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地君亲师”的思想渊源新考

2017-03-15彭嘉璇彭建成

青春岁月 2017年2期
关键词:渊源思想

彭嘉璇+彭建成

【摘要】哲学上把因果关系定义为“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寻找可能的原因(现象)是逻辑推理,可能的原因现象有“并联”和“串联”两类,并联现象中只要有一个发生结果就会发生,串联现象必须全部发生结果才会发生。从哲学上分析,“天地君亲师”最早渊源的确定,要么是其中一个概念产生了为标志,那么“天地君亲师”的思想渊源于夏商周时期甚至更早;要么是五个概念都产生了为标志,那么“天地君亲师”的思想渊源于两汉时期。而不是徐梓先生所说的《国语》最早将君、亲、师并列,《国语》就是“天地君亲师”的最早渊源。

【关键词】天地君亲师;思想;渊源

一、徐梓先生关于“天地君亲师”的思想渊源论断

北京师范大学国学经典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徐梓教授在《“天地君亲师”源流考》一文对“天地君亲师”这一说法和牌位源于何时,发展演变情况进行了梳理,用大量丰富翔实的材料,认为“天地君亲师”的思想发端于《国语》,形成于《荀子》。并对“天地君亲师”的排序定型及其流传演变进行了分析论证,其中真知灼见颇多,体现出作者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但关于“天地君亲师”的观念渊源,徐梓先生是这样表述的:荀子是战国末期的学者。实际上,有关“天地君亲师”的渊源,可以进一步追溯到春秋末期。在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人左丘明所作的《国语·晋语》中,有这样的说法:“民生于三,事之如一。父生之,师教之,君食之。非父不生,非食不长,非教不知生之族也,故壹事之。”北师大报。概而言之,徐梓先生将“天地君亲师”观念渊源时间推断为“春秋末期”。自此,学界一致认可“天地君亲师”的思想发端于《国语》,形成于《荀子》。

二、徐梓先生关于“天地君亲师”的思想渊源的论断不能自圆其说

经过系统梳理史料,徐梓先生推翻之前许多现代学者认为《荀子》是“天地君亲师”这一说法的始祖的观点,提出“天地君亲师”的渊源可以进一步上溯到春秋末期,并提供了可靠证据,这一点值得肯定。但是,我们认为,赵梓先生关于“天地君亲师”的最早渊源的界定标准经不起推敲。照赵梓先生的说法,《国语》最早将君、亲、师并列,也就是说,“天地君亲师”五个概念产生了三个并列概念,所以《国语》就是“天地君亲师”的最早渊源。那么,在更早的典籍中,“天地君亲师”这五个概念中出现了任何其中两个并列的概念,算不算更早渊源?出现了任何其中一个概念,算不算最早渊源?如果出现任何其中两个并列的概念或者一个概念都不能算最早渊源,凭什么三个并列概念出现便确定为最早渊源?这明显反映了徐梓先生关于“天地君亲师”的思想渊源的论断不能自圆其说。

三、徐梓先生关于“天地君亲师”的思想渊源推论违背了哲学的基本逻辑原理

哲学上把因果关系定义为“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寻找可能的原因(现象)是逻辑推理,可能的原因现象有“并联”和“串联”两类,并联现象中只要有一个发生结果就会发生,串联现象必须全部发生结果才会发生。对“天地君亲师”最早渊源的界定,从哲学层面分析,可能的原因现象只存在“并联”和“串联”两类情况。

可能的原因现象如果为“并联”,“天地君亲师”五个概念只要有一个概念发生结果就会发生,也就是,在历史上某个时期的某个典籍或其它书写中,“天地君亲师”五个概念有其中任何一个概念出现了,这个时期的这部典籍便可以定为最早渊源。据此追溯最早渊源,“天地君亲师”的最早渊源远远早于《国语》产生之前。

产生于《国语》(成书于春秋末期)之前的《尚书》、《诗经》和《易》已经有对“天地君亲师”中的四个对象的尊奉、敬仰和奉祀。《尚书》最早书名为《书》,是中国第一部古典文集和最早的历史文献,它以记言为主。记录自尧舜到夏商周,跨越两千余年。是《三坟五典》的可考记载。《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的诗歌,共311篇。《易》,分为三部,夏代的《连山》、商代的《归藏》、周代的《周易》,并称为三易。另有观点:《易》即《周易》,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

“天”最初是原始宗教观念,后亦指自然界。“中国哲学立足社会,而后及于自然,即使研究自然(天),也是为了更深刻地说明‘人”。在甲骨文与金文中,“天”字都是人的形象,头部特大,以表示人的颠顶。这说明在商周和商周以前就产生了崇拜“天”的观念意识。《书·禹贡》有记载:地,土也,尧舜到夏商周的先人们更强调它的始基意味,是万物的根基。《易·彖传》有“百谷草木丽乎土”,《书·禹贡》有“禹敷土”和“徐州厥贡惟土五色”。“君”,从尹,从口。“尹”;表示治事;从“口”,表示发布命令。合起来的意思是:发号施令,治理国家。表示主宰和统治的意义产生也比较早,如《诗·大雅·公刘》有“君之宗之”。亲,从辛从木从见。如以辛刻木,情之最至者也。辛,古代用于对奴隶刺字以辨认身份的刑刀;见,至也。到其地曰至。情意恳到曰至。《易·杂卦》有“同人亲也”。师,最初来源于“为防止农民起义(帅)而部署的军队”。春秋私学产生后,师的单独使用才有教师的意义,逐渐发展为“教导所有人(包括贵族子弟和众人)和平、稳定、文明”的人,战国后成为常用词。比如《论语》:“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因此“师”解为“传道、授业、解惑的人”并受到尊崇,这一历史现象出现相对可能比较晚一些。通过考察“天地君亲师”五字神圣地位和神圣含义出现的历史时代,可能的原因现象从“并联”角度考量,可以发现,“天地君亲师”的思想渊源(除“师”崇拜出现在春秋时期)应当早在夏商周时期甚至更早。

“天地君亲师”可能的原因现象如果以“串联”为划分标准,串联现象必须“天地君亲师”五个概念全部发生结果才会发生,也就是,在历史上某个时期的某个典籍或其它书写中,“天地君亲师”五个概念都出现了,这个时期的这部典籍或其它书写才可以定为最早渊源。按徐梓先生本人的考究,“天地君亲师”在“西汉思想界和学术界颇为流行。东汉时期,在《太平经》中最早出现了形式整齐的‘天地君父师的说法。北宋初期,‘天地君亲师的表达方式已经正式出现。明朝后期以来,崇奉‘天地君亲师在民间广为流行,把它作为祭祀对象也已经比较普遍”。因此,按“串联”说来,“天地君亲师”五个概念渊源于两汉时期似乎更合适。

因此,“天地君亲师”最早渊源的确定,要么是其中一个概念产生了为标志,要么是五个概念都产生了为标志。徐梓先生所说的《国语》最早将君、亲、师并列,《国语》就是“天地君亲师”的最早渊源的论断,违背了哲学的基本逻辑推演原理。

【参考文献】

[1] 徐 梓. “天地君亲师”源流考[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6(02).

[2] 马 中. 中国哲人的大思路[M]. 西安: 山西人民出版社, 1993(8).

【作者简介】

彭嘉璇(1999—),男,湖南湘乡人,湖南省湘乡市东山学校高三在读。

彭建成(1969—),男,湖南湘乡人,硕士研究生学历,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书法艺术、美学。

猜你喜欢

渊源思想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试述科技发展的渊源与未来趋势
张学良爱国主义思想形成渊源的几点思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的底气从何而来
一次函数中折射的重要思想方法
浅谈《许三观卖血记》中重复手法的运用
思想的乐章
思想的乐章
阿吾(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