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互联网+”构建开放式初中地理课程

2017-03-12蒋勇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52期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互联网+互联网

蒋勇

(无锡外国语学校,江苏 无锡 214000)

摘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传统产业的发展模式正不断创造传统产业发展的新活力。同理,“互联网+”初中地理课程的教学也会产生新变化和新活力。本文在介绍“互联网+”及其思维的基础上,将对“互联网+”初中地理课程教学的新变化进行总结。

关键词:互联网+;互联网思维;初中地理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2-0186-02

有人把互联网思维的精髓总结为:①用户思维;②简约思维;③极致思维;④迭代思维;⑤流量思维;⑥社会化思维;⑦大数据思维;⑧平台思维;⑨跨界思维。其实这些思维都不是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和实质。互联网思维的实质应是随着信息处理方式的改变,而导致的人们思维方式的变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借助互联网非平面、立体化、无中心、无边缘的网状结构,人们收集、存储、传输、处理信息的速度越来越快。正是借助互联网对信息处理速度的加快,诞生了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商业民主化和用户至上等思维方式。这些思维方式与传统产业模式结合就会带来传统产业的结构调整、质量提升,最终获得新的发展活力。这就是在“大众创业、万众創新”的时代背景下形成的“互联网+”的思维理念。这一理念对我们的教育行业和传统课堂教学会带来怎样的改变?我们将围绕这一理念对初中地理课程教学产生的新变化进行总结。

一、地理课程教学理念需要借助互联网思维的理念进行创新

我国2013版新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地理课程在内容选择、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和教学评价中,要充分考虑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为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创造适宜的环境。这说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有巨大的作用。这种作用不仅体现在技术上尽可能支持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更体现在传统课堂教学理念需要借助互联网思维的理念进行创新。根据企鹅智库2015年5月5日发表的《互联网+红利时代——九大传统行业在线经济转型报告》的调查显示(图1)超过一半的人对传统教育服务的满意度为一般,城市不满意的比例总体大于40%,而且城市满意度比农村满意度低。那么传统教育的痛点主要是什么呢?根据同样的调查显示(图2)传统教育行业排在第二位的痛点是课程枯燥、互动少,无论城市还是农村的比例都超过了30%。这反映了传统教育的弊端是无法实现真正的因材施教。尤其是不能根据每位学生不同的学习路径,为他们打造个性化的学习体验。这也表明传统课堂教学还是老师一味地讲,学生被动地听,所以缺少互动。这样一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也就根本不存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打造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体念。我们不妨借助互联网“用户至上”的理念进行思考。教师如果能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知识储备状况,从学生的现实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设计出让学生“尖叫”的课堂学习情景。这样不仅激发了学习的兴趣,而且能唤起学生互动的热情,产生个性化的学习体念。所以借助互联网用户至上的理念,像厂商通过为用户提供个性化需求的产品、能牢牢抓住消费者那样,课堂上教师如能做到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学生愉悦的学习体验为重点,这样的课堂或课程就能深深地吸引住每位学生。

二、“互联网+”推动地理课程内容的开放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借助互联网非平面、立体化、,无中心、无边缘的网状结构,人们收集、存储、传输、处理信息的速度越来越快。借助互联网信息处理速度变化的核心思维,可以更有效地构建开放式初中地理课堂。比如在对人教社2013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自然灾害”一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一起盘点2013年中国的自然灾害,通过图片、视听等多媒体资料带领学生回顾梳理他们所了解或亲身经历的各种灾害,最终整理出如图所示的2013中国自然灾害盘点图。借助盘点图,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我国自然灾害的基本特点和时空分布特征时就可取得水到渠成的效果。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教师借助互联网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突破课本教学素材的局限性,充分利用来源于“生活世界”和学生自身经历及学习活动本身的丰富素材,实现了课程内容的开放性。同时将不同时空的灾害整理成盘点图,有效地帮助学生体验和感知空间位置,发展学生的空间能力。我们知道:“地理课程要充分重视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形成学校与社会、家庭密切联系,教育资源共享的开放性课程,从而拓宽学习空间,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所以借助互联网信息处理速度变化的核心思维,可有效地实现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模式等教学形态的开放性,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三、“互联网+”助力地理课程教学时空的拓展延伸

教学时空的开放性是地理课程开放性表现之一。教学时空的开放性就是要求地理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与校内的时间,学习空间也应得到进一步拓宽、延伸。互联网技术条件下,信息的传播突破了空间的限制,所以将互联网技术跟教育结合就能实现教学时空的拓展延伸。比如在学习2013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时,因学生没有亲身的经历和体验,加之普遍存在的空间概念(包括空间位置、空间距离、空间关系)的感悟能力差、“心里图像”与实际图像差异较大的问题,学生会难于理解我国地理区域差异大这一特点,也就影响了他们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学习和掌握。如何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呢?此时,利用互联网即时交互的技术条件,发挥它通过QQ、微信、微博、论坛等聊天工具能将全国乃至世界的人迅速汇聚的媒介功能。首先由教师或学校层面组建有关“比较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差异”的群组(包括QQ、微信、微博、论坛等),并由教师或学校组织学生参与。然后来自不同区域的同学通过聊天交流、晒照片、写微博等方式介绍本区域自然景观、饮食文化、气候变化、农牧特产等与学习有关的内容,方便其他区域的同学获得更直观深刻的体验,减少“心理图像”与实际图像差异。最后由学生通过比较归纳、总结整理得出我国不同区域特征差异大的基本特点,进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依据、界线和范围大小、自然环境特征等知识点,从而为学生进行区域地理的学习开好头。当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教师不仅能利用大数据提供的地理数据培养学生处理、分析地理信息资料的能力,而且能借助在线教育为每位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授课,甚至未来借助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的IT技术的变革,加上教育内容和教育模式的改变,学校和教育机构有望推出智能化学习系统。总之,互联网技术+地理课程教育将使地理教学的时空无限拓展延伸。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传统产业的发展模式正不断创造传统产业发展的新活力。同样,将互联网的思维理念、技术优势与初中地理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相结合,必然会带来初中地理教学的许多新变化。以上几点就是笔者根据一线教学感受做出的总结,希望得到大家的指正。

参考书目:

[1]柳斌.中国教师新百科(中学教育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

[2]互联网+红利时代——九大传统行业在线经济转型报告[EB/OL].企鹅智库,2015-5-5.

猜你喜欢

互联网思维互联网+互联网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