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界陆军装备与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2017-03-15岳松堂

现代兵器 2017年3期
关键词:美国陆军反导陆军

岳松堂

进入21世纪以来,主要国家陆军进一步加强了装备一体化建设,使陆军装备与技术呈现出鲜明的网络化、精确化、无人化发展趋势。

积极推进陆军装备网络化发展

尽管未来战斗系统(FCS)于2009年6月下马,但美国陆军装备“系统之系统”的网络化发展思路得到延续。美国陆军2020年前的10种装备优先采办项目是战术级作战人员信息网(WIN-T)、联合战术无线电系统、联合作战指挥平台、陆军分布式通用地面系统、“奈特勇士”单兵穿戴式态势感知系统、多用途装甲车、M109A7“帕拉丁”综合管理(PIM)自行榴弹炮、联合轻型战术车、AH-64E“阿帕奇·卫士”攻击直升机、UH-60M“黑鹰”通用直升机,其中信息网络装备所占比例高达50%。作为未来骨干信息系统装备,WIN-T是新一代战术互联网,依靠由微波视距通信、空中机载通信和卫星通信中继组成的三层网络基础结构,形成全域互联、动态运行、宽带传输、灵活升级、安全可靠的多媒体信息网络,是一个可动态配置、具有高速高容量特点的骨干战术网络。目前,WIN-T“增量”2系统正在融合并取代现役松散的战术互联网,主要用于取代旅以上部队装备的移动用户设备,使陆军具备了“动中通”能力。2016—2020财年期间,美国陆军网络化建设目标是:吸取最新“能力组件”在部署使用期间的经验教训,建立无缝、融合式、可靠性高、操作简便的“简化的战术陆军可靠网路”(STARNet,意译为“星状网”)。美国陆军计划2020财年后研发利用超前技术的“下一代网络”(NaN),以增强战术赛博战能力,添加各种动态频谱通路用于增加带宽,配备数字助理装置用于提供所需信息,对复杂战场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为了与快速发展的通信技术保持同步以具备一体化网络与任务指挥能力,美国陆军从2011年6月到2016年5月已进行了十一次每年两度的网络集成鉴定(NIE)。通过NIE鉴定,陆军将士兵的反馈意见及时应用到旅战斗队即将列装的远征任务指挥网络装备的系统设计、性能提高、功能拓展和训练使用中,持续提高陆军遂行远征作战任务的网络指挥能力。2016年5月2—14日,陆军进行了第十一次网络集成鉴定(NIE16.2),使士兵对最新改进型陆军战术网络装备进行操作使用,提高部队的战术通信能力、远征网络能力和任务指挥能力。以历次NIE鉴定为基础,NIE16.2继续对陆军战术网络装备(共16种)进行试验、鉴定和改进,鉴定内容包括网络的使用简便性和超视距通信能力。NIE16.2的一个关键目标是网络简化与管理,进行的战术级作战人员信息网“增量”3系统的网络作战试验检验了网络的适用性是否提高、赛博防御能力是否增强,同时使网络管理更加便捷高效。美国陆军在2016年继续进行NIE鉴定的同时,创新性地开展了首次陆军作战评估(AWA),使NIE鉴定和AWA评估相互补充,共同致力于提高陆军未来部队的创新能力和战备水平,进而实现基于一体化网络系统的更加机动、根据作战任务可灵活编组的远征作战能力。NIE鉴定从NIE16.2开始将改为每年春季进行NIE,秋季进行AWA评估以补充NIE,并于2016年10月在得克萨斯州布利斯堡进行了首次AWA(AWA17.1)。今后每年春季的NIE将聚焦于陆军网络装备项目的正式试验与鉴定,而秋季的AWA将提供试验环境,以帮助评估装备作战效能并完善需求,改进在未来军种联合及多国盟军作战环境所需的网络能力。

美国陆军信息系统经历了从冷战时期的单系统烟囱式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的数字化集成,再到21世纪以来的多系统一体化网络建设的过程,逻辑上的系统架构、物理上的模块组成成为信息系统精干的基本途径,一体化水平不断提高。

“黄鼠狼”1A5履带式步兵战车

另外,英国国防部于2016年3月10日宣布,已签订1.75亿英镑合同用于改进“弓箭手”无线电与战场管理系统,主要包括生产1.2万部新的耐磨型“弓箭手”数据终端,并升级“弓箭手”战场管理系统软件,将其改进成BCIP5.6版“弓箭手”系统(目前为2013年5月开始服役的BCIP5.5版),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操作简便性、反应快速性、性能可靠性和网络互通性,计划2018开始交付。

精确制导弹药正在向打击机动目标的智能化方向发展

打击精确化是陆军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中立足的基础,精确制导弹药受到主要国家陆军的高度重视。美国陆军已建成了由配用弹道修正引信的制导迫击炮弹、精确制导炮弹、制导火箭弹和整体战斗部陆军战术导弹(射程70~300千米)组成的6~300千米间瞄火力精确打击体系,精度都在10米以内,但还不具备对机动目标的精确打击能力。它正在研制的采用数字式半主动激光制导技术的“神剑”-S炮弹则具备对机动目标遂行精确打击的能力,并于2014年6月15日首次成功进行了发射试验。美国陆军已启动研发射程更远的制导火箭弹“增量”4计划,还计划研制能打击机动目标的“增量”5,将进一步完善其精确打击体系。

2016年8月,美国陆军授予雷声公司570万美元、为期9个月的风险降低合同,就美国陆军新型战术弹道导弹项目——远程精确火力(LRPF)项目开展基本系统设计工作。雷声公司透露,LRPF将是一种可用于打击各种现代化目标的经济可承受性更好、生存能力更强、体积更小、精度更高的战术弹道导弹,其长度与现役“陆军战术导弹系统”(ATACMS)相同为3.96米,直径从ATACMS的584毫米减至406毫米或更小,采用整体式单一战斗部,使用现役M270A1和M142多管火箭炮发射,每个发射箱可装载2枚导弹(只能装载1枚ATACMS),具备在GPS 受到干扰的反介入/区域拒止环境下的作战能力。陆军计划于2017年中开展LRPF技术成熟度评估和方案设计改进的风险降低阶段。最大射程接近500千米(不违反美苏1987年《中导条约》,该条约要求美、苏/俄彻底禁止射程为500~1000千米的近程导弹及射程为1000~5000千米的中程导弹)的LRPF将取代日趋老化的现役ATACMS。为遵守《集束弹药公约》(美国虽未签署,但计划从2018年开始实际遵守),2018年之后,ATACMS将不能再使用攜带子弹药的战斗部(即集束战斗部)。

除此之外更为重要的是,美国陆军的常规炮兵装备发展还出现了与既能用电磁炮发射也能用常规火炮发射的“超高速炮弹”(HVP)实现融合的颠覆性技术发展趋势。2016年3月28日,美国战略能力办公室(SCO)透露,在电磁炮和HVP研究基础上,该办公室在2017财年预算申请中新设立了2.46亿美元的颠覆性技术项目“超高速火炮武器系统”(HGWS),将已在2015年完成了关键部件设计、弹载电子器件开发等工作的HVP与海军、陆军大口径火炮结合,扩展常规火炮的任务范围,使其同时具备防空、反导、反舰、对陆打击、火力压制等多任务精确作战能力。2016年1月,使用陆军“帕拉丁”155毫米自行榴弹炮对HVP进行的发射试验显示,射程达到80千米(现役炮弹40千米),射速达到6发/分(现役炮弹4发/分)。HVP及HGWS项目的颠覆性影响主要是:一是将大幅提高美军常规火炮的作战效能;二是将大幅降低作战成本;三是将可能使现有防护措施失效。

俄罗斯“山毛榉”-M2中程防空导弹系统

另外,法国在2016年6月巴黎萨托利国际防务展上还展出了全新研制的“巨石”(Menhir)155毫米远程精确制导炮弹。

精确制导弹药另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是,精确化技术逐步向小型化武器应用发展,使得广泛应用于单兵和机载、车载、舰载平台的12.7~60毫米小口径武器弹药,通过采用简易弹道修正技术、新型弹药炸点控制技术、新型弹药结构设计、简易末制导技术等,不断提升精确性、杀伤力和使用灵活性。

未来陆军战役全纵深火力打击手段将更加丰富,对地面固定目标、运动目标、时敏目标的实时精确打击能力将不断提升。

大力发展无人化装备和有人/无人协同作战能力

到2020年前后,美军战斗力将有四分之一来自以无人机为主的无人化平台。美国陆军非常重视无人机系统的发展,已为旅战斗队和火力旅编配了“影子”200、“美洲狮”、“大鸦”无人机系统,为战斗航空旅编配了“灰鹰”无人机系统,并经历了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实战检验。美国陆军正考虑未来几年将旅战斗队规模从4000人缩减至3000人,以机器人和无人平台取代被裁减士兵,将陆军打造为“规模更小、更精锐、可展开部署的灵活部队”。

美国陆军无人机系统项目办公室于2016年5月4日透露,陆军正在研制的陆基感知与规避(GBSAA)系统将于2016年下半年在5个陆军野外阵地和一些空军阵地进行操作使用。该系统将对陆军无人机系统的训练和演习大有裨益,对作战空域更大的MQ-1C“灰鹰”无人机系统更是如此。陆军是国防部指定的GBSAA系统研制的牵头者,目的是研制在国家空域管理系统(NAS)内进行操作使用的GBSAA系统,以支援美军无人机系统在美国空域的操作使用。已接近完成研制的Block 0型GBSAA系统是一个由建制跟踪雷达和非建制空中交通管制雷达组成的雷达网络,能将雷达数据馈入到中间设备进行通信,数据再馈入到合成跟踪器进行综合处理后传送到分类传感器,分类传感器滤除诸如地面车辆和空中飞鸟之类的杂波后,通过计算按优先顺序列出侵入飞机,并将数据传送到显示系统,以便进行空中交通管制和预警。Block 0型GBSAA系统能在给定空域同时支持6套无人机系统的操作使用。正在研制的升级型BlockⅠ型GBSAA系统能够在E级空域生成机动作战建议,计划于2017年在相同的野外阵地进行操作使用。GBSAA系统将与空军的机载感知与规避系统协同工作,如在完成无人机系统起降阶段的感知与规避工作后,将GBSAA系统的职能转交给机载传感器,以完成无人机系统在剩余飞行阶段的感知与规避。由于需要尽力滤除地面杂波,所以机载传感器并不是提供清晰低空空情图的最佳选择,最佳选择是GBSAA系统和机载感知与规避系统的高效协同。

最新改进型AH-64E“阿帕奇·卫士”攻击直升机具备网络中心战能力。所有安装战术通用数据链的无人机均可由AH-64E乘员在50千米外的地方进行控制,直升机可直接接收无人机传感器数据并传输至100千米外的地面站,大大提高直升机乘员和地面指挥官的态势感知能力,从而实现直升机和无人机之间的数据实时共享和有人/无人协同(MUM-T)作战。随着OH-58D“基奥瓦勇士”武装侦察直升机的逐步退役,美国陆军已决定组建有人/无人混编陆航营,为现役师属战斗航空旅的攻击直升机营编配24架AH-64E直升机和1个MQ-1C“灰鹰”远程/多功能无人机系统连,为重型攻击侦察营编配24架AH-64E和3个RQ-7B(V2)“影子”200无人机系统排。首个重型攻击侦察营已于2015年3月组建完毕,计划到2019财年完成10个营的组建,并全面具备有人/无人协同作战能力。

美国陆军目前的有人/无人协同作战能力仅是AH-64E“阿帕奇·卫士”武装直升机与“灰鹰”无人机、V2型“影子”200无人机之间的协同,它在2016年6月7日透露正在研发新型的有人/无人全面协同作战能力,使AH-64E机组人员能够控制美国陆军、空军、海军、海军陆战队所有装备了C-、L-、S-波段战术数据链的无人机,并达到LOI 4级协同水平。陆军计划采购691架AH-64E,包括 V1、V2、V3、V4、V5、V6六种型别(V6型491架),到2027年完成列装。最先进的V6型升级组件计划2019年完成研发,有人/无人全面协同作战能力增强组件大约同时完成研发。能够在直升机部队驻地进行改装的V6型升级组件包括新型海上目标探测装置及目标探测/分类辅助组件、多模激光成像合成组件、雷达频率干涉仪、无源测距/距离拓展组件、火控雷达增強组件、士兵无线电波形嵌入式诊断组件。

无人化装备的任务领域正从空中侦察和地面排爆向多领域拓展,有人/无人协作作战能力渐趋成熟,正逐步改变作战方式和战场面貌。尤其是2015年12月,俄军首次派出作战机器人协助叙利亚政府军作战,使反政府武装此后至2016年以来多次遭到遥控机器人的火力射击。在首次作战中,作战机器人、无人机和自动化指挥系统联为一体,协同政府军发起联合攻击,成功占领了武装分子控制的一个战略高地;共有6部“平台”-M和4部“暗语”作战机器人参与作战,在该高地击毙了70名反政府武装分子,而政府军只有4人受伤。“平台”-M是一种远程控制的多功能作战平台,可装备1挺机枪和4具榴弹发射器,用于执行预警侦察、情报收集、火力支援、安全巡逻及保护重要场所等任务,还可为制导武器提供目标指示,在自动和半自动控制模式下跟踪并攻击目标。“暗语”可配备1挺机枪和2~3具火箭筒。俄在2016年又推出了多种新型地面無人战车,如基于BMP-3步兵战车的“打击”重型遥控无人战车、基于“虎”-M轻型通用车的“虎”无人战车及卡拉什尼科夫集团研制的“战友”履带式无人战车等。

全新主战平台发展重新受到重视

以乌克兰危机和叙利亚内战为标志,以联合打击“伊斯兰国”为旗号,美国及其为首的北约与俄罗斯在东欧和中东的对抗近几年持续加剧,以坦克装甲车辆为主的陆军作战平台发展在相关国家重新受到重视,尤其是德国和俄罗斯。德国因乌克兰危机于2014年年底对国防需求进行了重新审查,决定加强陆军作战平台发展,并在2016年年初提出了陆军受益最大的国防采购计划。该计划要求立即增加现役陆战装备数量,如“豹”2坦克从225辆增至320辆,计划采购的342辆新型“美洲狮”履带步兵战车(包括8辆训练车共350辆,已于2016年12月底交付109辆步兵战车和5辆训练车,从2017年开始进行66辆/年的全速生产,到2020年全部完成交付)与现役192辆“黄鼠狼”履带式步兵战车并存装备使用,不再是取代和被取代关系。该计划将使陆军作战部队达到100%齐装满员率(当前为70%)。

俄罗斯2015年5月在红场阅兵式上首次公开展示T-14“舰队”主战坦克、T-15重型步兵战车、“联盟”-SV 152毫米自行榴弹炮等全新平台,在2016年9月宣布签约采购100多辆“舰队”主战坦克,俄陆军共计划采购2300辆“舰队”,将全部取代现役T-72、T-80、T-90。

美、英、法、德、意等国的新型作战车辆研发在2016年都取得重大进展,有些还在6月法国巴黎萨托利国际防务展上进行了首次实装或样车展出,如美联合轻型战术车(9月底进行了首批交付)、法“狮鹫”装甲输兵车、德“山猫”多功能履带步兵战车、意“人马”Ⅱ轮式反坦克炮等。德国莱茵金属公司还展出了全新研制的130毫米滑膛坦克炮及弹药,计划集成在现役和未来主战坦克上,以对抗俄现役T-90和全新“舰队”。另外,英国“埃阿斯”装甲侦察车在4月成功完成靶场静止状态下40毫米埋头弹武器系统的实弹射击试验,7—8月完成一系列无人发射试验。2016年取得较大进展的新研平台还有印度未来步兵战车、土耳其反坦克导弹发射车、以色列“卡梅尔”坦克和“艾坦”装甲输兵车等。

尤其是美国陆军训练与条令司令部陆军能力集成中心2016年3月透露,在分析所面临的挑战及能力缺口后确定了陆军需优先发展的8大装备能力,经评估后陆军能力集成中心将根据最大缺口制定近、中、远期解决方案。在8大装备能力之一的作战车辆方面,陆军卓越机动中心于2016年11月提出了研发“下一代战车”设想。

现役平台最新改进型将于2020年成为主力

近些年来,美国陆军一直在对其现役主战平台进行深度信息化改造,正陆续服役的最新改进型将于2020年前后成为主力型号。例如:以M109A6“帕拉丁”155毫米自行榴弹炮为基础改进而来的M109A7自行榴弹炮,其首批生产型已于2015年4月9日正式交付;以“爱国者”PAC-3系统为基础改进而来的PAC-3 MSE防空反导系统,已于2014年3月被批准进入低速初始生产阶段;以AH-64D“长弓·阿帕奇”直升机为基础改进而来的AH-64E“阿帕奇·卫士”已于2012年8月进入全速生产,到2027年共计划装备691架;以“斯特瑞克”轮式装甲车为基础研制的双V型车身(DVH)“斯特瑞克”装甲车到2013年7月已装备了2个“斯特瑞克”旅战斗队,到2017财年再装备1个“斯特瑞克”旅战斗队,并开始另1个“斯特瑞克”旅战斗队的交付;另外,为了增加火力,美国陆军2016年还为部分“斯特瑞克”运兵车(10种“斯特瑞克”系列轮式装甲车的基本型)加装了30毫米机关炮,并被命名为“龙骑士”,该车还装配了新型一体化指挥官工作站、改进型动力传动系统组件和加固型外部装甲。这些最新改进型主战平台都将继续服役至2040—2050年。

美国陆军还于2016年启动了“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升级计划,将现役最新型M1A2 SEP V2型升级到M1A2 SEP V3型,主要是采用改进型120毫米弹药和弹载数据链、改进型前视红外系统和低轮廓通用遥控武器站,并安装简易爆炸装置防御系统,使其能服役至2050年。弹药包括采用第五代M829E4穿甲弹和先进多用途弹药。M829E4穿甲弹的穿甲威力比第四代增加50毫米,达到800毫米;先进多用途弹药有触发、延迟和空爆三种起爆模式,可取代现役榴弹、多用途破甲弹、霰弹和破障弹。遥控武器站采用改进型昼用摄像机,宽视场模式下视野增大340%。

俄陆军南方军区炮兵团于2013年年中接收了首批2S19M2“姆斯塔”-S 152毫米履带式自行榴弹炮。该炮是2S19“姆斯塔”-S的改进型,主要改进包括:增加自动火控系统,提高了射速;加装数字电子地图,可在复杂地理条件下更快地识别地形,从而能更快更有效地遂行火力打击任务;采用伪装系统,可降低车辆热信号,防止被雷达、红外及光学仪器探测到,提高了生存能力。

英国陆军“挑战者”2主战坦克和“武士”步兵战车以及法国陆军“勒克莱尔”主战坦克经过进一步改进也将服役至2030—2035年。英国陆军在2004—2007年实施的“挑战者”2杀伤力改进计划(CLIP,主要是换装德国L55型120毫米滑膛炮),因国防经费优先投向伊拉克实战保障被取消,目前正在实施“挑战者”2服役期延长计划(LEP),将为其安装一种包括新型监视与瞄准系统在内的电子体系结构,计划于2022年具备初始作战能力。根据“武士”能力持久计划(WCSP),11辆WCSP样车将在2013—2014年进行大量的工厂试验和用户试验,整个演示阶段已于2016年完成;WCSP计划于2020年形成整体作战能力。英国国防部于2015年7月订购的515门计划用于“埃阿斯”装甲侦察车和WCSP改进项目的40毫米CTAS机关炮,也已于2016年3月进行了首门生产型交付,该炮能发射已于2014年定型的尾翼稳定曳光脱壳穿甲弹(APFSDS-T)和曳光目标训練弹(TP-T)。首批12辆WCSP“武士”步兵战车已于2016年9月完成生产,计划于2017年年初进行发射试验。

法国“蝎子”计划第一阶段还包括改进200辆“勒克莱尔”主战坦克(后来又增加了25辆),2015年3月5日,法国国防采办局正式授予奈克斯特系统公司该主战坦克改进项目的合同。合同价值3.3亿欧元(3.5亿美元),其中还包含改进18辆基于“勒克莱尔”底盘的DCL装甲救援车,预计从2020年开始交付。“勒克莱尔”改进项目意在将该坦克的使用寿命延长到2040年,并提高其应对当前包括非对称威胁在内的各种作战环境的能力。改进后的“勒克莱尔”主战坦克和救援车分别被命名为“勒克莱尔”-R和DCL-R。主要改进包括:研制和安装新的装甲组件,用以提高主战坦克对诸如简易爆炸装置之类新威胁的防护性能;将坦克集成到SICS(“蝎子”作战指挥信息系统)数字化信息系统中;安装信息战术数字无线电系统,该系统是“接触”作战电台项目的一个组成部分。

发达国家陆军始终坚持从新装备开始列装起,就根据技术发展进行持续改造,把技术改造作为装备整个服役期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现役主战平台“常用常新”,不断延长其寿命,提高装备建设效益。

加强一体化防空反导能力建设

美国陆军现役防空反导系统采用基于单套传感器和发射单元的纵向层级闭环指挥控制系统,缺乏作战灵活性,难以适应支持不同作战层级的多任务和多传感器动态指挥控制管理需求。“应需而生”的一体化防空反导作战指挥系统(IBCS)项目,将为美国陆军的各型防空反导系统建立以网络为中心的体系架构,将多种传感器和拦截武器集成到IBCS系统中,实现防空反导作战管理、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系统的整体综合集成。最终目标是集成反火箭弹/炮弹/迫击炮弹(C-RAM)系统、“复仇者”防空导弹系统、各型“爱国者”防空反导系统、“萨德”(THAAD)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等拦截系统和联合对地攻击巡航导弹防御网络传感器系统(JLENS)、“哨兵”防空雷达等探测系统,通过IBCS系统实现互联互通互操作,进而实现陆军防空反导的一体化。

2006年启动、2012年年底进入工程与制造发展阶段的IBCS系统于2015年5月28日在白沙导弹靶场成功进行了首次飞行拦截试验,参与试验的“爱国者”PAC-2系统成功拦截了1枚弹道导弹靶弹,标志着IBCS系统已进展到飞行验证阶段。试验中,1部PAC-2系统雷达和2部改进型发射架连接到IBCS一体化火控网络;随后应用“爱国者”雷达提供目标数据,IBCS系统的跟踪管理器生成了来袭导弹的合成轨迹;然后IBCS任务控制软件在评估威胁后形成了拦截方案;最后,作战中心的操作员通过IBCS系统任务控制软件发射了2枚PAC-2拦截弹摧毁了目标。2016年4月8日,美国陆军对IBCS系统成功进行了双重拦截飞行试验,以验证该系统识别、跟踪、拦截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的能力。基于以往成功的飞行试验,本次试验验证了IBCS系统应对多个威胁的能力;通过集成“哨兵”防空雷达和“爱国者”防空反导系统雷达的跟踪数据,IBCS系统分别指挥引导“爱国者”PAC-3拦截弹摧毁了1个弹道导弹目标,指挥引导“爱国者”PAC-2拦截弹摧毁了1个巡航导弹目标。联合集成传感器在试验中为IBCS系统作战行动中心提供数据,为生成单一综合空情图(SIAP)提供增强的陆军传感器数据。IBCS系统根据这些数据在不同种类导弹威胁中进行筛选,并对多重威胁进行同步拦截。主承包商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副总裁兼防空导弹部总经理说:“此次测试表明,IBCS系统可为作战人员提供范围更广泛的雷达和武器系统组合,它们由此可使用各种传感器并获得最佳防空反导能力。”此外,此次IBCS系统飞行试验架构中还集成了海军陆战队的“战术空中作战模块”,为联合指控态势感知提供支持。IBCS系统将于2018财年具备初始作战能力,实现与“爱国者”PAC-2/3系统和“哨兵”防空雷达的一体化,2020财年实现与THAAD系统的一体化。

俄陆军在继续对现役防空装备进行深度信息化改造并大力列装(如计划到2020年列装9个旅套的S-300V4系统,将现役约120套“道尔”-M1系统升级到“道尔”-M2及其改进型水平)的同时,还正在通过列装新型“林中旷地”-D4M1、“巴尔瑙尔”-T等新一代战役、战术级防空自动化指挥系统,构建新一代防空C4I自动化指挥系统,形成战区全纵深的一体化防空反导能力,大幅提升对付各种高、中、低空和超低空的高速、低速和隐身目标的能力,包括战役战术导弹、巡航导弹和无人机等。2016年10月17日,俄罗斯Shcheglovsky公司董事长透露,目前已完成新型“铠甲”-CM弹炮合一防空系统的设计工作,计划2016年底或2017年初开始样机制造,2018开始生产。“铠甲”-CM系统将采用新型主动式相控阵雷达和新型防空导弹,使最大探测和识别距离从40千米扩展到75千米,最大射程从20千米扩展到40千米。2016年10月26日,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宣布,1个装备了最新型“山毛榉”-M3中程防空导弹系统的防空营开始服役。与现役老式系统的发射车携带4枚裸露型9M38和9M317防空导弹相比,新系统的发射车携带6枚筒装式新型9M317M防空导弹,新型导弹只有固定式气动翼面,并通过燃气舵进行推力矢量控制,而且新型导弹重量更轻、速度更快、射程更远,对付快速机动目标的能力更强。国防部还于2016年10月中旬向俄陆军和空降兵部队交付了2个营的“山毛榉”-M2中程防空导弹系统。

美俄陆军防空反导装备实现了从单纯野战防空向防空反导的拓展,形成野战与区域结合、防空与反导并重、多层次衔接的装备布势,并已形成从高空远程到超低空超近程的防空反导火力配系,且具备了相当强的、得到实战检验的战术弹道导弹防御能力,防空反导一体化发展趋势明显,技术水平和实战防空反导能力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和以色列2016年6月22日成功对相距数千千米的反导系统进行了首次综合集成试验,参试防空反导系统包括以色列的“箭”和“大卫·投石索”系统及部署在美国本土的“宙斯盾”系统、“萨德”系统和“爱国者”系统,目的是检验美、以防空反导系统之间的实时集成能力。试验方案包括以色列面临多种导弹和火箭弹袭击,美、以防空反导系统实施模拟拦截,并摧毁了模拟威胁,测试了防空反导系统的部分“作战性能”。以前所谓的跨国一体化防空反导建设主要是由相关国家直接采购列装美制防空反导系统或美国直接在相关国家部署防空反导系统来实现,这次却是美国直接与他国研制列装的防空反导系统进行一体化联合防空反导试验,开启了防空反导一体化建设向跨国一体化联合作战发展的先河。

重视发展赛博战装备技术

21世纪以来,赛博空间(亦称网络电磁空间或网电空间)已逐渐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战略利益拓展和军事博弈的新舞台,赛博空间对抗(即赛博战)也已成为各国国防领域关注与研究的新热点。赛博威胁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孔不入,其破坏程度仅次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赛博空间的优势将决定其他空间的优势,赛博空间的失败也必将会导致全维空间的失败。

美国是赛博空间的开拓者和引领者,美国陆军于2010年发布了《美国陆军赛博战概念能力计划(2016—2028)》,并正式组建了陆军赛博司令部,还于2011年成立了专业化赛博战部队——第780军事情报旅。美国陆军于2014年2月发布的野战条令《FM3-38 赛博行动》,则标志着其赛博战能力建设已进入实战化阶段。到2014年底,美国陆军赛博战人员已由2012年的6000人发展到1.4万人,包括正在组建的41支赛博任务部队和2014年9月组建的首支“赛博防护旅”,同时陆军正式部署战区赛博战部队。启动的赛博战装备技术研发项目包括研究未来30年发展方向的“赛博技术发展趋势”以及为旅及旅以下部队开发的“战术赛博战验证机”和“网络化的旅级赛博防御系统”等项目。2014年10月,美国陆军宣布成立新的“赛博战实验室”。

美国国防部于2016年2月9日发布的预算文件透露,它在2017财年预算申请中为赛博战建设申请了67亿美元预算,比国会批准的2016财年预算多9亿美元,以大力支持美军由6200人组成的133支赛博战分队建设,使其于2018财年具备全面作战能力。2016年7月,美国陆军将原属于陆军直属机构的陆军赛博司令部提升为军种司令部,而原隶属于陆军赛博司令部的陆军网络事业技术司令部和陆军情报与安全司令部提升为陆军直属机构。

先进单兵装备将打造全新面貌的“超级战士”

外军新研发的先进士兵系统普遍配备多功能头盔、智能终端和智能作战服,如美国“奈特勇士”系统、德国“短剑”系统、法国“菲林”系统等,将极大拓展单兵的感知和防护能力。单兵巡飞弹将使单兵首次具备“侦打一体化”作战能力,如美国“弹簧刀”巡飞弹重约1.4千克,带微型侦察和毁伤载荷,可持续飞行50分钟,在士兵控制下可越过建筑物、山坡等障碍,滞留目标上空执行侦察和打击任务,打击精度达1米。穿戴式外骨骼将突破人体肌能限制,大幅提升士兵作战效能。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2009年研制成功的“人体负重外骨骼”,具有液压传动装置和能像关节一样弯曲的结构,可以完成直立行进、下蹲和匍匐等动作,可使士兵的最大负重达到91千克、行进时速达到16千米,充电一次可持续工作超过72小时,使士兵携行与机动能力大大提高。外军正在研制的穿戴式外骨骼还包括俄罗斯的“战士”-21、法国的“大力神”等。美國陆军《2015财年陆军装备现代化计划》则重申了其现代化战略的一贯原则:以士兵和班为核心,确保实现陆军部队生成模式和地区定向部队所支持的基于能力编组的多能和定制能力。

随着先进的士兵系统、单兵巡飞弹和穿戴式外骨骼等单兵装备的列装,士兵的感知、防护、打击、机动等能力将显著增强,全新面貌的“超级战士”呼之欲出。

结束语

在看到世界陆军装备技术上述发展趋势的同时,还应该看到,目前工业界推出的“工业4.0”概念提出了智能制造的思维模式,正在推动工业制造方式从基于标准的自动化生产向基于需求的智能定制化生产延伸。“工业4.0”概念对陆军装备技术发展的启示主要是装备的构件化,也就是武器装备按照开放式系统构架、定制化标准模块、一体化功能集成的模式发展,保证作战部队能够基于任务进行装备编配可重组和装备结构再组合,这种趋势对陆军装备技术发展的影响将越来越显著。

(编辑/栀子)

猜你喜欢

美国陆军反导陆军
美国陆军士兵正在进行实战演练
美国陆军侦察直升机选型受阻 国会质疑有人直升机时代结束
俄将用最新反导系统保卫莫斯科
中国陆军司令外事“首秀”给了巴基斯坦
命运多舛的俄罗斯陆军总司令部
2019年的美国陆军规模仍未可知
美想用亚洲反导网罩住中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