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2017-03-14金若星

青春岁月 2017年1期
关键词:伦理道德马克思主义哲学

【摘要】自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以来,就引起了各方学者的不断讨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传入,在中国引起了一场伟大的变革,指导着中国革命的方向。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传入中国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伦理道德问题。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革命;伦理道德

一、马克主义哲学的发展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背景。黑格尔说“哲学是思想所集中表现的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时代的具体表现。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为标志,在1840年左右,英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从此,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业,成为工业领域的主要生产方式。恩格斯说“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19世纪初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思想等自然科学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坚实的科学基础。“生产力、阶级斗争和科学均发展到了历史上未有过的水平,工业无产阶级成为无产阶级历史发展的最伟大的动力,因而产生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19世纪40年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英国,德国,法国的生产方式中在主要地位,同时使得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日渐尖锐,需要新的世界观指导工人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在这样一个时代的召唤下出现了。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1843年马克思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手稿发表,在部著作中“马克思批判地分析了黑格尔在国家和市民社会的关系问题上的唯心主义观点,论述了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思想,使自己的观点沿着唯物主义的方向进一步深化了”是他的思想的一个转变。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提出了认识论问题。《神圣家族》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第一步著作,在这部著作中“确立了唯物主义基本原则,并把唯物主义运用于社会历史领域。”列宁说“这部著作奠定了革命唯物主义的社会主义的基础”,笔者认为《神圣家族》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1845年,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对一切旧的唯物主义的局限性进行了彻底的批判。恩格斯的评价——“作为包含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是非常宝贵的”。它標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正式诞生。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早期发展。在五四运动之前,只是在一些报刊上零星的提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五四运动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正处在迷茫中的中国革命者们带来了曙光,给正处在十字路口的中国社会找到了真正的道路。一些进步人士开始翻译一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有关著作,在一些报刊开设专栏,比如《北京晨报》的副刊开设“马克思主义专栏”、《新青年》杂志等,李大钊和陈独秀分别在北京上海成立了马克思主研究会等一些活动,不过早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发展主要偏向于理论,用于实践的不多。第二阶段,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发展的成熟阶段,也是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阶段。但1927年大革命的失败引起了早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再一次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发展的思考。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思想,以中国的具体实际情况为根据,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主要目的是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发展符合中国具体实际情况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实践是人们为了满足一定的需要而进行的能动的改造和探索客观物质世界的社会历史活动。中国社会是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是与时俱进,这是众所周知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了一个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指导着每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不断实践和发展。毛泽东的《实践论》、《矛盾论》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具有代表之作,毛泽东思想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国具体实际联系起来并用于实践的最好例证,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划时代意义的著作,并在其领导下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受欺负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等哲学著作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提出、发展、不断深化,1987年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讨论,改革开放后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的建立等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和世界观的指导,同时这些理论体系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成果。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过程中同时也出现的伦理道德问题

着改革开放后经济的突飞猛进,我国国民正在接受一个严酷的考验。我国从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到工业化的国家不到200年的时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时间,经济发展迅猛,中西思想文化发生激烈的碰撞,中国国人的伦理观念,大众道德的价值观出现的严重的问题,同时也引发了各种不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社会现象,比如小月月事件,“碰瓷”“我爸是李刚”这些现象的出现,试问,中国国民怎么了,我们的“仁、义、礼、智、信”去哪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类问题?

魏源的伦理思想对近现代伦理思想有启蒙的作用,清末国势衰微,面临西方国家的侵略,儒家伦理思想已经不再适用当时的中国,出现了一些对中国的传统伦理全盘否定,对西方伦理思想全盘吸收的倾向。洪秀全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的前身是“拜上帝会”,是受《劝世良言》中的基督教的平等观的启发,他提出的是“人人平等”的思想。儒家提倡的维护封建统治的“礼治”“德治”“亲亲、尊尊”,不可能得到领导反清最大规模的农民运动洪秀全的维护。如张凯之、陈国庆在《近代伦理思想的变迁》说“当洪秀全要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建立太平社会的时候,他对儒家伦理道德的批判多于继承;当他要维护洪家秩序时,他对封建礼教的利用多于对传统道德的鉴别和选择”。

天平天国失败后,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进一步探索救国图强的道路。康有为深受西方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影响,在近代伦理思想上主张借鉴西方伦理思想和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结合,他的这种思想在那个时代是非常稀少的,但,他主张的“维新变法”失败了。在近代我国一直处于被侵略,反侵略的求图存中,伦理思想逐渐瓦解,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国家危在旦夕何谈伦理道德。直到新中国的成立,伦理思想建设才有所发展,好景不长,文化大革命的到来,使中国传统儒家伦理思想建设再次遭到严重的摧残。改革开放初期,面对国际社会的质疑以及国际关系的压力,邓小平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兼顾文化道德建设。中国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完成了民族独立和政治革命,并同时在社会制度方面进行深刻的变革,从而在伦理道德也受西方思想的冲击,同时由于中间有很长一段时间在缓慢曲折中发展,导致后来的经济快速发展,文化实力跟不上经济的发展速度,传统伦理道德缺失,而出现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的出现。出现的关于社会伦理道德问题缺失的现象,我们如何应对,难道不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吗?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党校教务编. 《马列著作选编》[M].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2,2.

[2] 胡绳著.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M]. 红旗出版社, 1989,11.

[3] 中山大学哲学系主编.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稿》[M]. 人民出版社, 1981,10.

[4]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 《马克思恩科斯选集》[M]. 人民出版社, 1972,5.

[5]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 《列宁选集》[M]. 人民出版社, 1960,4.

【作者简介】

金若星(1989—),女,汉族,安徽省太和县人,宁夏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哲学伦理学。

猜你喜欢

伦理道德马克思主义哲学
黄河文化对眷村文学的影响
城镇化进程中新的伦理道德文化的迁移与重塑
基于伦理道德之争下的大学生自杀问题分析
《莎乐美》中的伦理道德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推进策略解析
马克思主义专业学生应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成果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需要弄清楚的三个为什么
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模式探索
五大发展理念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研究
二郎神形象转变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