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补位不越位

2017-03-12马志国

特别健康 2017年4期
关键词:补位越位老李

◎马志国

补位不越位

◎马志国

老李夫妇的独生女儿生了外孙子,他们心疼女儿,让孩子晚上跟自己睡一个房间。这下好,孩子白天夜晚都跟他们在一起,小两口落得清闲自在,老李夫妇把外孙子当儿子养着。转眼,外孙子三岁多了,爸爸妈妈似乎成了无所谓的人。老李夫妇还经常抱怨小两口长不大,不顶事儿,越发不敢把孩子交给他们。

把孙子当儿子养。有人把这说成是爱,有人说这是隔代亲更动心。其实,这是老年人不当心理情结的表现,而非理性的爱。

中国人的亲子关系中,似乎有一根永不消失的心理“脐带”,让彼此失去应有的独立性。子女长大后,这种一体化情结延续到孙辈身上。这实质上是老年人借以来满足自己的依赖心理。并且,老年人更容易看重与孙辈的情感维系,而淡化了理性方面的责任。

在祖孙三代的这个家教舞台上,孩子的父母才是这台戏的主角。父母不缺位,还需要祖辈不越位。主角不缺位,配角不越位,各自演好自己的角色,才是一台家教好戏。

把孙子当儿子养,实质是侵权,是剥夺孩子父母的权利和责任。把孩子还给他的爸爸妈妈,是把养育孩子的权利和责任归还孩子的父母。当好孩子父母的助手,该帮把手的时候帮把手。

如果带孩子需要帮把手,最好去儿女家帮忙带孩子;如果需要让孩子到自己家里,最好晚上让爸爸妈妈把孩子接回;如果难于每晚必接,要经常让孩子回到父母身边。在分开和送回的时候,帮孩子做好衔接的心理准备,让孩子比较顺利地适应生活的变化。

摘自《中老年保健》2017年第1期

猜你喜欢

补位越位老李
各进一步 积极补位 苏淮高新区探索危险废物监管新模式
百变“老李”
给老李过生日
《老人与海》中的伦理越位与斯芬克斯因子再思考
“狡猾”的老李
安全监管须有“补位”意识
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补位”
老李的咏叹调
到位、站位、补位一个都不能少
2011~2012赛季中超联赛山东鲁能越位特征研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