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能源远程集控平台实践探讨

2017-03-15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甘肃公司远程集控中心刘智勇

电力设备管理 2017年11期
关键词:场站远程新能源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甘肃公司远程集控中心 刘智勇

新能源远程集控平台实践探讨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甘肃公司远程集控中心 刘智勇

随着现代通讯技术和设备自动化水平的提高,新能源场站人员在生产过程中角色逐渐淡化。科技的进步,使通讯网络稳定性、安全性、传输速度等指标满足建立远程集控平台的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更好的生活环境、更健康的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推动了清洁能源产业的高速发展,尤其是以风电、光伏为主的新能源产业,在短短几年时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迅速发展起来,对改善生态环境,助力能源革命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就新能源的运行管理及实践进行探讨。

一、新能源远程集控生产模式建设的必要性

1.新能源企业在现有生产管控模式下的突出问题

新能源场站的共同点是:环境普遍较差,风电、光伏在风、光资源和土地的面积需求上普遍较高,导致选址多在风大、日照辐射强和人烟稀少、荒凉偏僻的地区,而这些地区又肯定没有通畅的交通、便利的生活条件,现场人员的日常生活简单而枯燥,这些不利的因素,造成新能源场站生产运行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运行生产管理难度大,容易存在管理盲区。上级公司很难建立对全公司实时生产情况的宏观概念,不能及时掌握现场运行状态,而现场因“山高皇帝远”的现状,容易滋生侥幸心理,在安全生产、指标管控、过程精益方面难以实现。

2)人员管理问题多。驻场运行和维护人员需求量大,因现场的生活条件较艰苦,导致人才流失严重、人员综合能力也相较其他类型的传统发电企业运行人员偏低。

3)场站之间人员协调不便。各场站因容量、发电设备数量、发电设备厂家参与的程度、设备本身运行状态等不同,导致各场站之间运维工作量存在很大的差异,而以场为单位的管控模式,不能高效、灵活的调整场站的工作人员来满足实际工作需要,场站之间存在“忙的忙死、闲的闲死”的工作状态,导致人心不齐,滋生员工思想问题。

2.科技进步满足平台建立的条件

1)随着现代通讯技术和设备自动化水平的提高,新能源场站人员在生产过程中角色逐渐淡化。科技的进步,使通讯网络稳定性、安全性、传输速度等指标满足建立远程集控平台的需求。

2)新能源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能满足远程监控的基本需求。随着新能源装备水平的不断提高,大量保护设备的应用提高了新能源发电设备自我运行调节、保护的功能,给生产过程远程控制提供条件。

二、新能源远程集控生产模式建设的优势

1.实现公司对现场的全方位掌控,为即时了解现场设备运行情况,适时地进行生产管理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对各场站设备的可靠性、检修工作的开展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指导,在公司充分掌握现场生产各项工作的基础上,可对各场站人员进行有效的调配,提高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推进管理和工作体制的创新,使现场的实际工作能力、人员的工作态度得到有效的加强。

2.减少现场的运行人员,降低运行成本。一方面,实现“集中监控、少人值守”的新管控模式,使现场的工作重心向提高设备可利用率方向倾斜,通过提高现场设备的运行状态,提高企业经济运行能力。另一方面,通过现场运行人员的数量降低,提高人员工作生活环境的同时,降低运维费用,使生产管理水平有所提高。

3.远程集控平台的建立,可通过平台的科学设计,进一步强化运行监控和管理能力。首先,通过统一的优化平台,使不同厂家、不同区域的发电设备,在统一的平台上运行,大大的减少了运行人员的监控复杂性,提高运行监控的工作效率,从而进一步减少对运行人员数量的需求;另外,统一的平台便于建立统一的标准,针对目前新能源设备厂家众多,设备水平层次不齐的现象,可进行不同机组和设备的横向比较,有充足的数据来督促厂家进行设备完善,有效指导后续建设项目的设备选择和配置工作。其次,目前远程监控系统都在具备对风机、逆变器和升压站实时监控的基础上,实现对全场负荷的控制与调节,故障告警的分类、统计、查询功能,加强运行数据的提取、存储、计算分析等功能,大大提高了运行监控工作对细节的掌握,相较现场开展的运行工作,更细、更全面;同时,大量的数据积累可开展设备的纵向比对,便于尽早发现设备运行状态的劣化趋势或分析优化措施后的效果提升,为检修工作提供数据支持,进一步提升场站的安全、可靠、经济运行能力;

4.提高运行人员的幸福感、归属感。一方面,减少现场运行人员的数量,从现场到集控中心,环境的变化使运行人员幸福感有所增加;另一方面,通过远程监控的岗位形成竞争机制,促进员工的进取意识,满足员工的岗位需求;第三方面,对岗位知识要求有所增加,需要人员掌握的技能更全面,工作的丰富程度更多样性,满足员工对成长的需要。

5.提高调度工作的效率。远程集控的模式下,调度可直接下令给集控中心,减少了和各场站之间的交流次数,简化沟通环节,使沟通效率更高;监控中心可按照区域断面、价格的差别、运行状态和成本的区别,在满足调度要求的基础上,更优的组织生产控制,使企业的经济利益最大化。

三、如何提高现有远程集控生产模式

新能源远程集控平台的发展和应用时间较短,各个集控中心在建立和运行过程中都遇到诸多问题,解决的方式各不相同,但目标都是一致的,如何更好的发挥远程集控平台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1.明确对远程集控的认识,确保投入。远程集控是科学进步的产物,是先进的生产技术的管理模式,对新技术、新设备以及人才的投入必不可少,投入是保证效果的基础保证。一方面,注重对老场站设备的改造,因远程集控为新兴的理念,老的场站不具备或不满足远程集控平台的接入要求,在接入远程集控平台前,必须对场站的通讯系统、发电设备控制系统、数据传输模式、数据的采集及储存、二次安全防护配置等,根据远程集控平台的搭建需求,组织有效的技改工作;另一方面,注重新建场站的规划设计,新场站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充足考虑远程集控的接入要求,并设置足够的冗余;现场设备的运行稳定性、控制准确度、数据完整程度,是确保远程集控平台能实现具体功能的前提,必须予以重视。

2.重视网络安全性和稳定性。近期因网络安全事故频发,国家、行业一再加强对网络安全的监管力度,远程集控平台作为网络发展的产物,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安全防护技术的发展同时,黑客技术也在不断的进步,要认识到网络安全工作不能一蹴而就,也需要不断的完善,才能保证系统安全的运行。作为生产型企业,必然以效益为中心,远程监控中心在履行重大运行管控职责的同时,对运行操作的风险也在增加,网络通讯的稳定,是保证远程监控平台工作效果的必要条件。

3.远程集控在控制过程中的安全防护和措施;作为新的管控理念,在试运期间发现,很多操作不能满足《安全生产规程》,存在摩擦,如何更好的组织落实安全生产措施,防止误操作的发生等不安全事件,更顺畅的与现场维护人员配合。针对这一问题,一方面,完善系统,在系统的操作过程中设置安全锁,明确监督、审核及确认流程,在程序操作的逻辑上完善安全措施;另一方面,完善管理机制,明确场站和集控双方职责、完善事故处理流程,使远程运行管控工作制度化、流程化、常态化;还有一点,加强远程与现场的配合,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演练,确保现场人员状态处于良好的备用,同时提高双方人员应对故障时的能力。

4.人员的配置和培养,人是一切工作的最基础保障。第一,远程集控人员工作的幅度非常广、且责任较大,需要人员的技能、技术都具有较高的水平,因此需要设立有针对性的培训学习计划,应目标明确、重视实操;第二,因远程集控的工作方式以值为单位进行倒班,不同于现场的单人独立值班,还应该在人员个人能力提升的过程中,加强团队的建设,培养团队之间的协作能力;第三,远程集控的使用使现场人员结构发生变化,现场原有运行人员会进入检修队伍或集控中心,要有有效的培训机制,使人员迅速适应新的工作岗位和环境。

远程集控生产管控模式的产生和应用,是新能源电力企业发展的重要变革,是科技进步的体现,也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融合,是新能源企业管理创新,降本增效的有效抓手和措施,必然成为新能源生产管理的主流模式。

猜你喜欢

场站远程新能源
让人胆寒的“远程杀手”:弹道导弹
天迈科技助力深圳东部公交场站标准化建设 打造场站新标杆
远程工作狂综合征
浅谈天然气场站设备及安全管理路径
长沙市常规公交场站用地详细规划的对策思考
远程诈骗
考虑武器配置的多场站多无人作战飞机协同路径规划方法
买不买新能源汽车
绿色新能源
貌似冰雪的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