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欢乐颂》中语码转换现象分析

2017-03-14张佳茹

青春岁月 2017年1期
关键词:语码转换欢乐颂

张佳茹

【摘要】现代职场小说是描绘现代人的职业和生活状况的小说,因此其中有很多语码转换。本论文根据Poplack(1980)的语码转换分类,以Myers-Scotton(1993)的主体语框架模式为理论支撑,对《欢乐颂》这部小说中的语码转换进行研究,并且对其原因进行解释。

【关键词】语码转换;欢乐颂;原因

一、引言

语言作为一项重要的交际工具,连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社会紧密联系。语言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语言随着社会的改变而改变。因此,社会的快速发展,科技和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这些都对语言的变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多。学习外语的人,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多,双语人才甚至多语人才也层出不穷。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和人才的国际交流和输出,在职场中与外国人打交道是不可避免的,交际双方之间为了更好的进行交流,就会频繁地使用语码转换。除此之外,语码转换还频繁地出现在文本写作中。近年来,出现了大批职场作家,他们以现代职场生活为背景,描述职场人员的日常生活及工作,因而职场小说中有大量语码转换现象。本篇论文根据Poplack(1980)的语码转换分类,Myers-Scotton(1993)的主体语框架模式,从语法和语用视角两方面对《欢乐颂》这部职场小说中出现的语码转换现象进行研究。

语码转换是指在一次谈话或交流中,说话人使用两种甚至更多种语言的现象。Zwicky(1989)认为语码转换是指,在交流时,说双语或多语的交谈双方可能使用这种语言或变体,或者使用另一种语言或变体,可以在两者之间自由转换的现象。作为一种普通却复杂的语言现象,对其进行研究是重要且必要的。在《欢乐颂》以现代生活和职场为背景,描述了五个现代女性的成长故事,这为我们研究分析在现代职场文中的语码转换现象提供了便利条件。本篇论文从两个角度出发,一是这本书中存在哪些语码转换,二是出现语码转换的原因。

二、文献综述

自20世纪60、70年代开始,语码转换逐渐成为语言学家研究的焦点。20世纪70年代,英国著名社会语言学家伯恩斯提出了语码转换概念。美国著名学者Myers-Scotton(1993)通过研究语码转换现象,提出了“基础语框架模式”。他认为在存在语码转换现象的语篇中,肯定有一种语码作为基础语,另外一种或几种语码作为嵌入语存在。

在国内,许多学者也对语码转换现象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祝畹瑾(1992)通过对语码转换现象进行研究,总结出三个出现语码转换的情况:1、说话人在交谈时出现想不起来或者缺少恰当的话语来表达时;2、不想让在场的其他人了解谈话内容时;3、为了突出某些话语时。何自然,于国栋(2001:93)讨论了语码转换的定义与分类问题,并对语码转换的四个不同的研究方向进行了评述,介绍了每个研究方向的优点和缺点。他们认为已有的理论并不能完全解释语码转换现象,还需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找出一个可以研究语码转换的更加全面的方法。于国栋(2004)从语用的角度对已有的关于语码转换的研究进行了总结,着重介绍了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论,并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语码转换的顺应性模式。他认为语码转换是对语言现实,社会规约以及心理动机的顺应。并且他区分前两个顺应是被动地顺应,由语境控制;而对心理动机的顺应是主動顺应,是主动对语境进行选择的结果。

刘永厚(2008)对高校英语老师的课堂用语从语码转换角度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在教师课堂语言中,句内转换是主要的语码转换形式,并且句内转换具有母语向目的语转换的特定方向;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少量的误用。由于研究对象具有较高英语水平的高校英语教师的限制,研究结果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程伟(2013)收集了网络语言,并对其中出现的语码转换现象进行研究,发现网络交流时出现的语码转换现象是对语言现实和社会规约的一种被动的顺应。如果没有遵从这个规则,可能交流就不会顺利;此外,也是一种对心理动机的顺应,可以用来或者实现调节气氛,炫耀自身,缩小彼此见得距离,争取认同或者避免尴尬状况出现的作用;同时也有对整体网络语言环境的顺应性改变,可以紧跟流行语的趋势,树立自己独特的个人形象。同时,程伟也提到运用语码转换可以达到以上一个或者多个顺应,要根据具体语境具体分析。

申智奇和李悦娥(2001)对《围城》这本书中存在的语码转换现象进行了研究,主要从其功能、其语言特点和影响因素等三个方面着手。他认为语码转换是一种文化迁移现象,在不同的语境下使用会具有不同的功能,同时会受到参与者、场景和话题三个方面的制约。何木英(2004)重点分析了《喜福会》中的语码转换的语用功能,揭示了母女两代人之间的思想矛盾和冲突。作者在文中重点强调了语码转换对心理现实的顺应,指出语码转换可以达到描写人物内心活动,避免歧义;可以使描写更加生动,使作品的背景和人物形象更加丰富;同时也可以照顾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读者,帮助他们对文章有更深刻的认识。韦森(2013)认为语码转换可以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同的情景下,语码转换现象可以反映出交流双方彼此的态度,是拉近彼此距离,还是为了结束对话而进行敷衍。

经过综述,我们可以发现,语码转换在很多场合都会出现,在某些方面的研究也很有深度。但是总结发现对新近文学作品中的语码转换现象的研究还不是很多。所以本篇论文对《欢乐颂》这一新近小说中的语码转换现象进行研究探讨,以期分析该现代职场小说中的语码转换现象。

三、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

本文根据Poplack(1980)的语码转换分类,以Myers-Scotton(1993)的基础语框架模式(Matrix Language Frame Model,即MLF)为理论支撑,从语法上来探讨《欢乐颂》中的语码转换现象,并且对为什么产生这一语言现象进行了解释。

基础语框架模式(Myers-Scotton,1993)区分了基础语和嵌入语两个概念。基础语是句段中语素较多的那一种语言,为整个句子提供遣词造句的框架,剩下的是嵌入语。由于主体语影响,嵌入语倾向于丧失其原有的曲折变化或词性发生改变。

猜你喜欢

语码转换欢乐颂
高校内语码转换研究
顺应模式指导下的教师语码转换在词汇教学中的功能分析
国内三十年语码转换研究述评
袁子弹:从白领丽人到《欢乐颂》编剧
《欢乐颂》将拍综艺版打造中国首档“星素合住”真人秀
《欢乐颂》中隐藏的家庭教育问题
华语电影中汉英语码转换的顺应性研究
浅论顺应论视角下医学院校双语教学的语码转换
教育生态学视域下英语课堂中语码转换的功能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