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港口物流企业以价值链管理为核心的成本结构分析

2017-03-14曾艳英

中国水运 2017年2期

曾艳英

摘 要:本文从粤港澳地区的港口物流企业现状出发,结合价值链管理对其成本的影响,通过建立港口物流企业价值关联分析模型,进而对港口物流企业内部和外部价值活动进行分析,对港口物流企业如何搭建以价值链管理为核心的成本结构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港口物流企业;价值链管理;成本结构

中图分类号:U6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17)02-0041-03

我国港口物流企业运营成本一直都是居高不下,2011年对我国港口的物流企业进行了相关统计调查,调查发现,物流费占企业成本的20%-40%,包装费占10%,除此还有各种损失,光是因曝光不善造成的损失就高达30个亿,而因为安全及运输事故发生的损失则到达500个亿,这些成本高得离谱,一个企业如果没有有效的成本管理,那么再好的经营方式都会化为泡沫,成本管理是现代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方法。港口物流企业与其他传统的企业不同,是没有实际的产品的,他们的主要經营是根据客户的需要对产品进行运输、包装、加工等中间环节处理,主要是依靠服务,是一种无形的产品。在他们的成本核算中,不能运用传统的降低原材料成本这样的方式来进行成本控制,而是需要去探索更多的适合港口物流企业服务特性的成本管理方式,来进行企业成本控制,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 定义和特征

所谓港口物流企业是指从事与港口物流相关的运输(运输代理、货物快递)或仓促服务的经营性企业,他们能按照客户物流需求对产品进行运输、储存、装卸、包装、流通加工、配送报关等,而且有与自身相关的信息管理系统的企业,与普通的企业不同,港口物流企业提供的不是传统的产品,而是跟多的提供无形的劳务服务。港口物流企业有着专业化、柔性化、规模化、合作化等特征。而港口物流企业根据其经营情况一般有几种类型:装卸型、运输型、仓储型、综合服务型。

2 价值链管理定义及作用

所谓价值链管理是将企业的生产、销售、财务、人力资源等各个方面进行整合,然后做好计划、对各个环节进行规划控制,使他们形成互相关联的整体,各个环节即相互关联,又具有独自处理资金流、物流和信息的能力,使企业的供、产、销形成一条产业“链”,这就是价值链。

所谓的以价值链管理的核心成本控制是指企业根据市场情况、目标客户的需求情况,对实际企业所涉及到的产品规划、设计、供应、生产、销售以及售后服务等各环节上发生会影响到成本的因素进行梳理、计算,然后制定企业目标成本,再对目标成本进行分解,然后对实际发生的涉及到成本的损耗进行限制和管理,最后将实际发生的成本与目标成本进行比较,找出差异,对有问题的地方采取措施进行纠正,以保证目标与成本一致。

港口物流企业的价值链并非仅仅是只存在于企业的生产销售过程。港口价值链包含了内部价值链和外部价值链:①内部价值链是指企业内部的产品设计、生产、市场策划、分配和售后服务,而每个部门又均有各自的价值链,这些价值链即为企业创造者价值又消耗这企业的资源,他们之间相互依存和制约,通过内部价值链的梳理,找到最基本的价值链,进行分析,找到价值链中增值的部分和累赘的部分,对价值链进行优化,剔除价值链中重复的部分,优化效率低下的部分,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②行业价值链:每一个企业都是处于行业价值链中的一个环节,企业与行业价值链的上下游的关系呗称为行业价值链,通过行业价值链分析对供应商及下游客户进行分析,通过改善价值链的上下游的联系,可以相互合作提高相关企业的整体优势、达到共赢的目的,企业也可以通过行业价值链的分析,寻求整合或一体化方式来降低成本。

进行价值链管理的作用:①能提高客户服务;②能节约成本(当梳理去掉价值链中的那些低效率的工作后,则可以降低管理成本);③提高交货速度,当价值链中的成员在分享信息和重要活动上进行合作时,供货速度就会提高;④降低存货,通过价值链中各成员的紧密合作,则渠道中的物流速度会提高,从而降低存货的风险;⑤后勤管理工作效率增加;⑥销售量提高;⑦市场份额增加,增加核心竞争力

3 根据价值链原理分析现有物流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粤港澳地区的港口物流企业现状:粤港澳地区临海,是国际性交易的大都市,港口众多,是我国港口物流运输发展的重点区域,在我国的能源、大宗货物、外贸、集装箱运输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粤港澳地区港口的改制导致港口在发展中面临着:市场主体分散、产业不集中不成规模、企业各自的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①港口物流企业普遍规模小、技术水平不高,运输能力分散,整个集约化程度不高,大部分中小物流企业都是厨房经营,几乎都没有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②企业的设备设施、技术服务落后,而且对整体市场信息灵敏度差,因为企业规模和经营者意识的关系,大部分企业都没有对企业提升到企业发展战略、业务流程再造、研究决策的高度,经营者目光大多只关注眼前利益,无法从企业发展规划、人员建设等方面进行考虑。③企业信息灵敏度差,同行之间缺乏沟通合作,导致市场竞争恶性循环。

价值链分析的角度看粤港澳港口物流企业中成本管理的现状:①缺乏价值链分析的战略新认识,整个物流过程涉及到产品的包装、装卸、运输、仓储、配送整个环节,如果这个价值链上任一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行业大链条停转,大部分企业都无法真正做到对大链条的各环节进行分析、优化,导致整个物流作业过程效率抵消,差错率和货损都比较高,这也阻碍了成本管理和控制工作的进一步运行。②忽略了前期的开发成本、共赢成本和生产后的营销成本,说到成本,大多企业和经营者的思维仅限于对生产的人工、材料等直接费用;③忽视了企业与外部大产业链中上下游采购、组装之间的联系,导致库存增加,无法做到“零库存”,从而产生了积压成本,降低了企业的竞争力。

4 企业价值链为核心竞争力的成本结构分析及改进策略

港口物流企业即承担着码头、港口的基础建设等投资开发的项目,同时还承担着市场上海上货物运输的中转、装卸、储存、集疏运等一系列工作的物流服务需求,虽然这两者在服务对象上有所不同,但是在生产活动的环节是基本相同的,企业在日常的价值活动一般有三种形式:直接的、间接的、还有质量活动。而且这些活动会从头到尾会存在在企业的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中。要想企业能够在市场有核心竞争力,就必须依据这些活动,进行企业价值链分析及优化。因为价值链分析是企业创造和保存竞争优势的基本途径,港口物流企业的基本情况来看,影响到港口物流企业成本的三个方面:首先是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相互协调工作的企业内部价值链;其次是港口物流企业与客户、船舶公司、集疏运网络形成的外部价值链;再次是同行业中其他竞争对手的价值链。要做好以价值链为核心竞争力的成本控制,则需要战略的角度、系统性、科学性、主动性、全局的对这几个方面去考虑。

4.1 港口内部价值链优化

4.1.1 港口物流企业内部的价值链主要有几方面

(1)企业的内部管理方面(后勤):包括企业涉及到的码头基础设施建设、会涉及到企业经营服务的机械设备置办和更新、企业内部资讯信息平台建设、内部人员薪酬福利、企业人力资源(人才招聘、录用、培训、选拔等方面)、企业文化打造等;

(2)生产经营方面:业务洽谈、码头货物的装卸、储存、拆装、运输、中专、货运代理、船舶代理、业务网络拓展等;

(3)技术开发方面:装卸工艺、作业流程的优化、物流服务系统的优化、市场开发新方式的探索、市场竞争策略分析、以及客户跟踪系统的开发;

(4)采购方面:设备设施采购、广告策划、对外宣传、管理系统设计、市场策划等

(5)服务方面:客户信息获取、客户咨询、接待、跟踪、总结反馈、客户管理软件的运用等。

4.1.2 企业内部价值链优化

(1)找出贯穿企业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的价值链,对其分解,把每一个环节都分解为单独的价值作业,再对每一个作业所产生的成本和效益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梳理,找出价值链中不必要的环节和效率低下的环节,对其进行优化或者删除。也就是对企业的整个组织架构进行整体优化。

(2)對价值链分解出来的每一个价值作业,也就是企业内的每一个岗位,进行优化作业活动,分析他们的岗位职责,这些岗位职责与企业所提供的整体服务的联系,判断作业的有效性,对于工作中非增值部分的工作进行优化或者剔除,减少每个作业环节中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设备资源等的消耗,减少相应的人力物力,提高工作效率。

(3)加强企业内部学习培训,提高各个环节中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做到一职多能,从而达到减少作业人数、降低作业时间,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能耗等方式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服务成本。

(4)加强企业安全管理,提升操作人员及装卸工等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做到减少甚至避免因安全问题带来的人员及财产等成本损失。

(5)做好风险控制及应急预案,对于港口的物流企业会面临着一些不可控的自然灾害及生产运输过程中的事故、损失等,在进行内部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内部管理,对这些不可控的风险和事故损失进行预估,以及处理措施准备,避免突发事故造成大的成本损失。

(6)做好企业的客户服务,培养出稳定的客户群体,减少销售成本。

(7)打造自己的企业特色,打造自己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没有任何一个企业可以做到包揽整个行业价值链的所有业务,作为企业只需要全身心做好一件服务或者业务,这样则具有核心竞争力,能让自己企业占据稳定的市场份额,使得企业可以稳步发展。

4.2 港口外部价值链优化

港口外部价值链,港口的外部价值链是以港口各企业为核心将各类物流服务供应商(仓储、装卸、报关、运输、流通加工、配送、投融资、商业服务等)与客户(付货人和船公司)以及相应的政府监管机构(港务公司、海关、边防等)有效的结合起来,只有将他们全部关联起来,结合各个企业,提供一站式的物流服务,才能实现整个外部价值链成本最低。

要想打造以价值链为核心的成本结构,就不能只限定在企业内部价值链改造上,还需要拓展到与企业相关的各个环节:①在配送方式方面入手,将企业的对内物流和对外物流统一起来,建立具有综合性的配送体系,并且对企业信息平台进行优化、集成供应链,让配送变得增值;②在服务方面入手,让服务增值,把流通加工、装配、包装、产品加工等于该项产品相关的活动都集中到港口来,让港口作为一个货物集聚地,充分发挥集中的优势,以此来降低产品的运输成本和库存成本,以及在过程中的损耗成本和燃油等各项成本,而且这样还可以满足客户对货物的个性化、多样化服务,最大程度上满足到客户需求;③扩大港口辐射地区,联系发展港口周围的企业和工厂,尽可能的缩短供应链流程,降低供应链成本中的消耗;④整合资源,进行外包,一方面对于自己企业擅长的部分,把其他公司会涉及到的纳入进来,接收其他企业工作外包;另一方面,把自己企业不擅长的部分外包给其他擅长的,这样既能保证企业的质量,又能降低成本,拓宽市场,通过整合有利于企业资源最优化,从而降低成本;⑤联合行业打造港口的外部统一的信息平台,通过信息平台进行统一管理,并以此来解决在整个行业大价值链运行过程中各个环节出现的问题,并且通过这样的信息平台,达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形成行业信息网络,提高企业的堆存、处理和整体操作能力,以及通过信息平台对相关的资源信息进行最优配置,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港口物流企业价值链的管理和运作水平。

4.3 竞争对手的价值链优化

同行业中也会存在同类产品或者类似产品的竞争者,这多个同样企业都处在同一条大的价值链上,要想做好成本控制,也需要取长补短,对竞争对手的经营方式和手段进行调查分析,在同行竞争对手的价值链优化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对同行业的价值链进行分析,将本企业价值链中每一个环节的作业与同行业竞争对手类似的作业进行分析比较,取长补短,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找出提高本企业作业效率的有效途径,增加自己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通过对竞争对手的价值链分析,实行行业内部的竞合策略,与行业的竞争对手达成合作,能够形成产业集群,扩大规模,提供更好的服务,增加企业的竞争优势,而且可以通过相互合作降低广告、销售方面的成本,降低库存等方面的风险。

5 结束语

港口的物流企业的物流成本控制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作,需要通过对价值链以及港口物流企业的分析,以及港口的各个物流企业内外、横向和纵向的价值链进行深入分析,使企业能够对自身进行成本控制的方向有所思考,然后企业根据自己的战略诉求和行业情况及外部供求产业链的变化,对价值链进行适当的优化、重组,构建出适合自身企业发展的成本架构,对每一个环节进行成本控制,以达到从根本上确立其根本竞争优势地位,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除此还应对企业自身的生产、创新能力、服务质量进行优化,实现对港口物流企业的成本价值和服务环节创新,并通过自身的竞争力开拓更加广阔的市场,增大市场营销的力度,真正的做到“开源节流”,让企业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立有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冯希,港口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研究[J].企业文化旬刊,2015(11)

[2]陈涛,杨柳港口物流企业成本控制研究[J].物流技术,2012(17):293-295

[3]秦玲敏港口物流企业成本控制及措施探讨[J].会计师,2015(24):34-35

[4]李建丽、真虹、徐凯,港口供应链的价值链体系分析[J].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2009

[5]杨慧港口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研究[J].上海海事大学,2006

[6]张睿论物流企业的价值链管理和商业模式创新[J].人力资源管理,2013,36(7):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