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种植方式对水稻产量及其效益的比较研究

2017-03-16秦敏陈玉虎陈跃武

安徽农学通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经济效益水稻产量

秦敏+陈玉虎+陈跃武

摘 要:该文通过试验研究了机插、钵苗摆栽、人工手栽、直播等栽插方式对水稻产量及其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方式对水稻的生育期、群体茎蘖动态、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综合产量、经济效益得出,钵苗摆栽具有一定的优势,应成为农场今后水稻生产重点推广应用的栽插方式。

关键词:水稻;栽插方式;产量;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04-0023-02

江苏省东辛农场是国有现代化农场,是国家商品粮生产储备基地,以稻麦两熟生产为主,常年水稻种植面积达8 000hm2。近年来,农场的水稻生产种植方式呈现多样化[1],有人工手栽、机插、钵苗摆栽、直播等。为此,本研究开展了不同种植方式对水稻产量及其效益的影响试验,对指导农场水稻大面积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于2016年在东辛农场农科所试验田进行,前茬小麦,土质为潮土,肥力中等。试验品种为中熟中粳品种连粳9号。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置4个处理,分别为:A、机插;B、钵苗摆栽;C、人工栽插;D、直播。大区试验、不设重复,每处理种植面积1 000m2。各处理种植在同一条田,总施肥量均按照纯N 300kg/hm2、P2O5 112.5kg/hm2、K2O 112.5kg/hm2,除施用时间不同外,运筹比例一致,即基肥复合肥(15%-15%-15%,下同)525kg/hm2、尿素100kg/hm2;分蘖肥分2次施用,分别为尿素100kg/hm2;穗肥于叶龄余数2.0时施用,复合肥225kg/hm2、尿素120kg/hm2。水浆管理、病虫草防治等生产措施根据种植方式的需要正常管理。

1.3 试验过程 手栽稻于5月10日播种,湿润育秧;机插稻5月28日播种,硬盘育秧,久保田SPU-68C乘坐式水稻插秧机插秧;钵苗摆栽稻于5月20日播种,穴盘育秧,采用 RX-60AM钵苗乘坐式高速插秧机进行本田移栽。各处理移栽期均为6月16日,直播稻于6月16日播种。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1)叶龄:每处理定点标记10株,间隔5d观察记载一次叶龄,直至剑叶抽齐为止。(2)茎蘖数:每处理定点数计3点(每点10穴或1m2),取平均数为处理茎蘖数,间隔5d调查一次。(3)生育期:记录关键生育时期的日期。(4)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成熟期每处理调查5点(20穴/点或1m2/点)穗数,平均得有效穗数;每处理调查15穴(每点拔取3穴,5点共计15穴),分别考察穗总粒数、实粒数,计算结实率;实测千粒重;计算理论产量。每处理实收称重计实产。(5)成本:记录农资、用工、机械等,核算生产成本,计算经济效益。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栽插方式的生育期比较 各处理的生育期考察结果列于表1,由表1可知,机插稻(A)秧苗期比手栽稻缩短18d,本田拔节期、抽穗期、成熟期等关键生育期均有所推迟[2,4],分别比手栽稻(C)迟2d、4d、4d,全生育期缩短11d左右;钵苗摆栽(B)秧苗期比手栽稻少10d,关键生育期推迟不明显;直播稻(D)关键生育期较手栽稻推迟明显[4],拔节期迟13d、抽穗期迟9d、成熟期迟13d。

2.2 不同栽插方式的群體茎蘖变化比较 群体茎蘖考察结果见图1。图1表明,各处理茎蘖动态均表现为抛物线状,但不同栽插方式的群体茎蘖变化特点不同[3]。处理A表现,栽后10d群体茎蘖增长较慢,之后增长较快,栽后天达群体高峰苗,高峰苗数较多,之后群体茎蘖苗数下降较快;处理B、C栽后10d苗数即增长较多,达到高峰苗的时间较早,高峰苗数较低,后期苗数下降较慢;处理C播后10d群体茎蘖开始增加,达到高峰苗时间最迟、苗数最多,后期群体茎蘖苗数下降最快。群体高峰苗,处理D>A>B>C,处理D(直播)多,处理C(手栽)高峰苗较少,达到高峰苗的时间处理A为栽后35d、处理B为33d、C为33d、D为38d;成穗数分别为A307.5×104穗/hm2、B319.5×104穗/hm2、C321.5×104穗/hm2、D367.5×104穗/hm2,成穗率,处理C>B>A>D。说明处理D群体大、无效分蘖多、成穗率低;处理A前期缓苗期长、无效分蘖较多、高峰苗数较多、成穗率偏低;处理B前期生长快、低位分蘖多、茎蘖质量高、成穗率较高。

2.3 不同处理的产量及其构成比较 试验的产量及其构成结果(见表2)表明,处理间产量差异显著,C>B>A>D。钵苗摆栽稻(B)产量为10 706.8kg/hm2,居第2位,比手栽稻(C)减产0.65%,比直播稻增产24.6%,比机插稻(A)增产11.9%;机插稻(A)产量为9 568.2kg/hm2,居第3位,比手栽稻(C)减产11.21%,比直播稻增产11.31%,说明不同栽插方式对水稻的产量影响较大。从产量构成看,机插稻(A)与手栽稻(C)比,表现减穗、减粒,分别减少4.35%、4.21%;钵苗摆栽(B)与手栽稻(C)穗、粒变化不大;直播稻(D)与手栽稻(C)比,表现增穗(+14.3%)、减粒(28.4%)明显。

2.4 不同处理的经济效益比较 不同栽插方式的效益核算结果列于表3。表3表明,处理B纯收益最高,达10 852.3元/hm2,分别比处理C、D增33.86%、62.19%;处理A纯收益居第2位,为8 112.4元/hm2,比处理C增0.06%、较处理D增21.24%。说明水稻钵苗摆栽和机插栽插方式具有节本、省工、增产效果好、经济效益高的特点。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机插、钵苗摆栽、人工手栽、直播等栽插方式,对水稻的生育期、群体茎蘖动态、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均有不同程度影响[5]。综合产量、经济效益得出,钵苗摆栽具有一定的优势,应成为农场今后水稻生产重点推广应用的栽插方式。

各种栽插方式优缺点发下:(1)直播:产量与效益排名均为第4位。该种植方式不育秧、省工省时,有利于缓解农时紧张的矛盾;但生育期推迟、群体高峰苗多、成穗率低、穗型小穗粒数少、产量效益最低,稻麦两熟地区应慎重应用。(2)人工手栽:产量最高,种植效益不高(居第3位),该种植方式用工多、劳动强度大,不适应现代农场生产需求。(3)机插:栽后缓慢迟、群体高峰苗较多、成穗率较低、产量、效益较高,适合现代农场水稻生产的需求。(4)钵苗摆栽:具有机械作业省工、省时特点,同时表现出弹性大、秧苗缓苗快、生育期早、群体高峰苗适中、成穗率高、穗型大、产量高、经济效益好等优点,是今后农场水稻生产应大力推广应用的种植方式。

参考文献

[1]秦敏,陈玉虎,陈跃武.江苏省东辛农场稻麦周年生产技术探讨[J].农业科技通讯,2016(11):183-186.

[2]陈建,周美文.水稻不同种植方式比较试验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5(12):9-13.

[3]钱宏兵.栽插方式对水稻南梗9108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2015,56(12):1915-1917

[4]杨波,徐大勇,张洪程.直播、机插与手栽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及稻米品质比较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12,33(2):39-44.

[5]杜永林,缪学宽,李刚华,等.江苏机插水稻大面积均衡增产共性特征分析[J].作物学报,2014,40(12):2183-2191.

猜你喜欢

经济效益水稻产量
2022年11月份我国锌产量同比增长2.9% 铅产量同比增长5.6%
今年前7个月北海道鱼糜产量同比减少37%
水稻种植60天就能收获啦
海水稻产量测评平均产量逐年递增
如何提高农村合作社的经济效益
新形势下经济效益审计的新措施
2018上半年我国PVC产量数据
园林绿化工程的经济效益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