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中“共情”能力的训练

2017-03-12孙英凤

辽宁教育 2017年11期
关键词:共情文本情感

◎孙英凤

视野

语文教学中“共情”能力的训练

◎孙英凤

“共情”是心理学范畴的概念,指的是能设身处地地体会、理解他人的情绪、情感并能采取适当反应的人格特质。它是个人在处理与他人的关系时,在情感层面和认知层面达到一致的最佳状态。

一、“共情”训练的必要性

(一) 语文人文性的要求

语文是具有人文性的学科,提倡人文情怀的感发兴会,以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

语文教学中,文本是必经的桥梁。对于文本的理解,孟子曾提出过重要的理论:“以意逆志”。“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朱自清 《诗言志辨·比兴》:“以意逆志,是以己之意迎受诗人之志而加以钩考。”简而言之,以己度人,是为共情。这既是古代文论中理解文本的重要方法,也是现代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良方。在语文教学中,通过阅读让学生感受文本思想内涵,在教师的引导下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让学生透过“言”与“象”达到“意”的层面,感受作者的内心,心灵受到震撼,情感受到熏陶。

(二) 语文工具性的要求

语文的工具性特征不仅体现在语言交际上,也体现在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作为中学生,“共情”能力的表现就是去个人中心化,在交际出现误解时,能自觉地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理解并体谅人。巴金在《小狗包弟》中,通过忏悔和反省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位真实的作家形象。设身处地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情绪能让我们去个人化,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并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课标对语文阅读教学有较高的定位,即通过理解文本的思想内涵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来启发学生对自我个体以及自我个体与其他个体之间联系的思考,提升学生对他人和自我的认知能力。

二、“共情”训练的方法与原则

(一) 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例如教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如果想理解感悟海伦·凯勒的心声,可以在上课之前让学生闭眼三分钟,然后再从海伦的角度去想象她的世界、理想、愿望,达成与文学人物的共情心、同理心,从而达到“理解和感受海伦·凯勒这一文学形象”的教学目标。

(二) 形象教学

在语文课堂上,不仅可以通过直观的形象思维来达到学习目的,还可以设置一定的画面简洁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引导学生领悟文本背后的形象。例如,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时,要理解王熙凤的人物形象,不仅要通过“一双丹凤三角眼”和“丹唇未启笑先闻”的顾盼神飞感受她的外在形象,更要通过理解“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的深层含义来感悟“凤辣子”善于逢迎、狡黠机变、八面玲珑的形象。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充分感受文学中的形象、意境之后,必然产生自己独特的想法,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及时进行情景再现和梳理,打通发散形象思维的“任督二脉”。

(三) 诵读教学

诵读时,我们融入作者的感情,感悟洋溢在字里行间的浓浓情意,和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这样,很快就会把握文章,对文章达到很高的理解境界。例如,读杜甫的 《旅夜书怀》:“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带着感情地去读它,可以体会到,作者为我们展现了星空低垂下大自然的广阔空间,在这一图景中,有一位像沙鸥一样渺小的人在为生活奔波。情景交融,我们即可感受到作者的孤独和伤感。

(四) 课外延伸阅读

课外延伸阅读也是培养学生“共情”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在教学前的准备期或教学后的巩固期,教师可以充当一个引路人的角色,推荐给学生相关领域拓宽视野的文章和书籍。当学生的阅读面扩大了,对作品中作者所传达的思想感情有了整体的了解,就能够建立起自己的审美体系,汲取所需的精神养分,从而形成自己的价值观。

三、“共情”训练与人格塑造

“共情”是人格塑造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共情”能力可控方法中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它是一种潜移默化却影响深远的育人方式。这个过程里,教师通过多种阅读教学模式熏陶感染,使学生形成共情思维,自觉对文本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解读,深入研究作者的写作意图及其所要传达的思想感情。在课堂上,教师可利用情境教学、形象教学、诵读教学、课外延伸阅读或其他合适的方法,适当引导,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和温柔有礼、体谅他人的人格构成传递给学生,使其在未来的人际交往中行为更加合适、得体。这样不仅有利于语文能力的提高,更有利于整个学习生态的构建和人格的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辽阳县第一高级中学)

(责任编辑:李阳)

猜你喜欢

共情文本情感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县域教师培训管理中如何实现共情
幼儿共情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情感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