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快舟一号:手握长剑舞苍穹

2017-03-14孙琳琳

军工文化 2017年1期
关键词:科工火箭航天

孙琳琳

2017年1月9日,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四研究院研制的快舟一号甲通用型固体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吉林一号”灵巧视频星03星,同时搭载行云试验一号、凯盾一号两颗立方体星,实现一箭三星发射。此次纯商业发射第一单,被媒体评为“开启中国商业航天新时代”。

过了小寒的大漠,有着最美的胡杨林,已下过了雪,最高温也不过零度,只是身负重任的快舟人,还无心欣赏风景。

“能否成功完成中国商业航天史上首发?”“能否让中国首家按商业模式开展研发和应用的专业化火箭公司——航天科工火箭技术有限公司的首单成功‘开张?快舟一号甲注定还未“动工”,便已万众瞩目。四院院长郭勇曾说:“快舟一号甲的成功具有重大标志性意义,九部要举全员之力,必须保其成功。”苦心人,天不负,当火箭拔地而起冲向云霄的那一刻,当大家听到“一切正常”的那句话,心中压了数月的石块,终于落下了,这一刻的成功,属于九部人、属于四院人、属于科工人、属于中国航天人,这一刻的成功,必将载入史册。

快舟一号甲通用型固体运载火箭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商业航天正式开启了“快舟”模式。“对商业发射来说,没有竞争力就是白花钱。快舟火箭目前每公斤载荷运载成本在1万美元左右,价格极具竞争力。”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四研究院副院长、航天科工火箭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镝说,“这个项目的资金来源都是商业自筹,参与企业大部分是民营企业,火箭发射还买了商业保险,整个运营过程,配套的厂商都严格遵照商业契约精神来履行。”

这个在航天科工火箭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仅2个月就签订的首个商业发射服务合同,留给大家的时间少之又少。快舟系列型号总师梁纪秋在试验队进场动员会上一再强调“要稳妥可靠、万无一失……”签单高兴的同时,是来自时间和技术的双重压力。

快舟团队是一支年轻的队伍,从接到任务的那一刻,大家便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这是我第一次牵头组织试验任务,我由衷感谢方望林主任对我的信任,但更多的是责任。”九部902室的新员工刘元道出了快舟人的责任和情怀。

2016年8月中旬,武汉正是火热时分,在古田二路航天城试验楼内,由郭一江、叶昌、贾昆、王志军、夏龙、刘明、丁波、陶金等人组成的半实物仿真团队进入了没有节假日、不分黑白昼夜的工作节奏,这个年轻团队中,最年轻的是2016年刚刚加入九部的贾昆,快舟一号甲是他第一个仿真一岗的型号任务,面对压力,他显示出更多的是自信。由于此次入轨时间长,所以导致仿真一次状态的时间要长达一个小时,坐在贾昆对面的夏龙,每天面就对电脑不停地跑状态、改状态,眼睛布满了红血丝,偶尔用力眨下眼睛让干涩的双眼短暂休息……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忙碌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转眼到了十一月中旬,彼时,在型号副总师刘萧磊的带领下,半实物仿真团队已经解决了一级栅格舵控制饱和、过渡段弹道制导迭代算法优化等多个问题。近半个月,他们工作到零点是常态,最拼的时候是连续几天奋战到凌晨两三点钟,走出古田试验楼,只有天上的星星和路灯下身后的背影读得懂他们的疲惫。

另一边,孝感某总装厂房,同样在凌晨时分依旧灯火通明,技术人员和工人师傅将“吉林一号”卫星精准对接到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上,随后将星箭放平到导轨托座上,推出到车间北面大门一角空地,继续联调测试,曾在快舟一号试验队中担任计划调度的赵金亮,现在已经成长为空间装备研发中心综合办主任。他和另一名调度龚辰似乎都练就了“分身术”,他们既是联络员又是指挥调度,还要负责后勤保障……“最多的时候一天打了195个电话。”龚辰还清楚地记得自己创下的“最高纪录”,那一天的第100个电话的通话结束时间是上午十点半。空间工程装备研发中心副主任罗志伟和火箭公司副总经理姚少君相比之下,一副淡定沉稳、胸有成竹的样子,姚少君偶尔还会客串一下控制系统“专家”的角色,在现场和陶金等曾经的同为四室的同事一起处理技术问题。而罗志伟更关心的则是任务进度是否进展顺利,因为三天后,要进行检验弹上控制系统及火工品回路的重要试验——火工品起爆试验。

11月22日,同样在孝感某总装厂房,连续奋战几近通宵的队员们在试验现场按照大纲的要求进行着火工品起爆试验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副总师杨道安、刘萧磊一直坐镇现场,陶金、杜鹏、邵志浩对弹上的每一路起爆电流进行摸底测量,大家充分利用一切可用的条件,一边试验,一边讨论方案细节。凌晨四点,刮了一天大风的天空又飘起了雨丝,待工人师傅搭好雨棚后,火工品起爆的声音终于响起……火工品起爆试验成功结束,在笑声和掌声中,雨停了,天亮了。

一周后的北京也传来好消息——成功完成快舟一号甲与天链中继卫星对接试验。11月28日,凌晨四点在孝感刚做完合练箭总装测试的张力、甘霖、华清、刘起航,便与火箭公司连夜组成试验队奔赴北京,在北京空间信息中继传输技术研究中心某地面站再次展开了一系列对接试验,相控阵天线边界扫描性能测试与动态扫描性能测试是本次试验的重点,均需要使用测试间楼顶的三轴转台。没有电梯,试验人员就将试验所需产品与设备——搬至楼顶,搭好测试环境,他们顶着刺骨寒风,在零下3度的户外成功完成各项测试。

“这是多年来,首次这么顺利地圆满完成任务”。试验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商业航天模式研制的首型固体运载火箭测控通信系统研制能力全面具备,天基测控技术的全面掌握,对九部天地基一体化测控技术的发展、快舟系列运载火箭早日实现三个“无依托”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几天后,在遠安再见这群试验队员时,有人明显消瘦了许多,各个房间人很多,却很安静。进入厂房,监控系统会自动喊出“有人进入,注意查看”的警示,让人心生敬畏。从快舟一号甲“身边”走过,银白相间的“外衣”显示出了与以往“快舟家族成员”的不同,但相同的是,每每看到箭体上“快舟”字样,都像是烙印在了自己的心上,让人骄傲又自豪。

上下同欲者胜,为了在商业航天领域先声夺人,全体快舟人都憋着一股“誓不功成不罢休”的劲儿。也许多年后再回头看,快舟一号甲的成功可能只是科工四院商业航天道路上的第一个“小目标”,但却是有着里程碑意义的中国商业航天第一箭!打好这一箭,是每一位快舟人的使命,是全体航天人的使命!

猜你喜欢

科工火箭航天
逐梦航天日
“我与航天有个约定”征文展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人物
人物
透视奇妙的火箭
超酷的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