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

2017-03-15王娜娜冯云鹤

活力 2016年11期
关键词:广播电台新闻编辑创新

王娜娜+++冯云鹤

[关键词]广播电台;新闻编辑;创新

广播电视作为一种传统媒体行业,受众完全可以在不影响各类生活活动的同时收听广播节目,这种对象广泛,传播迅速,功能多样,感染力强的传播媒介曾经是一个时期的新宠。然而传播技术总是要朝着更加先进的方向发展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具备强有力的竞争力。随着更具优势的传播手段的出现,广播电视自身所独具有的先天不足便清晰地凸显出来。

广播节目只能传递音频信息,一瞬即逝,顺序收听,不能选择,比起声画并茂的电视来显得单一和单调,但节目的成本相对较低、制作的周期相对较短、传播的时效相对更强。在受众接收方式上,广播节目的便捷是电视无法比拟的,但通信技术的日益普及又给广播电视带来了威胁和挑战。技术还在进步,广播电视还要面临和承受更多新媒体的竞争和压力。因此,要提高广播电视新闻的质量,提高新闻编辑的专业能力与创新是关键。

一、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是创新工作的前提

广播电视在党的新闻事业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必须严把稿件的质量关,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使稿件能够正确的发挥其舆论导向的作用。广播电视新闻编辑还需具备政治素养,通过对新闻材料的分析,剔除与主流思想相左的内容,将能够反映党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人民群众真实需求的稿件宣传出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舆论保证和思想支持,只有建立在民生基础上的播报理念,才能扩大其信息源,满足受众的兴趣与要求。

二、充分发挥新闻编辑的能力是创新的关键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不仅要浏览庞大的信息之外,还需要进一步对新闻信息进行分类、交工和处理,并且保证新闻素材选择的合理性,编辑人员需要具备很强的业务能力以及创新精神。根据自身的價值判断将自身意图融入新闻中,掌握新闻的价值导向,确保新闻的质量。优秀的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往往需要多个部门的努力,集思广益。新闻编辑作为广播电视节目的核心,需要对各类新闻报道进行组织,创办和运行各类新闻编辑。

广播电视新闻的编辑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也要想方设法在贴近受众上下功夫,满足受众的要求。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审美观念、视听兴趣、欣赏水平也发生变化,人们不仅有对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的需要,还逐步加大了对经济、政治、文化等方方面面大量信息的需求。因此,贴近受众,满足受众需求,不仅要在衣食住行上做文章,更重要的还是要贴近受众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环境,为受众提供与时代紧密联系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信息。

三、立足新颖,把握好新闻编排的创新技巧

广播电视新闻的形式是以声音进行传播的,其短处在于只有声音,没有画面,因此需要取长补短。要对稿件语言进行润饰,巧妙地将每条新闻衔接起来,这是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所面对的典型问题,这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首先,要把握好新闻内容与节目设计的和谐一致。在节目设计时,要三思而行,与前几期的安排进行参考,并对后两期的内容进行设计,避免出现新闻头条重复及雷同的现象。其次,稿件长度设置上要均衡,长、中、短相互结合,不宜过长,以中、短为主。再次,文字多样化。整个节目编排过程中,除评论、消息之外,其他类型的新闻播报可以安排新闻故事、多媒体通讯等相互组合,这样新闻显得有深度、有分量、有特色。最后,把握好节奏变化。稿件在播报时需要采用长短搭配、内容更迭、题材穿插、空间转换等多种手段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还要把握好整档节目的节奏变化,进行合理的搭配方式。此外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应具有突出广播特点的能力。一是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的优势。二是体现本台新闻节目的个性化特点。三是办出自己的节目特色。广播电视新闻节目设置类型比较多,每一个时段都有不同的节目方针和内容要求。广播电视新闻编辑除了要根据本台宣传报道设计的要求去筛选新闻稿件外,还要追踪社会热点,了解民生动态,把握住群众的思想脉搏,重视服务,贴近生活,突出不同时段的新闻节目的特点,这样才能充分展现各档节目的特色,增强新闻的宣传效果,体现出广播电视新闻的魅力。

四、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材料处理技巧

一手的新闻资料并不能够完全获得观众的青睐,这时新闻材料对于新闻节目而言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新闻材料的内容主要针对会议报道、领导活动等重要新闻进行设置,当然不是所有的会议及领导活动都具备首选的价值,需要广播电视新闻编辑人员按照一定的原则对材料进行筛选。并且要将材料内容的报道面拓宽,提高新闻的质量。新闻材料必须要做到事实新鲜、主题重要,才能引人入胜。然而对新闻材料的选择不应过分强调中心工作,应重视中心工作以外的内容,要突出具体化的个性特点、重视具体工作业务、注重报道内容的广泛性及循序善诱的作用。此外,由于广播电视是通过声音来对信息进行传递的,因此对于读书看报而言,其感受不到广播电视特有的立体感和现场感。广播电视新闻编辑要对这一优势充分地利用,尽量采用录音报道,简讯、短通讯等形式,以最具有代表性的现场解说、录音、影像来传递信息,对新闻的本来面目进行还原。通过录音等手段在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中的应用,使新闻更具有立体感、现场感和形象感。

五、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监督技巧

当前社会,人们普遍关心到的问题,针对社会道德的报道也越来越多,面对这样的现象广播电视新闻编辑还应当保护好当事人的隐私,尽可能使用化名或者模糊处理,减少对当事人的伤害。同时,随着新闻信息渠道来源越来越广,在提升稿件深度的基础上还要进行相应处理。尽量做好依法监督,不侵犯公民、法人组织的合法权益,在此基础上尽可能还原报道中的内容,不产生其他不良影响。此外,监督手段与方法、获得的新闻素材以及报道内容应当合法、合理,采取正当途径得来,对于非法或不道德手段获取的资料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应予以处理。

总之,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思维创新,才能使新闻媒体的形式和内容取得显著效果,达到创新的目的。只有充分认识传媒竞争激烈的严峻形势,通过努力学习,加强自身素质,提高业务能力水平,不断强化专业意识,才能够搞好典型的报道,打造精品的节目,更好地吸引受众眼球,推动广播电视新闻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猜你喜欢

广播电台新闻编辑创新
试论地方广播如何利用好新媒体特性实现“突围”
广播电台内外网隔离安全传输技术研究
论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方法和技巧
浅谈报纸新闻编辑的新闻策划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