好奇的脑袋伸出栏杆外,打量着那座据说是亚洲第二高架桥的桥梁,俯视着那条令人头晕目眩的河流,以打发漫长无涯的时光。

修理工是从一个很遥远的镇子赶过来的。

重新上路时,已近黄昏。迷人的晚霞在河流两岸绵延起伏的山冈上像波纹一样寂静地燃烧,而我们则像蜗牛一样在逐渐黯淡下来的天色里缓缓爬行。

车屁股后面,尘土飞扬。

到得鬼门关——野三关时,比眼前的山脉还要庞大的暮色,早已迫降在前方。望不到尽头的山野里白雪皑皑,足有半尺厚。不少碗口粗的树,都被积雪压断了,伤口十分扎眼。上了链条的车在急速上升的盘山公路上越爬越慢,简直比蜗牛还慢,终于在司机的谩骂声里熄火了。

昏昏欲睡的乘客还以为是发动机坏掉了呢,原来是堵车了。有乘客粗鲁地咒骂了几句,但无济于事。前面的车,已排成长蛇阵。从山脚排到了山顶上,又从山顶排到了山脚下。据说前后堵了一千五百多辆车。

都是大雪惹的祸。路上结了厚厚的一层冰,无法正常通行,路政正在路面上用卡车撒盐,戴着大盖帽的交警已设岗单线放行。

山里黑得快。还没一会儿,我们在车窗里就只看得见影影绰绰的群山轮廓了。车里温度骤降。尽管都裹紧了衣裳,但还是冷得瑟瑟发抖——尤其是那一双冻得跟冰疙瘩似的脚,几乎失去了知觉。已经有人在车厢底板上跺起了鞋子。

有意思的是,先前吵吵嚷嚷哭哭啼啼的孩子,这会儿也安静下来了——坐在我前边的一个孩子,正圆睁着一对玛瑙似的眼睛,在朦胧的夜色里好奇地打量着这个混沌世界——仿佛黑夜拥有一种特殊的魔力。

“今晚就要在这车里过夜了。”大家都这样嘀咕。仿佛木已成舟。那时,山野里的积雪,像是遥远的往事一样,在我们疲惫不堪的眼神里游离,并闪烁着道道寒光。没有空调供暖的车厢里更冷了。这个颠沛流离的夜晚啊。

但事实并非如我们预测得那样悲观,在停顿了多时之后——就在我们绞尽脑汁地思考该怎样在这冰窟窿似的车上忍着饥饿度过一个漫长难熬的夜晚时,前面的长蛇阵又开始蠕动起来。我们的车亦步亦趋地紧紧跟着。

当然也有自私自利的混账东西,一瞅准机会,就变更车道试图超车,结果把原本就混乱不堪的车队搅成了一锅粥。一时间,喇叭声响彻山谷,谁也动弹不得。

我们就这样走走停停——很多时候,好不容易往前挪动了两米,可紧接着又倒回三米;刚刚走了两分钟,又要熄火半小时——以极其缓慢的速度,异常艰难地向着冰雪连天的山顶爬去,继而又小心翼翼地从云端滑向深渊一般的山脚,终于在午夜时分隔江望见了灯火通明的宜昌。

我们都很兴奋,然而车主人不合时宜地给我们泼了一盆凉水。我们被告知,这辆车不能直接进城——加班车没有办手续,不敢进站——需换乘一辆前来接应的公交车才能过江。虽然大家对此颇有微词,抗议之声却不成气候。毕竟不用在山中度过这寒冬之夜了。我们就是这么容易满足。

可到了市区之后,才知道,我们确实是高兴得太早了。作为湖北省西南部最大的交通中转站,宜昌城里早已人满为患,大大小小的酒店都无空房。

我在长途汽车站附近一带询问了无数家酒店,依然毫无着落——当然,也有酒店的工作人员告知,只能在走廊里打地铺了。万般无奈之下,我不得不给一家私人招待所的老板娘再三说情,“请允许我在你这前台的椅子上坐一晚吧。”

或许是见我可怜,这位不再年轻的老板娘最终动了恻隐之心。她把我带上二楼打开一个还亮着灯的房间,拍醒了门边一位已经睡下了的房客,询问他与我凑合着挤一晚可行?并告诉他房费减半。他怏怏不乐地答应了,并挪了挪身子。

我向老板娘道过谢,满含感激地躺了上去。那时已是凌晨一点多了。虽然疲倦之极,可仍然一宿未眠。耳朵醒着,身体也就醒着。邻床睡着的一对情侣,一直在黑暗中叽叽咕咕地讲着悄悄话。像是老鼠啃了一夜玉米。

这天早晨,我又重复了前一日的经历。等我历经两个多小时车程终于抵达此次行程的目的地荆州时,已是上午十点多。

我打电话回去给家人报平安,父亲惊讶不已。他以为就像我们预计的那样,我在前天晚上就已到达学校了。而我在粗略地算计了一下时间后,不禁也大吃一惊——短短三百多公里的路程,我竟然花了五十五个小时。

“简直是罪过啊。”

猜你喜欢

镇子宜昌老板娘
宜昌“清单之外无事项”等
秩序
老人
湖北宜昌卷
很晚时驶向镇子寄信
别再调戏我
砖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