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西民间“始祖”文学资源产业化开发

2017-03-15马倩

青春岁月 2017年2期
关键词:始祖炎帝宝鸡

【摘要】炎帝作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之一,教给人们开垦土地,播种五谷,带动了原始社会后期由渔猎畜牧到农业经济的转变和发展。宝鸡境内关于炎帝神农氏的遗址很多,而且特别集中于清姜一带。在对炎帝文化资源开发的同时,结合炎帝的民间传说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更全面的了解炎帝文化,丰富炎帝文化,对其进一步的开发与利用会有所帮助。

【关键词】炎帝;宝鸡;非物质文化遗产

炎帝神农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伟大人物,是原始农业的创始人,为远古渔猎时代向农耕时代转变做出了重要贡献,所以备受先民推崇,被尊为三皇之一。后人称颂炎帝神农有八大功绩,将炎帝神农同黄帝轩辕一起称为炎黄,为华夏民族的共同祖先。数千年前,以炎帝为首的姜姓部落在清姜河畔的姜氏城一带劳作生活,繁衍生息,后来在中原地区与轩辕氏黄帝部落所融合,形成了“华夏族”。而清姜河畔的姜氏城是现今的陕西省宝鸡市。炎帝作为中华民族始祖,其崇高地位是不言而喻的。

一、关于炎帝神农的传说与记载

神农氏或称为炎帝神农,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远古帝王,是原始农业的创始人,备受先民推崇。在传世文献中,有很多关于炎帝神农的传说与记载。《周易·系辞下》中记载:“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斲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教民农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也”。(《白虎通》)大概是说远古时代先民以渔猎为生,或食禽兽之肉,炎帝发明了农业生产工具耒耜等,而且还教给人民一定的农业生产技能,从此人类社会进入原始农业社会。

炎帝最伟大的功劳便是发明了医药。在神话传说中,他颇有些舍己为人的大公无私的精神。据《淮南子》记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炎帝为了缓解人民病痛,不惜牺牲自己的安危,其精神实属难能可贵。《史记·五帝本纪》曰:“炎帝欲侵陵诸侯;轩辕乃修德振兵,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这里的神农又在为百姓而战,并与黄帝逐鹿阪泉之野。其他还有“舜使益掌火”的传说,说明火在史前所具有的特殊意义,如果没有火的运用,农耕文明是不可能发展的这么快。

通过上述材料,可看出炎帝因为火、医药的发明以及对农耕的影响,他确实为中华民族文明的繁衍生息有不世功勋的贡献。神话中涉及最多的是炎帝对我国农业耕作的辛劳付出,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创造了丰硕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积淀而形成了博大精深的炎帝文化,这也成为炎黄子孙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强大精神支柱。

二、民间传说中的神农

民间传说中的炎帝神农,人身牛首,三岁知稼穑,身高八尺七寸,龙颜大唇。民间传说大多是关于神农的各种发明创造,或者是对农业的贡献。他教人们开垦土地,播种五谷,带动了原始社会后期农耕经济的发展。相传炎帝诞生于姜城堡以东的蒙峪,那里至今还有个“神农坑”。此外还有“神农杏”、“与姜”、“炎帝抱太阳”、“炎帝乞雨”、“炎黄联姻”等等大量的民间传说。虽说民间传说真假参半,不可当成信史,但其中包含的历史影子与历史真实,仍可看出社会历史和文化的根源。

当然更多的传说还是关于神农发现草药。一次,神农氏在深山老林采药,被一群毒蛇围住,想致神農氏于死地。神农氏寡不敌众,终被毒蛇咬伤倒地血流不止,浑身肿胀。他忍痛高呼:“西王母,快来救我。”王母娘娘听闻呼救声后,立即派青鸟衔着救命仙丹来解救神农之痛。毒蛇见到了西王母的使者青鸟,四处逃窜。神农吃过仙丹后逐渐从昏迷中清醒,他感激涕零向青鸟道谢,哪知刚一张口,仙丹落地,即刻生根发芽长出一棵青草,草顶上长出一颗红珠。神农氏仔细一看,红珠与仙丹完全一样,放入口中一尝,身上的余痛也全部消除,便高兴地自言自语:“有治毒蛇咬伤的药方了!”于是,神农给这味草药取名“头顶一颗珠”,也即后世命名的“延龄草”。

还有一则传说也是关于神农尝试草药的。传说神农一生下五脏六腑全都能看得一清二楚。因为那时候人们乱吃东西,经常生病、丧命。神农决定替人们尝遍所有的东西,好吃的放在身边左边的袋子;不好吃的就放在右边的袋子里,当作药用。第一次,神农尝了一片小嫩叶,神农把它叫做“查”,也就是后人所称的“茶”。第二次,神农尝了像蝴蝶一样的淡红小花,甜滋滋的,浓香扑鼻,这是“甘草”。就这样,神农辛苦地尝遍百草,每次中毒,都靠茶来解毒。后来,他左边的袋子里花草根叶有四万七千种,右边有三十九万八千种。直到有一天,神农尝到了“断肠草”,此草毒性太大,他来不及吃茶解毒就死了。他是为了拯救人们而失去性命,被人们成为“药王菩萨”。旧时的药铺里,常挂着一幅画像,那个浓眉大眼、笑容慈祥、腰缠树叶、手拿草药的人,就是“神农氏”。

三、神农非遗的开发与利用

姜水是炎帝的发祥地,大致在现在宝鸡境内。境内关于炎帝的遗址很多,主要集中于清姜一带。宝鸡市作为“炎帝故里之乡”,对于炎帝文化的保存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奠定了有力的基础。炎帝文化以其独特的资源特性和自身特点,有别于其他始祖文化,开发时应该通过这些个性建立自己独具特色的产业体系和产业链。

首先,要充分开发民间艺术。宝鸡作为全国有名的“民间艺术之乡”,其中比较知名的民间艺术有社火,皮影戏,剪纸,泥塑,脸谱等。这些民间艺术可以开发为炎帝非物质文化的系列产品,包括文化衍生品。当然也可以专门设计展现炎帝故事的皮影戏,故事可以围绕关于炎帝的神话传说,展示他给人类社会的贡献,这样,既可以弘扬炎帝文化,也可以使古老传说焕发新生命。同样于炎帝形象相关的剪纸艺术、泥塑、脸谱等,也应做全面的开发。这些旅游产品不仅与宝鸡炎帝文化旅游息息相关,能增加当地旅游收入,同时这些纪念品还可以成为“宣传品”,被游客带到异地他乡,使更多人了解宝鸡炎帝文化。

其次,相关纪念活动的开发。宝鸡炎帝陵作为第一代炎帝陵墓,可在节庆庙会时举办一些纪念活动,可以举办炎帝纪念节、炎帝文化艺术展等。届时可展示出与炎帝文化相关的艺术作品,并向游客和市民开放,这样不仅可以增强了宝鸡炎帝文化旅游的权威性,也促进了宝鸡炎帝文化旅游的推广。

最后,充分开发节事活动。积极宣传宝鸡市峪泉村庙会,努力把峪泉村每年两次的庙会发展成为体现宝鸡市炎帝文化的重要传统节日。每年在庙会开始前大力做好宣传工作,要使更多的人知道活动的开展,并使活动长期开展下去,成为主题不同的系列活动。更要为游客参加活动提供尽可能多的便利,并将活动内容印制成册。还可以在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六日炎帝诞辰之日,举行相应的纪念炎帝诞辰的活动。这些都能打造宝鸡作为炎帝故乡的影响力,使炎帝文化被更多人了解。

项目基金:本文系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研究——以民间‘始祖文学资源的产业化开发为例”结题论文,项目号:14JK2011

【参考文献】

[1] 徐旭生. 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M]. 北京: 文物出版社, 1985.

[2] 袁 珂. 古神话选释[M].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

[3] 王献唐. 炎黄氏族文化考[M]. 青岛: 青岛出版社, 2006.

【作者简介】

马倩(1982—),女,陕西西安人,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古代文学专业,陕西国际商贸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先秦汉魏六朝文学。

猜你喜欢

始祖炎帝宝鸡
华夏始祖
宝鸡发布城市新形象整体建构与传播行动方案
鲜为人知的历史真相
An Analysis of Hemingway’s Suicide
后稷教稼
秦腔里的宝鸡人最大的特色是“没有特色
中国现代银行的“始祖”:日升昌
传播石文化的典范
千年打造的DNA
炎帝插上“微时代”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