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男人·女人·狗

2017-03-15苑镨元谢国威

青春岁月 2017年2期
关键词:屠格涅夫木木形象

苑镨元+谢国威

【摘要】《木木》是屠格涅夫直接取材于现实的小说艺术作品。它主要讲述了主人公格拉西姆在地主家的生活,记述了他与他心爱的女人塔季扬娜的未果爱情,与小狗木木的相依相偎但最后在地主婆的威胁下相忘相离。屠格涅夫采用他一贯的写作手法从俄国农奴制度的现实生活中提取题材,再用自己的笔尖加以浸润,使之加艺术化,将视角放在社会底层地位最卑微,最没有话语权的农奴格拉西姆的身上,通过讲述他在地主家发生的一切反映了小人物,大时代,同命运的深刻主题。这是屠格涅夫对于俄国农奴制度的深刻批判,同时也是他当时最有力的呐喊。

【关键词】屠格涅夫;《木木》;形象

一、木于言语,嵌于灵魂——小狗木木的艺术形象

木木是一条狗,一条和格拉西姆同处于一个时代的普普通通的小狗。小说中的男主人公格拉西姆是一个哑巴,他的嘴中只能发出木木……木木……的声音,因此这条小狗也就自然而然随着他的主人叫了木木。木木既是格拉西姆身边最爱的小狗,也是他的口中唯一能够发出的声音。从这一点上看,木木不仅仅是格拉西姆的灵魂寄托和感情牵绊,在一定程度上,木木就是格拉西姆。木木是无法和人类进行语言交流的,格拉西姆作为聋哑人同样无法做到;木木是一条被遗弃的狗,而格拉西姆也是被人被迫带到地主家的一条可以随意使唤的狗;他和以格拉西姆为代表的大多数底层农奴一样,他们都呼吸着来自这个时代的污浊的空气,都尽着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在真空的社会中谋求一丝喘息。木木的出场是一条奄奄一息的小狗,作者这样的设定使它和人一样,在濒临着死亡的节点上被救赎,在这样的环境下,活着也是更大的痛苦,躲躲藏藏,日不出行,甚至连自己最基本的能够做的狗吠都要受到限制。经历一次生的痛苦体验,最终却也逃不过死亡的悲惨命运。

木木以将死出场,以死亡作结,这样封闭式的生命轮回没有留給读者任何的希冀。正如屠格涅夫一贯的写作风格来看,他的作品大多以开头中间结尾的封闭式结构布局,而这样的理念也体现在作品的每一个细小之处,就拿小狗木木来说,木木从出场到落幕刚好完成了他的一生。

木木为什么一定要死?木木的结局为什么一定是彻底的离开这个世界?木木作为格拉西姆在失去爱情后的唯一寄托,却仍然无法得到接受,由此,格拉西姆丢掉了对于这个世界的唯一希望。他选择让木木死去,这是他内心的一种彻底的决裂和头也不回的离开这里的信念。狗无言,人无言,直到死去的最后一刻,木木还是信任的望着自己的主人,在漫漫江边,木木享受着死亡前的最后一分宁静。格拉西姆悲哀到甚至无法听到他灵魂伴侣最后的死亡前的咆哮。木木就这样走了,格拉西姆甚至都无法听到它灵魂伴侣最后的挣扎。木木和格拉西姆无法进行言语上的交流,但是却能够产生灵魂上的沟通。木木是是格拉西姆唯一的希望和爱,它死了,格拉西姆的心也就完全破碎了,至此,木木的死也代表着格拉西姆的心被农奴制度侵蚀的一干二净的完结。

二、伊之女人?权之女人——两个典型女性形象的分析

在《木木》这篇小说作品中,有两个女性形象十分的突出和鲜明。一个是小说创作空间下大农奴家庭中的最高统治者—地主婆;另一个则是格拉西姆倾慕已久的洗衣女人塔季扬娜。同样是女人,一个是权力的核心掌控者,一个是受制于他人的命运傀儡。

小说中地主婆的形象是根据是屠格涅夫母亲形象的进行设定的。屠格涅夫自小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他的母亲是一位残暴专横,剥削农民的农奴主。屠格涅夫自幼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他亲眼目睹了地主阶级的凶残专横,于是很早就产生了对农民悲惨处境的深切同情和对农奴制度的反抗。地主婆和所有的农奴主一样,他们有着表面的仁慈与文明但却隐含着内在的压榨和残暴。格拉西姆深深的爱着塔季扬娜,但是却被地主婆一个突发奇想的点子拆散,使得他无法获得甜美的爱情,不仅如此,在剥夺了他爱情的权力之后,地主婆又再一次将他的唯一的心灵寄托和灵魂伴侣-小狗木木逼得走投无路最终让他在无奈之下亲手淹死自己唯一的希望。女主人一开始并没有反感木木,还让管家拿来食物喂给木木,但是因为木木不熟悉而挣扎的脸,女主人立马命令到让木木“滚”。地主婆的这一反应和要求是流淌在她的骨子里的,她作为权力的统治者,她不允许身边任何一个人对她有丝毫的反抗,甚至一条不懂的这个社会生命法则的狗。她的权利独尊性和至上性昭示了木木的最终结局,狗和奴隶一样,反抗,就是死亡。

屠格涅夫十分擅长于塑造女性人物,其中的女奴塔季扬娜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她是一个女人,在屠格涅夫的笔下,她是一个美丽善良的伊之女人,她本该获得一份美丽的爱情和一个完整的家庭,但是同时她也是一个奴隶,同样是女人,地主婆是控制者,女奴是受制者。在这个社会下,对待爱情她越来越麻木,她甚至无法真正了解自己的内心。她只能屈从于命运的安排,木讷的接受一切。但是,在她和酒鬼一起离开这个城市的时候,她还是默默的留下了眼泪,也许,这滴眼泪是她满满的后悔,但一切都已经无果了。就像屠格涅夫写爱情,一般都是一个悲剧式的结尾,这次也一样以悲剧作结,其实,在这样的一个社会背景下,悲剧的爱情也是唯一一种可以结尾的方式。

三、哑之生命,默之抗争——格拉西姆的形象特征

男主人公格拉西姆是一个被迫的城市文明的闯入者,他也是众多农奴中普普通通的一个,唯一与其他人不同的是他是一个哑巴。屠格涅夫将男主人公的形象设置成哑巴是有着深刻的寓意的。他代表了一种无言的抗争。格拉西姆身材壮硕,可以一个人做的来四个人做的活,但是这个拥有着强大的身体和巨大的能量的出色的劳动力却无法保护自己想保护的一切。他的能量在这个时代之下显得那么渺小,那么无力。他爱塔季扬娜,但却亲眼看着自己心爱的女人跟着别的男人远走他乡,甚至连再见一面的机会都没有。他亲昵小狗木木,但是却亲手淹死了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唯一伴侣,甚至无法听到它死前的哀怨。

他改变了常用的第一视角记叙人物,而是采取了第三视角来记录男主人的生命轨迹和心路历程。他在多处直抒胸臆的表明了自己的情感态度和感慨。他没有在塑造男主人公的形象是运用过多华美的辞藻,但是对于男主人公所发生故事的刻画是复杂且多音调的,屠格涅夫十分聪明的在叙事过程中使得语言形式一步步的丰富,也使得人物形象一点点的丰满。让读者对于格拉西姆这个悲剧形象有着一步一步深刻的了解。

在对格拉西姆的人物刻画上,主要通他与小狗木木的缠绵和相依为命来展现。他对待木木就像自己的亲人,在经历了爱情的挫折后,他与木木相依为命,小心翼翼的呵护着这个生灵,即使他知道无法长久,但他还是尽着自己最大的努力。这是当时农奴制下的一个最普通低贱的农民所能尽到的最大努力。在最后,格拉西姆亲手淹死木木之后,他收拾行装,毅然的离开了这个城市,回到乡村,这是一种逃离,是一种无言的反抗。他终身不再娶妻,终身不再养狗。至此,这颗看似坚韧的心灵已经被这种制度敲打的支离破碎,读者也真正目睹了这颗心破碎的全过程。而在当时的社会制度下,又哪里单单只是格拉西姆一个人有这样的遭遇,他代表着当时整个农奴制下备受压迫的奴隶,而他的经历也是当时农奴生活的缩影。

屠格涅夫的整部作品线索单一,结构紧凑,有着很强的时代感和使命感。看似记录着一个普通农奴与一条小狗的简单的故事,但是却蕴含着鲜明的爱憎之感和对农奴制度的抨击,是一部赤裸裸的对于当时不合理社会制度的控诉书。

在作品的结尾,主人公孑然一身独自离开了城市,回归了自然,对于处于残酷社会制度下的农奴来说,也许,最朴实的自然回归才是他们最无奈却最渴求的归宿。

猜你喜欢

屠格涅夫木木形象
屠格涅夫与托尔斯泰恩仇录
屠格涅夫与托尔斯泰恩仇录
壮壮的画
小狐狸过周末
小青虫
说空话
木木相册
论导演创作的指挥棒
《水浒传》宋江形象探析
中日十二生肖之亥猪形象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