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2017-03-15潘元元邓杰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潘元元+邓杰

摘要: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凭借其隐蔽性和多样性可以弥补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目前对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重视不够且缺乏一套有效的评估系统。通过加强隐性环境和隐性载体的建设来提高对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并建立一套有效的评估机制来共同提高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关键词: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隐性环境;隐性载体

加强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党中央和国务院也多次下发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开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效果。

一、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指的是“在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把教育的意向和目的隐藏到学生周围的环境与特定形式之中,使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学习之外的校园生活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在无论是教育的目的、过程、效果,还是教育的环境和载体等比较隐蔽,学生无法轻易察觉。且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不局限在课堂上的教育,可以在学生感兴趣的讲座、社团组织的活动、网络论坛和领导电子信箱、校园广播中、榜样带头示范中等方式下都可以进行渗透,方法比较多样。

加强高校隐性思政教育可以弥补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长久的理论教学容易让学生产生一定的厌倦心理,在把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理论知识内化为学生的情感意识,或在情感认可到外化成学生的行为等方面容易造成脱节,最终导致部分大学生知行不一。相对而言,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更能潜移默化地穿越学生的抵抗心理,从情感方面加深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认可,继而达到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二、目前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

目前我国隐性高校思政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首先,对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不够。在隐性环境和隐性载体建设及资金支持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欠缺,导致隐性思政教育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其次,缺乏有效的评估系统。“目前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与整合在我国缺乏一个明确的指引和明晰的方向,缺乏科学的论证和有力的保障,整个体系建设折射出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解决的现实课题。”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比较难像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直接通过考试等途径得出一个具体分数来评价,所以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评估机制,力求能准确、合理地加以考核评估。

三、加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一)提高对高校隐性思政教育的重视

通过加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环境和载体的建设,加大对其资金的投入和支持来提高对高校隐性思政教育的重视。

1.加强隐性环境的建设。隐性环境主要指的是校园环境。良好的校园环境“能陶冶人的情操,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良好的环境具有吸引力、感染力和感召力。相反,不良的环境非但不能产生感染力和凝聚力,还容易产生离心力”。

隐性环境还包括校园内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微环境。

首先,树立优秀德育教师或学生榜样,扩大宣传。用老师或学生榜样的一言一行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等影响其他学生们。其次,加强各学校、各学科师生之间的交流。走出去请进来一些具有特色的大学到学校作宣传演讲,分享经验和教训等;校园内各学院各学科之间也可以多举办一些互相交流经验的活动和讲座,以各院自身特色为前提,以自身专业理论知识为基础,加入思政教育内容,让大家相互学习和借鉴,共同成长。

2.加强隐性载体的建设。学校里面传统的德育媒介载体有比如电台广播、校园报纸和书刊等。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很多新的网络电子技术,比如博客、飞信、微博、微信等。通过这些隐性载体,可不断完善校园内部网络整体布局,优化校园网络论坛和博客、信箱等的建设,在加强师生互动的同时,既帮助老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又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思想方面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健康发展。在享受网络载体带给我们的便利之外,也需要加强对网络载体的监督和管理,保障师生能有一个健康和谐的上网环境。

(二)建立一套有效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机制

由于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在其目标制定、过程管理、效果评估等方面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可以根据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规律来建立一套有效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机制。

1.目标评估。高校应结合相应的实践活动来评估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目标评估通过对实践活动进行方向上的引导和效果水平的预测,可以更好地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2.过程管理评估。要有效评估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與实践活动过程是否有效结合、实践活动是否能及时发现问题并有效解决实际问题等。

3.效果评估。可采取问卷调查或者网络投票等方式对效果进行评估。还可以开展一些情景模式模拟等来测试学生们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对其不足可以加以引导改进。

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实现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保证。高校应不断加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们在教育活动中自觉提高自身思想水平和觉悟,为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建设的优秀接班人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张丽萍:《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讨》,《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年第18期。

[2]马兰:《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教育理论研究》2011年第3期。

[3]郭志鹏:《浅析提高隐性课程质量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教育实践研究》2011年第3期。

猜你喜欢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基于微网络载体视野下的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分析
浅析微博视角下的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浅析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及特征
大学生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其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