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臭氧催化氧化工艺中pH值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研究

2017-03-15王宏伟王天来庄立波饶辉凯杨晓明

化工科技 2017年5期
关键词:原水臭氧反应器

王宏伟,王天来,齐 岩,苗 磊,庄立波,刘 巍,饶辉凯,杨晓明

(1.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 研究院,吉林 吉林 132021;2.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 炼油厂,吉林 吉林 132021)

臭氧能够氧化分解水中难以生物降解的物质,且反应产物为氧气,不会产生二次污染,是一种环境友好的水处理氧化剂,已在国内外开展了广泛的研究[1-4]。但是单独使用臭氧处理废水,臭氧利用率低,反应具有选择性[5-7]。催化臭氧氧化技术是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以臭氧为氧化剂,氧化分解水中的有机物,实现水质净化[8]。臭氧催化氧化反应的可能机理之一是羟基自由基反应[9-11],可以通过加入自由基猝灭剂(如叔丁基醇)方式进行验证。非均相催化臭氧氧化技术,固态催化剂、废水和气态臭氧化气发生三相反应,易于分离催化剂、反应物及反应产物,利于催化剂的循环使用,便于连续操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12-14]。

臭氧催化氧化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废水水质复杂,催化剂活性会受到影响。某污水厂实施深度处理技术改造后,臭氧催化氧化单元成为保障化工综合污水处理出水水质的关键单元。研究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因素,有利于臭氧催化氧化单元的长期稳定运行,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与仪器

H2SO4:AR,沈阳化学试剂厂;NaOH:AR,天津市光复精细化工研究所;COD预制管试剂:3~150 mg/L,美国哈希公司。

电子扫描电镜:S-3000N,日本日立公司;臭氧发生器:3S-10A,北京同林高科科技有限公司;气体缓冲分配器:304不锈钢,100 mm×1 000 mm,自制;反应器:有机玻璃,100 mm×500 mm,自制;气体转子流量计:LZB-3WBF,沈阳北星仪表制造有限公司;COD分析系统:DRB200/DR900,美国哈希公司;pH计:PHSJ-3F,上海精科仪器有限公司。

1.2 催化剂性质

某污水厂现用催化剂为D=2~4 mm的载有活性组分的氧化铝小球,外观呈灰白色。

采用电子扫描电镜检测催化剂表面形貌。催化剂表面粗糙,颗粒分布均匀,可见明显孔隙。

1.3 实验装置

催化剂评价装置见图1。采用普通氮气和普通氧气气瓶为系统供气,经过臭氧发生器高压放电反应转化为臭氧化气,进入气体缓冲分配器稳压缓冲后,通过气体转子流量计计量后进入反应器底部曝气。废水、臭氧化气与固定床中的固体催化剂接触反应,反应出水从反应器下部出水口排出(取样点),反应尾气由反应器顶部排出。整套评价装置并列设计6组反应器,可以同时开展最多6种催化剂活性评价。活性评价采用间歇式反应。每次评价时,均设置一个未调节pH值的反应器作为对比反应器。

图1 催化剂活性评价装置示意图

1.4 废水水质

废水取自污水厂生化反应出水,静置12 h后取上清液作为基本原水,其COD为60.0~85.3 mg/L,pH=6.40~7.17。反应原水是在基本原水的基础上添加H2SO4或NaOH溶液调节pH值,COD值不发生变化。

1.5 分析方法

采用碘量法测定臭氧化气中臭氧浓度,采用哈希COD分析系统测定COD。取样前1h开始收集出水,混合均匀后分析COD。采用实验室pH计测定pH值。

2 结果与讨论

2.1 酸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向基本原水中逐渐添加H2SO4溶液,边加边搅拌,同时测定废水的pH值,达到预设值范围时即配好反应原水。每隔1h取样,分析反应出水的COD,评价结果见图2。

从图2可以看出,随着反应时间增加,所有反应的出水COD的去除率逐渐升高,最终趋于稳定。采用硫酸调节pH值,反应原水pH值递减,对催化剂活性产生的抑制作用增强。进水pH=5.57时,出水COD去除率与未调节pH值的没有差异,催化剂活性未受到显著影响。反应原水pH值进一步降低,出水COD去除率显著下降,催化剂活性受到明显抑制。原因是酸性条件下存在大量的H+,不利于·OH的产生,导致酸性条件下起主导作用的是臭氧直接氧化,而不是臭氧分解产生的·OH的强氧化作用。

取样时间/h图2 H2SO4调节pH值对出水COD去除率的影响

2.2 碱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向基本原水中逐渐添加NaOH溶液,边加边搅拌,同时测定废水的pH值,达到预设值范围时即配好反应原水。每隔1 h取样,分析反应出水的COD,评价结果见图3。

从图3可以看出,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所有反应出水COD的去除率逐渐升高,最终趋于稳定。采用NaOH溶液调节pH值,当反应原水pH值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时,出水COD去除率增加,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表现为促进作用;当反应原水pH值超过一定范围后,出水COD去除率反而下降,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表现为抑制作用。从图3a可以看出,反应原水pH=7.40时,出水COD去除率比未调节pH值的稍有增加,催化剂活性未受到显著影响;反应原水pH=9.07时,催化剂活性达到最大;从图3b可以看出,反应原水pH=9.47时,出水COD去除率比pH=9.07低,但是高于未调节pH值的COD去除率;反应原水pH=10.45时,出水COD去除率比未调节pH值的还低,催化剂活性受到抑制。原因是碱性条件下存在大量的OH-,促进臭氧分解产生更多的·OH。随着pH值升高,·OH产生速率提高,数量增加,催化氧化反应效率提高。当pH值过高时,又会发生·OH猝灭反应[15],反而对催化剂活性产生抑制作用。与杨忆新等[16]的研究结论一致。

取样时间/h a 低于9.07pH值段

取样时间/h b高于9.07pH值段图3 NaOH调节pH值对出水COD去除率的影响

2.3 臭氧催化氧化反应对出水pH值的影响

使用酸或碱调节基本原水pH值开展活性评价实验,同时测定反应出水的pH值,测试结果见图4。

从图4a可以看出,H2SO4调节反应原水时,经过臭氧催化氧化反应后,出水pH值迅速大幅度上升,反应4h后稳定达到约9.0。从图4b可以看出,NaOH调节反应原水时,经过臭氧催化氧化反应后,pH值先迅速下降,而后逐步上升,直到pH值稳定为约9.0。所以该臭氧催化氧化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后,出水pH值趋于9.0,印证了该臭氧催化氧化反应适宜在pH=9.0环境中进行,催化效率最高。

取样时间/h a H2SO4调节pH值

取样时间/h b NaOH调节pH值图4 酸碱调节反应原水pH值对出水pH值的影响

3 结 论

通过实验发现,催化剂活性在酸性条件下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在碱性条件产生促进作用。当反应原水pH=5.5~7.5时,催化剂活性未产生明显影响作用。当反应原水pH=9.07时,催化剂活性最高。当反应原水pH>10.45,催化剂活性反而产生抑制作用。虽然反应原水初始pH值不同,但经过臭氧催化氧化反应后,出水pH值都趋于9.0。

在污水厂实际生产过程中,臭氧催化氧化单元进水在近中性范围内(pH=5.5~7.5)时,不会对生产造成显著影响。若进水水质明显酸化时,应及时调节pH值,保障臭氧催化氧化单元处理效率。若要进一步提高臭氧催化氧化单元处理效率,可以调节进水pH≈9.0。

[1] 雷利荣,李友明.臭氧及催化臭氧氧化法处理制浆废水的研究进展[J].中国造纸,2013,32(5):55-61.

[2] 亓丽丽.非均相臭氧催化氧化对氯苯酚机理研究及其工艺应用[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

[3] 朱秋实,陈进富,姜海洋,等.臭氧催化氧化机理及其技术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2014,33(4):1010-1014,1034.

[4] 白小霞,杨庆,丁昀,等.催化臭氧氧化处理难降解石化废水技术的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2016,35(1):263-268.

[5] LI D P,QU J H.The progress of catalytic technologies in water purification:A review[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09,21(6):713-719.

[6] 游洋洋,卢学强,许丹宇.等.多相催化臭氧化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环境工程,2014,32(1):37-41,54.

[7] ANDREOZZI R,CAPRIO V,INSOLA A,et al.Advanced oxidation processes (AOP) for water purification and recovery[J].Catalysis Today,1999,53(1):51-59.

[8] 袁磊,张继舟,杨帆,等.多相催化臭氧化水处理技术的机理研究进展[J].黑龙江科学,2015,16(4):46-47.

[9] 杜桂荣,孙占学,童少平,等.催化臭氧化降解有机废水及影响因素[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4,27(2):173-177.

[10] ZHANG T.Catalytic ozonation of trace nitrobenzene in water with synthetic goethite[J].Journal of Molecular Catalysis A Chemical,2008,279(1):82-89.

[11] ZHAO L,MA J,SUN Z,et al.Mechanism of heterogeneous catalytic ozonation of nitrobenzene in aqueous solution with modified ceramic honeycomb[J].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2009,89(3/4):326-334.

[12] 李长波,赵国峥,王飞.负载型臭氧氧化催化剂研究进展[J].当代化工,2014(3):453-456.

[13] 马军,刘正乾,虞启义.臭氧多相催化氧化除污染技术研究动态[J].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9,26(1):1-15.

[14] 耿媛媛,侯永江,杜金梅,等.多相催化臭氧化技术中催化剂的研究进展[J].工业水处理,2011,31(2):8-12.

[15] 赵俊娜,李再兴,刘艳芳,等.Mn/γ-Al2O3催化剂制备及头孢合成废水的催化臭氧氧化法深度处理[J].化工环保,2014,34(5):475-480.

[16] 杨忆新,马军,秦庆东,等.臭氧/纳米TiO2催化氧化去除水中微量硝基苯的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06,26(8):1258-1264.

猜你喜欢

原水臭氧反应器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水动力源原水预处理加氯系统技改分析与实践
丙烯酰胺强化混凝去除黑河原水浊度的研究
文印室内臭氧散发实测分析及模拟
原水大阵
IC厌氧反应器+A/O工艺在黄酒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原水臭氧氧化生成溴酸盐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看不见的污染源——臭氧
利用臭氧水防治韭菜迟眼蕈蚊
上旋流厌氧反应器在造纸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平推流管式连续反应器合成耐热ABS树脂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