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肺栓塞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

2017-03-13张祖琼杨国凯

大医生 2017年8期
关键词:高凝肺栓塞下肢

张祖琼 杨国凯

(昆明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云南昆明 650000)

1 研究背景及目的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常见疾病。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常常合并肺栓塞,在其中又以老年人居多。病因学的研究确认了DVT的危险因素,造成血液的高凝状态。因此,对于此类患者,我们进行了以下研究。

所谓血液高凝状态是指血液在某种因素影响下出现血栓形成倾向的情况。DVT好发于年龄较大的人群,秋冬两季更易发生。Virchow描述了三个与静脉血栓形成有关的基本因素:静脉淤滞,内膜损伤和高凝状态。这些传统的认识至今为众多医师广泛认同。目前,学术界将DVT的危险因素分为后天性(或获得性)危险因素和先天性(遗传性)危险因素。这两类因素都会促成血液高凝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出现DVT。

2 研究方法

收集并选择我院确诊为PE的患者68例,年龄≥60岁者44例(老年组),<60岁者24例(非老年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症状和临床休征、血气指标和心电图检查结果。

3 结果

老年组前5位的危险因素依次是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冠心病;非老年组前5位的危险因素依次是:DVT、手术史、COPD、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老年组在COPD(54.55%)、脑血管疾病(52.27%)、糖尿病(34.09%)、冠心病(31.82%)、卧床制动(29.55%)方面高于非老年组(25.00%,20.83%,4.17%,8.33%,4.17%;P<0.05)。

两组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呼吸困难,其次是胸痛、晕厥、咯血,主要临床体征为心动过速、肺部湿性啰音、下肢水肿。老年组出现呼吸困难(79.55%)、晕厥(34.09%)和肺部湿啰音(52.27%)的比例高于非老年组(54.17%,12.50%,25.00%;P <0.05)。

老年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为(65.62±9.08)mmHg,非 老 年 组 为(70.10±12.54)mmHg(t=3.419,P=0.001)。

老年组束支传导阻滞发生率为25.00%,非老年组为4.17%(χ2=4.638,P=0.031)。

对老年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发生肺栓塞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性别、年龄及其他合并症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脂血症、抗血小板药物服用史、静脉血栓栓塞症病史、发生骨折至入院时间、骨折前是否长期卧床是独立危险因素(P<0.05)。

4 结论

合并高脂血症、抗血小板药物服用史、静脉血栓栓塞症病史、发生骨折至入院时间、骨折前是否长期卧床、糖尿病、心脏病、肺炎、肺部感染是老年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发生肺栓塞的危险因素[1-3]。

老年PE患者危险因素复杂,对于这类患者,应密切监护,做到早诊断、早治疗,以降低肺栓塞患者的病死率。

DVT合并PE研究是个长期的过程,对于已知的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肺栓塞危险因素以及两者合并的危险因素,应积极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1] 林立.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临床分析[D].浙江大学,浙江,2008.

[2] 苑超.静脉血栓形成(VT)病因学进展[J].当代医学,2003,10(7):62-64.

[3] 姜剑军,张柏根.静脉血栓形成的遗传易感因子(文献综述)[J].国外医学 . 外科学分册,2001,28(2):96-99.

猜你喜欢

高凝肺栓塞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血栓弹力图对进展性脑梗死的预测价值
益气活血化瘀法和利伐沙班对老年股骨干骨折患者术后高凝状态的影响
肺栓塞16例误诊分析
56例肺栓塞患者的心电图分析
以肺栓塞为主要表现的抗磷脂综合征1例报告
急性肺栓塞的心电图分析
从痰、血瘀探讨COPD炎症与高凝状态关系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