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赴鲁前传

2017-03-13海欣

齐鲁周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郭树清主席改革

海欣

国家体改委党组成员、秘书长,贵州省副省长,央行副行长兼国家外汇局局长,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总是在关键时刻被赋予重任,赴鲁之前,他的履历上已然成绩辉煌。如今,当我们再度谈及这位来自“天苍苍野茫茫”之地的金融家时,面对其后勇敢而卓有成效的一系列工作经历,还会有人忆起那个激扬文字挥斥方遒的青年书生吗?

从哲学出发,与经济结缘

1974年,从内蒙古四子王旗一中高中毕业后,18岁的郭树清作为知青到内蒙古红格尔插队,那里到现在仍然与大城市保持着距离,人烟稀少,远处草原连绵起伏。

在那里,一些知青用抽烟喝酒打发寂寞艰苦的时光,郭树清是红格尔公社为数不多的不抽烟不喝酒的知青之一。据当时的大队书记回忆,当时只是中学毕业的郭树清手边就有成堆的书,其中很多书跟经济有关。当年在公社工作的人还记得“挺瘦挺高、白白净净”的郭树清给知青们讲“剪刀差”这个经济学名词时“头头是道”的样子。

恢复高考后,郭树清考入南开大学哲学系读书。刚开始,大家只知道郭树清是“内蒙古农村来的,教学基础不好”,但很快,郭树清凭借着勤奋好学,在大学里崭露头角。

郭树清的同学、现任西安交通大学中文系主任焦垣生回忆说,当时哲学系的同学整天捧着一些经典哲学著作看,而郭树清除了读哲学书,还经常捧着经济学著作读。郭树清的另一位同学、现任南开大学哲学系教授阎孟伟认为,郭树清当年打下了深厚的哲学功底,使他的知识结构比较全面,这对他以后从事经济工作很有帮助。

1982年大学毕业,郭树清放弃哲学专攻经济,考取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硕士研究生。此后,他又顺利考取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研究生,师从于光远,研究比较社会主义体制。再后来,他被分配到国家计委,转年8月,参加吴敬琏课题组。

高规格的学术平台很快令郭树清如鱼得水。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学巨擘、周小川—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楼继伟—国家财政部副部长、李剑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这张日后在经济学界颇受关注的风云人物名单中,郭树清位居其列。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他们有着共同的冠名:“整体改革论者”。

乘风破浪的金融“少帅”之路

2011年10月出任证监会主席之前,郭树清至少担任过四个重要职务:国家体改委党组成员、秘书长,贵州省副省长,央行副行长兼国家外汇局局长,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

1996年,方届不惑的郭树清被提拔为国家体改委秘书长。当时他已备受关注,其在宏观经济学、比较经济体制领域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著作10余部,还两度荣获孙冶方经济学奖。短短两年后,体改委改为“体改办”,郭树清再获提拔,被任命为该办两委员之一。同年7月,42岁的郭树清离京,远赴贵州出任一方要员。

1998年至2001年担任贵州省副省长时,郭树清主导了贵州的住房改革,将存量补贴(即以前的住房补贴)由暗补变为明补,改革模式得到建设部的重视。当时全国约有20多个省份派人到贵州考察。

2001年4月,在贵州度过了两年又9个月的郭树清重返首都出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長、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他所面对的是国家改革开放的巨大成果亦是软肋之一:不断膨胀中的外汇储备以及相对僵化的外汇管理体制。任职期间,郭树清关于国家外汇的处置思路引起关注,提出“第一考虑安全性,第二是流动性,第三才是盈利性”。国家外汇局一位工作人员曾对记者说,“外汇局局长是个压力极大的职位,因为每天要面对几千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稍有失误,损失就难以估量,但郭局长似乎有钢铁一般的神经。”

2005年3月中旬,郭树清的人生再次发生重大转折。与以往不同,这是一次突发事件:前后不过历时10天。

2005年3月14日,郭树清确知建行董事长张恩照“出事”的消息;两天后,建行董事会接受张恩照辞呈;3月17日,郭树清临危受命担任建行党委书记;一周后的3月25日,郭树清正式成为建行董事长。

“张恩照事件”给正在全力备战年内上市的建行带来的尴尬、震惊可想而知。如何消弭影响、打消疑虑、继续推行起步中的金融改革?郭树清的一席话颇和辩证法相合:“改革和加强管理是有一定关系的———如果没有改革,这些犯罪分子可能还会隐藏在我们的金融机构之中,继续侵蚀我们的国有资产。应该说,现在问题暴露了,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加快改革进程。”

任职期间,郭树清主导了建行的上市,使建行成为四大国有银行中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银行;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率先推动贷款投放,又在其他银行一拥而上之时降低贷款增速,甚至甘愿放弃市场份额。

拥有上述业绩的郭树清,被认为是一个有改革锐气的学者型官员。有评论认为,他工作作风虽然强硬,但更擅于随机应变。

“火山口”上的“郭旋风”

在中国,证监会主席不好当,历来有“火山口”一说,眼下,有人甚至将证监会主席和足协主席相提并论,因为只有这两个位置,板砖和讽刺总是不期而至。

2011年10月,郭树清接替尚福林,出任证监会主席。此后不久,股市最低跌破2200点,仅从指数看,已跌回十年前,股市弥漫“十年股市上涨幅度为零”的一片哀叹。

在低迷的市场变革,向来艰险。股市积弊丛生,新股发行、退市制度则是资本市场健康与否的核心所系,各方的目光聚焦于此,这也是郭树清真正面临的大考所在。

郭树清留给外界的印象是,必要时,他可以表现得非常强悍。“如果世界是一个牡蛎,郭树清可能会选择用刀把它撬开”,一位老朋友曾这样形容。

上任第11天,也就是2011年11月10日,郭树清作为证监会主席首次公开露面时,就提出强化上市公司分红制度。

此后,郭树清主持的证监会,接连提出各种完善新股发行改革制度、退市制度,以及内幕交易“零容忍”、推进新三板、降低市场交易费用、加大机构创新力度、建设OTC市场、转融通、加大QD/RQFII海外机构投资者投资额度等等一系列“新政”。

至2013年3月卸任证监会主席时,郭树清担任证监会主席的506天,提出的各项制度调整政策达70项,相当于“7天一新政”,郭树清也因此被称为“改革家”,获得了“郭旋风”称号。

“布置一个部门探讨某项改革,第二天他就把那个头叫过去问进展。第三天,第四天,一直问。第五天没问了,大家都松了口气,谁知道,第六天,他又派人来问了。”一位证监会官员说。

经济学家陈志武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郭树清担任证监会主席的时间虽短(任职期短于以前各任证监会主席),但影响深远。他改变了中国金融市场的生态环境,使行业更加充满活力,竞争和创新成为现实。

猜你喜欢

郭树清主席改革
改革之路
“跟着”习主席去大阪
主席致辞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