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县级审计机关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之初探

2017-03-12陶弘娜王朝辉

辽宁经济 2017年8期
关键词:财政资金区县格局

◎陶弘娜 王朝辉

区县级审计机关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之初探

◎陶弘娜1王朝辉2

在我国经济社会进入新常态的形势下,要求建立以公共财政框架为目标,提高财政绩效水平为核心,加强政府性资金资产管理为内容的财政体制。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本级公共财政监督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的区县级审计机关,应当重点以政府预算体系的健全、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财政资源配置的合理性、财政资金使用绩效的提高等为重点,聚焦于预算管理的完整性和统一性,有效实现既定的财政资金管理目标。

区县级审计工作财政

一、区县级财政审计大格局的特质

(一)大格局下的财政审计注重整体性和全局性

财政审计大格局并不是简单地求大求全,因此一定要摒弃简单的扩大规模和数量的错误观点。财政审计大格局要求具有大局观意识,用全局思想指导审计工作,不拘泥于局部微观审计,而是注重宏观审计,摒弃以偏概全或漫无目的的审计局限性,从战略高度将财政审计的监督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二)大格局下的财政审计涵盖内容广泛

财政审计大格局以“系统论”的观点看待财政审计,分别将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视为一个独立系统,其下又分出若干子系统。由此观之,财政审计大格局是将全部财政收支纳入审计监督视野,涵盖了财政收支管理的各个方面,在广度和深度上有别于传统的财政审计,是对传统财政审计的优化和补充。

(三)大格局下的财政审计要求有效整合审计资源

财政审计大格局要求对审计资源统一调配,有效协调不同部门,打破专业限制和职能界限,利用有效手段整合各专业人员及模糊职能界限,使审计信息在各职能部门、各专业人员之间畅通无阻,增加各部门及专业人员的默契度,待时机成熟时,可以考虑彻底摒弃传统的以行业作为机构设置的标准,代之以资金使用性质为标准设置内部机构,以建立财政审计大格局为基轴,做到合理调度,信息共享,达到资源高度整合。

(四)大格局下的财政审计要求与其他专业审计紧密结合

在财政审计大格局中,区县审计机关内部各职能部门(科室)有其自身的专业特点,在各自专业领域有一定优势,但如果只是各自为战,不能形成兵团作战模式,则难以发挥协同效应而形成合力。因此,各部门(科室)必须将自身专业特点与优势同财政审计相结合,只有发挥“1+1>2”的协同效应,才能形成合力,充分发挥审计机关的整体合力,达到专业审计与其他审计相结合的最佳结合点。

二、基层财政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审计独立性有待提高

由于区县级审计机关是本级政府的组成部门,“人、财、物”直接归属于本级政府,尤其是人事任免权直接决定于本级政府,这些因素导致了区县审计机关独立性难以得到保证。因此,本级预算执行审计的目标实现难度较大,同时区县级审计机关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区县级审计机关只能重点关注财政部门自身的违规问题,而很难触及本级政府财政管理方面的问题,对公共财政体制机制上的问题亦鲜有涉及,因此基层审计机关发挥“免疫系统”作用更无从谈起。

(二)财政审计内容和范围不全面

目前,区县财政审计涉及范围较为狭窄,仍将预算执行审计作为审计的重点。以地方财政收支和中央转移支付资金审计为例,就审计资源和审计手段而言,区县审计机关在这方面尚存短板,在财政资金的分配、筹集、管理、绩效评价、拨付以及使用等诸多环节难以全面覆盖,特别是缺乏有效关注资金的筹集和分配,不能对绩效评价进行有效切入,而将审计资源投入到资金管理和使用等环节,导致不能完全覆盖财政审计的全部内容和范围。

(三)审计成果未能得到有效利用

目前,大多数区县级审计机关对审计成果不能有效加以利用,只对审计报告的完成以及审计结果报告的完成比较重视,在分析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方面,还不能够充分地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审计成果未能得到充分转化。

(四)审计资源未能得到充分整合

区县审计机关由于管理机制不完善和审计方式方法的落后,不能合理配置审计资源、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审计资源没有最大限度的得到利用。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区县审计机关内部还有浓厚的科室观念,科室各自为战,未形成合力;二是区县审计机关审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科室间人员搭配不尽合理;三是区县审计机关不善于借助社会中介审计力量,以弥补自身审计力量的不足。因此,审计资源未能得到充分整合,不能形成合力。

三、区县审计机关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的工作举措

(一)牢固树立财政审计大格局的理念

区县审计机关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要求审计人员以财政审计大格局理念为出发点,不能仅考虑个体而要考虑整体性、不能仅考虑局部而要考虑全局性、不能仅考虑微观层面而要考虑宏观性,不能仅考虑部分而要考虑完整性,从维护本地区经济安全、防范财政风险、规范财政管理、提高财政绩效的高度分析问题,转变审计思路、审计理念,不断深化财政审计。

(二)关注全部政府性资金

延伸财政审计的广度,不能仅从局部关注财政资金,而要从整体上考虑财政资金的各个组成部分,从政府各类基金、非税收入、政府债务、国有资产经营收益到专项资金使用绩效、政府投资项目、政府性融资平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等进行通盘考虑。深化财政审计的内容,关注财政性资金筹集、分配、管理到使用的全过程,从宏观上掌握财政性资金的总体规模,对财政资金筹集渠道、支出方向、分布情况进行调查,掌握财政资金的管理现状。同时,从完整性和安全性方面关注财政资金,重点是财政资金的支出结构、专项资金的分配和使用、部门预算执行管理、财政投资的绩效、政府举债规模和管理情况。

(三)充分利用审计成果进行综合分析

在财政审计大格局中,应以党委和政府的工作为中心,聚焦社会焦点与热点问题,从细节着手,对在审计过程中发现孤立的审计素材用联系的观点进行综合分析,再从宏观层面和国家治理的高度进行分析。在审计实践中善于用哲学观点思考问题,用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把握审计总体规律,提升审计结果的质量,增强审计监督的实际效果,从理论和实践上探讨审计成果跟踪检查和公开的方式方法,力求在宏观层面体现审计成果,扩大审计结果的影响范围,推动财政审计成果反映上层次、上台阶,充分发挥财政审计监督在国家治理层次上的作用。

(四)科学安排年度审计工作

在安排年度审计项目计划时,紧紧围绕本级预算执行审计,向本级预算执行审计倾斜,合理安排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及其他审计工作,明确本级预算执行和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的主辅关系,在时间和人员方面进行合理搭配。以年度预算执行审计确定的目标为主线,根据需要揭示、反映和关注的问题,改进审计方式,将财政审计与部门预算执行审计、专项资金审计、经济责任审计、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相结合,并与审计调查相结合。在审计实践中,要合理分配审计资源,充分利用审计成果。积极探索跟踪审计,从财政资金的筹集、分配、使用到效果进行审计,探索对重大政府投资项目和民生资金实行跟踪审计监督。

(作者单位:1.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沈阳市沈北新区审计局)

责任编辑:司斯

猜你喜欢

财政资金区县格局
基于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与财政税收
加强财政资金监管 打造廉洁高效财政
山西:20亿元财政资金推动乡村振兴重点项目落地
格局
联手共建 努力打造大调解工作格局
浅议财政资金绩效管理的完善措施
区县电视台如何做好重大赛事报道
小人物的大格局
北京:上游水质不合格 下游区县将收补偿金
天津市2013上半年各区县节能目标完成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