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PBL教学法在生物制药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2017-03-12许云华

关键词:生物制药专业课程教学法

许云华,马 波,罗 丽,张 雷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海洋港口学院,江苏连云港222006)

信息化PBL教学法在生物制药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许云华,马 波,罗 丽,张 雷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海洋港口学院,江苏连云港222006)

在信息化条件下,应用PBL教学法对生物制药专业相关专业课程依据人体系统进行整合,就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探索。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方法,不仅有利于构建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还能够提高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

信息化;PBL教学法;专业课程教学;应用探索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法是指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将教授基础理论与解决实际问题挂钩,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鼓励学生间相互协作,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运用,实现教学信息化成为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方向。为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的精神,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生物制药专业的教师认真探索信息化条件下PBL教学法的运用策略,深化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1]。

一、PBL教学法的组织与实施

(一)教学组织形式

笔者针对2013级和2014级生物制药专业两个班的专业课程进行PBL教学法运用的探索。在教学中,将两个班分别划分为6-8个学习小组,每组3-4人,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组织教学。

(二)实施方法

1.运用PBL教学法整合不同专业课程中的相关内容

为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打破现行专业课程各自的理论结构框架,根据相应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将生物制药专业相关专业课程知识整合成若干模块,并借助蓝墨云班课、网络资源课等授课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例如在讲授与“糖”相关的内容时,教师首先从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疾病——糖尿病入手,设计由浅入深的问题:该病的临床表现怎样?容易出现哪些并发症?发病原因有哪些?启发学生从生理学的角度思考,提醒学生要考虑到糖代谢的进行模式、吸收与利用途径、影响因素等。然后,教师引入相对较难的病理学的有关内容:Ⅰ型糖尿病和Ⅱ型糖尿病的区别,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性非酮症昏迷等临床症状及其成因,糖尿病引发血管和神经等病变的原因。最后,引入相关药理学知识,让学生熟知哪些病人应该用胰岛素治疗、哪些病人可以口服降糖药治疗以及治疗时应注意哪些不良反应。这样既可以把相关课程的同一知识点整合为一体,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体系,又可以避免在不同的专业课程中重复讲授有关内容,节约了教学资源,提高了教学效率。

2.借助多元化的信息平台实施PBL教学法

网络学习平台上的资源具有良好的师生交互性、资源使用的反复性和教学反馈的及时性等优势。除了利用网络资源课平台,我们还利用QQ群、微信群、蓝墨云班课等平台,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渠道。

首先,教学设计阶段着眼于多元化教学手段。教师依据教学内容准备素材,构建多个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的模块,积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手段,如实物标本展示、仿真模拟软件操作、动画演示、自拍视频影像、生产见习,使教学形式丰富而生动。其次,课前学习阶段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把设计好的学习专题作为课前任务上传至网络学习平台的预习栏目,同时上传教学课件、习题、教学视频等辅助资料,以便学生自学。再次,课堂教学中重视合作学习。教学中,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讨论和交流,逐一解决课前布置的问题,教师负责答疑解惑和个性化辅导。最后,教学之后重视知识运用与学习评价,促进学生巩固知识与技能。教师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布置复习题,学生在网络平台上作答,采取老师批阅、同学互评和自评三种方法予以评价,优秀者可以得到鼓励。教师可以对学生回答问题的正确率进行科学统计和分析。

3.创建虚拟仿真实验室解决实验困境

生物制药专业课程进行操作实验往往处在困境之中。(1)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等课程,多涉及生物分子水平,常规仪器和教学手段无法直观展示。(2)生物制药专业课程的实验实训需要使用的设备价格高,体积庞大且占地面积多,易损坏、难维护。受这些因素的制约,无法将所有需要的实验实训设备全部购入。即使与制药企业开展合作,在企业进行一些实验实训,但真正能让学生上手操作生产设备的机会很少,更多的只能让学生参观学习,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作用不大。(3)不同药物的生产原理、工艺不尽相同,甚至差异巨大,实验需要的仪器设备型号多,通用性和兼容性差。(4)实验所用的原料、实验过程及终产物往往有毒、有害,实验产生的废气、废水等可能危害人体健康。(5)教师示范操作覆盖面小。解决以上难题的捷径就是建立虚拟实验室,构建仿真模型,进行模拟实验,让学生利用计算机来完成实验的设计、操作、验证等过程以达到实验目的。

二、PBL教学法的运用效果

(一)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改革前后的教学效果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90%以上的学生对信息化整合课程满意,认为信息化教学可以明显提高学习效果;82%的学生认为,整合课程保证了教学的系统性和连续性,认为整合课程更具先进性,各教学模块相对独立,有利于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78%的学生认为,PBL教学模式虽然课前需要进行大量的准备,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特别是自主学习的能力;72%的学生认为,将相关内容放在一起,特别是以某个疾病展开,可以提高学习兴趣,促进相关知识的融会贯通;72%的学生认为采用PBL教学法,可以养成整体思维方法,培养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绝大部分学生均对信息化资源保障下的PBL教学法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纷纷表示网络资源平台可以随时和反复登录进行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还可以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巩固相关知识,大大提高了自己的学习效率。

(二)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技能

生物制药专业的很多实验操作需要教师示范,但是由于学生人数较多,难免会有学生看不到或看不清,而通过信息化的平台很容易解决这个问题。教师事先把示范操作和一些注意事项拍成视频,上传到网络平台,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课程平台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自主学习,对实验目的、实验原理有更深入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反复观看视频做到心中有数,在实验课上再亲自操作以获得直观感受。我们曾在某次实验课的学习、操作后随机抽取项目进行考核,考核的结果为:能熟练完成实验的学生占74%;基本完成实验的学生占23%;不能完成实验的学生仅占3%。

(三)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依托信息化平台的PBL教学法的运用,为制药专业课程教学建构新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奠定了基础。学生通过多元化平台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参与技能训练,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如在学习血压相关知识时,先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进行信息调研,全面了解血压的形成机制、影响因素、高血压的界定、高血压的危害、我国高血压的发病率、如何利用药物有效控制血压等知识,然后进行交流研讨,形成文献报告,上传到网络资源课程平台。学生通过互评模块进行评阅,教师在课堂上加以引导,带领学生共同讨论,形成良性互动。学生在调研及研讨的过程中学习检索和运用文献,提高了信息处理能力;通过归纳总结成文,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在学习中分工合作、互相启发,增强了团队精神,提高了合作能力。

三、PBL教学法实施后的思考

(一)信息化教学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主方向

信息化教学是为了达到特定的目标而建立的信息支持和决策系统,是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与激励机制,协调和控制组织中各成员间的关系,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发挥群体效能的各种协调活动与过程[2]。目前高职教育教学改革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引导教师在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等方面不断创新,逐步提高课程教学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在人们越来越重视身体健康的今天,生物制药专业人才需求巨大,但是生物制药专业人才无论是从“质”还是从“量”上都不能满足当今医药行业发展的需要。要想有效地利用学校、企业和社会的各种资源,增强生物技术制药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效益,必须建构生物制药专业人才培养的信息化模式,建设系统化信息平台,加大信息化教学设备投入。

(二)信息技术与专业课程的整合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

PBL教学法可以明显提高教学质量,但以信息技术整合生物制药专业课程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决定整合成败的关键因素是教师。这一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教师投入较多精力,更需要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教师必须是课程的设计者、教学过程的引导者,在学生学习活动中充当的角色应该由原来“传授者”变为指导者、组织者、协调者和合作者。同时,PBL教学的内容载体由传统的、单一的教材扩展到光盘、多媒体电子书,教学资源由PPT课件发展到教学辅助软件乃至数字化教学资源库。这些变化对教师的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较高的学术水平、熟练的实践技能,还应具备多种能力,如媒体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学设计能力、课件开发制作能力,以及在网络教育应用、生物信息技术教学、多媒体运用等整个教学过程中进行分析与管理的能力[3]。

信息化PBL教学法应用于生物制药专业课程教学,通过“基于问题式学习”的方式,以信息化网络教学为媒介,逐步将教师备课、课堂实施、在线答疑及辅导,学生课前学习、课堂讨论、课后学习,学习效果反馈、检测、考试等教学环节包容进来,通过信息资源检索和虚拟实验实训环境等多种途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构建一种以培养创新能力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

[1]许云华,邵世光,沈洁.PBL教学法整合“三理”课程初步研究[J].医学信息,2010(8):2524-2525.

[2]周彩霞.现代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的现状与思考[J].考试周刊,2013(2):121-122.

[3]刘万春.信息技术环境下教育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J].经济师,2005(11):97-98.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ization PBL Teaching Method on the Teaching of Biopharmaceutical Specialty Courses

XU Yunhua,MA Bo,LUO Li,ZHANG Lei

(School of Marine Port,Lianyungang Normal College,Lianyungang 222006,China)

Relevant contents of biopharmaceutical specialty courses were integrated according to human body system.The teaching content and methods were designed rationally by applying the model of Informatization PBL. The paper basically probes into the teaching contents,and teaching methods and so on.InformatizationPBL cannot only benefi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ode of personnel training,with the aim of cultivating creative ability,but also can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 teaching competence of teachers.

informatization;Problem-Based Learning;specialized courses teaching;application exploration

G712

A

1009-7740(2017)01-0076-03

2016-09-26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改课题“信息化视界下生物制药专业教学策略”(项目编号:LYGSZ150610)

许云华(1968-),女,江苏连云港人,副教授,主要从事生物学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生物制药专业课程教学法
广东中农联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生物制药的研究和发展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基于“互联网+”的应用经济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高职生物制药专业发酵技术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高职生物制药工艺学课程教学改革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康复专业课程多媒体教学新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