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什么要学点科技思维

2017-03-15江珊

中国民商 2017年3期
关键词:智商转基因科技

江珊

如果现在有个朋友告诉你,他有个新的科技创业项目要投资,“这是一项改变世界的技术”、“你看当年微软公司初创时扫地的大妈手里的股票都翻了几千万倍”,你可能感觉有问题,但万一错过了这个“几千万倍”的机会呢?如何判断这个是不是靠谱?

某上市公司研发了一项新技术,或者推出了一款新科技产品,股价立刻闻风而涨,这个技术是不是真像他们宣传的那么好?会不会来个“辟谣”后股价一夜暴跌?

科技杂志上说转基因无害,网上说转基因影响数代人,你是戒了杂志还是戒了网?这是个问题。

某最新的科技产品上市,或者某个科技众筹预售,宣传得很神奇,究竟值不值得入手,值不值那么多钱,会不会马上就被新技术取代?

科技 生活中无所不在

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的时候,疯传盐都不能吃了, 于是大家疯狂抢盐,这事儿很多人都知道。但许多人不知道的是,当年有家刚开业不久的海鲜城,受“海鲜被核污染”的影响, 海鲜城里的商户倒闭了一半,就这样几十家商户以数百万元生意成本的代价,为福岛核电站事故买了单。

现代任何行业,都可能遭受到一些意料之外的科技发展影响,新技术的产生改变了行业工作模式,或新技术出现问题引发行业危机。对于我们个人来讲,我们经常听到一些科技初创公司在短短几年内崛起, 我们手里的有些股票也经常会根据它们公司的技术发展而起落,我们也经常会通过销售网站或众筹项目购买一些科技产品。

科技失控潜藏的危机和陷阱

以前我们经常提到的是科技成果转化率不足,而现在更多的情况是一项新的技术出来,尚未成熟就急忙投向市场,因为新技术代表成就、名气和投资。

但也因此,一些不成熟就匆忙推出的技术,目的并不是为了“造福人类”,而是为了圈钱,于是其中就潜藏了许多危机和陷阱,一旦爆发出来,不仅花的钱可能打水漂,甚至会引发巨大的危害。

比如3D打印,概念炒得很火,但可能引发哪些潜在的社會危机?对于转基因的争论,为什么专家和大众媒体不在一个频道上?人类基因改造隐含着哪些伦理问题?少数人发起的研究或工程是否可能会危急所有人?

懂点科技 少交智商税

有人说,普通大众如果懂点科技,也可以抓住身边的财富机遇,这类的话其实是极不负责的。因为很明显,那些可能赚百倍千倍的科技项目早就被各投资大佬和投资公司所垄断,我们所遇到这种项目的机会并不比中彩票头奖的几率大多少。

多数人的问题在于,科技思维还停留在“水变油”的水平,却总想靠科技赚钱。

但即便如此,我们身边依旧充斥着科技产品和科技项目的消费机会,有些并不算是严格的“骗局”,但亦夸大宣传的成分,所以每个人多少都会花点“冤枉钱”,交点“智商税”。

骗局的表现是:人们深陷局中的时候,你打他骂他也叫不醒,有朝一日自己醒来,才会发现“当是我脑子被驴踢了”。智商税的表现是:交的时候哭着喊着也要交,你跟他说不应该交,他就跟你急,甚至自己最后醒悟了,对外也会一口咬定自己这钱没白花。

教你读懂科技的不靠谱

耶鲁大学教授温德尔·瓦拉赫近期出版了他的新书《科技失控》,对当下一些比较热的科技概念,如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纳米技术、转基因、生物工程、3D 打印等进行了解读,主要是针对这些技术可能产生的伦理问题和社会问题进行讲述。其中一些案例的讨论不仅引发思考,也是切实发生在我们身边的。

比如对人工智能的讨论,如何赋予机器以道德观念?无人驾驶汽车在可能造成行人死亡或驾驶员死亡之间面临怎样的伦理问题?比如某公司为了恢复海藻生长,往一片海域倾倒了100吨的化学药品,但这些药品究竟会产生哪些“额外”的作用,没有人知道,这种行为如何监管?

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并不是为了让大众去解决这些问题,而是通过这种思考培养一种科技思维。所谓科技思维,并不是能读懂一些科技理论或懂新的科技名词,而是能够对科技进行立体反复的思考与辨识。这种辨识不仅对我们日常投资、工作、购买科技产品有利,同时通过这种思考所发出的不同声音,也可以有效减低那些失控的科技对我们生活的危害。

作为新技术伦理学方面的权威,瓦拉赫教授的叙述也被各大科技期刊如《自然》杂志和科技机构如哈佛大学、剑桥大学所推崇,作为科技发展中的警示所存在。

亦如史蒂芬·霍金一直强调,科技是人类的威胁。在科技发展一路高歌猛进给人类带来巨大福利的时候,这种警示并不是为了阻碍科技的发展,而只是防止这种发展变为急功急利。

对国家来说,对于新兴科技的警示和审核,可以减少科技“闯祸”的机会。对个人来讲,具备对新科技的思考与辨识能力,可以少交“智商税”。

猜你喜欢

智商转基因科技
探秘转基因
转基因,你吃了吗?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高冷,是因为智商太高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天然的转基因天然的转基因“工程师”及其对转基因食品的意蕴
智商欠费的男友
亲,你的智商已下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