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说说我为什么讨厌明朝

2017-03-13水风

廉政瞭望 2017年2期
关键词:中华文明朱元璋合刊

水风

那 一年,当年明月七卷《明朝那些事》,风行华夏,唤起明粉无数。“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书中那些搅动风云的明史人物,惊才绝艳的牛人猛将,披肝沥胆的仁人志士,甚至是作恶多端的权宦巨奸,都让人心迷神眩、拍案叫绝。

书确实丰满好看,但历史却骨感而料峭。江山代有人才出,然而每个王朝的色彩,却并不相同。说起秦汉,是大气厚重的黑色,幽古深邃;唐始尊明黄,热烈张扬,有八方来朝的豪迈旷达;宋朝君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那一袭文人白袍的颜色,肆意宽松。而明朝,给我的印象始终是压抑而阴郁的,就像夏天暴雨前的天色,天低云暗,要垮了一般。

怎么这样说呢?从制度上来说,都是封建,但明朝建立起了汉唐宋以来第一个独裁体制(钱穆语);从治理上来说,明朝搞的是压抑人束缚人的那一套,无论是精神还是肉体。

《亮剑》里面有一句话,一支军队灵魂往往就是其第一任首长的性格特征的体现。其实,这句话多少也可以套用在王朝身上。同是武夫,黄袍加身的赵匡胤豁达宽仁,终宋一朝不杀士大夫;乞丐出身的朱元璋却极其狭隘,明以后的路子,基本上就被他定了调。概而言之,就是用血腥恐怖压制人的肉体,用特务机构监视人的行为,用八股教条使各阶层麻痹麻木。再有清朝承其衣钵,变本加厉,五百年下来,我煌煌中华就从世界文明的巅峰跌落至谷底,竟落到任人鱼肉之境地。以笔者见,中华民族之衰,非自清朝始,就是从明朝埋下的祸根。

不少外国的史学家将宋朝灭亡视为古典意义中国的结束,即“崖山之后无中国”。笔者虽不赞成,但仅从思想文化的角度看,蒙古建立元朝是马上治天下,相承千年的中华文明产生断层是事实;明代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又没有文化,搞禁锢人心于内,闭关锁国于外,导致中华文明越来越狭隘以致衰微。

当然,朱元璋无疑是一个超级猛人,从个人能力上看,从一个小叫花奋斗到开国皇帝,这一逆袭之路空前绝后、闪瞎人眼;但从历史的角度看,他超强无敌的个人能力与只为子孙一家天下打算的狭隘心胸结合,这带来的历史后果是负面的。我们知道,评判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不能脱离当时历史背景和时代坐标。但就是从封建时代的政治社会坐标刻度来衡量,朱皇帝打造的那一套独裁禁锢的制度体系,也是不折不扣的倒退。

废除宰相独揽大权,打破了相权对君权制衡的政治设计;把开国功臣几乎屠戮殆尽,“制造”的谋逆案杀人动辄以万计;将选拔天下英才的科举制,变成了束缚人的八股文工具;实行海禁,寸板不许下海;他还设计了百姓的“职业世袭”,民籍、军籍、匠籍,不允许阶层流动(除了科举),上一代种地,下一代还种地,上一辈子当兵,下一辈子还当兵……

因为朱元璋太猛,定下的“祖制”不允许改,他的后代子孙都只有按他那一套来。所以终明一朝,专制登峰造级,封闭前所未有,砍头的臣子最多,宦官为祸最烈。另一方面,后代的明朝皇帝,却是一代不如一代,大明江山风雨飘零。最后传到了崇祯帝朱由检,他继承了朱元璋性格的猜忌多疑、刻薄寡恩,但却没有太祖的天纵奇才、能力卓絕。据说他曾写下过“文臣人人可杀”的话,遗言也把明朝的败局归于“诸臣之误朕也”。或许,这是崇祯的心里话,明末群臣们的表现也的确孬种;但历史的发展总有其脉络,偌大一个森严帝国,忽喇喇一下大厦倾,都没什么挣扎的,造成这一切局面的是谁?

以前总疑惑一个问题,为什么北宋灭亡,南宋仍能延其国祚150年,南明却前前后后只存续了18年,还一直在被追着逃?为什么宋高宗杀了岳飞,却仍然能守得住半壁江山;崇祯杀了袁崇焕,明朝却再无大将可用?就连最后的灭亡一幕,明朝也远不能跟宋朝相比。崖山海战,南宋战败,十万军民自发跳海殉国,何等场面,何等悲壮,何等气节!而明朝,所谓的“临危一死报君王”,但据一些史料,北京城破,真正自杀殉节的官员也不过寥寥数人。

末代的北宋和明朝,看起来就像难兄难弟,都是汉人政权军事羸弱,都被同一个外族(金人)打,但后续表现却如此不同,何故?极端的专制体制造成了官员普遍的不负责任,禁锢保守的思想不允许任何变革的出现,愚昧民众的政策让大多数百姓对亡国也无动于衷,以致满人20万铁骑就能轻轻松松横扫天下、改朝换代。

从历史的长河看,文明的昌盛总与开放相伴,封闭终为衰败之兆。两千年来的大多数时间里,中华文明一直都屹立在世界的潮头,但明朝这一场禁锢专制的封建治理实验,却成为中西文明兴衰的关键转折点——就是在明代中期中国才开始落后于西方。这样的明朝,我怎能喜欢起来?

猜你喜欢

中华文明朱元璋合刊
4000年前的中华文明什么样儿?
本期为合刊
追寻“华胥氏”——中华文明的早期开垦者
本期与9、11、12、13、14期为合刊
本期与11期合刊
把中华文明的底色铺陈好
朱元璋背后的女人
1、2合刊已做
朱元璋与叫花鸡
中华文明何以延续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