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人物美学视角下的《洛神赋图》赏析

2017-03-12蔡晓楠中国传媒大学100024沈阳体育学院110102王卉宁花旗银行北京分行100032

大众文艺 2017年16期
关键词:洛神赋洛神顾恺之

蔡晓楠 (中国传媒大学 100024;沈阳体育学院 110102)王卉宁 (花旗银行北京分行 100032)

基于人物美学视角下的《洛神赋图》赏析

蔡晓楠 (中国传媒大学 100024;沈阳体育学院 110102)王卉宁 (花旗银行北京分行 100032)

《洛神赋图》是我国首部根据诗文创作的画作,其中对于人物场景的创作十分传神,具有极大的美学赏析价值。本文针对人物美学视角下的《洛神赋图》赏析进行研究,论述了顾恺之与《洛神赋图》,《洛神赋图》的人物美学赏析,以及《洛神赋图》的评价与影响。

美学视角;《洛神赋图》;赏析;人物

《洛神赋图》是我国宝贵的美学文化资源,其对中国的美术创作具有极大的影响。《洛神赋图》主要是通过曹植的《洛神赋》诗文进行创作,曹植在诗中描写了自己与洛神相遇相爱,最后分离的爱情故事,抒发了痛失爱情的悲伤之情。顾恺之通过对诗文的理解,以其娴熟高超的绘画手法,创作了极具意境的《洛神赋图》,成为了流传于后世的经典。

一、顾恺之与《洛神赋图》

(一)顾恺之生平与功绩

顾恺之是东晋南朝时期的书法画家,顾恺之从少年起便博览群书,文化知识渊博,在书法与绘画上面的造诣更高。顾恺之对于绘画的喜爱近乎痴迷,经常处于忘我的状态,被人们称之为三绝,主要是才绝、画绝、痴绝。顾恺之在进行画作创作时,通常会将自身关在房屋内,几天几夜不出来,直到画作创作完成为止。正是因为顾恺之超乎常人的热爱绘画,才能够创作出《洛神赋图》这样的佳作。

(二)《洛神赋图》主题与艺术特色

顾恺之最著名的作品《洛神赋图》,是根据曹植的《洛神赋》而创作。从曹植的诗中,能够深刻的感受出幻境的人神爱情。顾恺之深刻的理解诗的意境,通过其丰富的想象力,将诗中的爱情通过绘画的方式进行展现,给后世留下极具价值的文化佳作。从《洛神赋图》能够看出,顾恺之将人神之间失意的爱情,刻画的淋漓尽致,使得人们可以从画中看出人物爱情失意的悲痛与伤感。

二、《洛神赋图》的人物美学赏析

(一)运用共鸣雕琢气韵

曹植的《洛神赋》中,描写的是自己与洛神相遇相爱的故事,但是最终的结局是分离,抒发了作者痛失爱情的悲伤之情。《洛神赋图》中充分的体现出人物深刻的爱情,以及最终分离的悲伤之情,将诗文中传达的情感表达的淋漓尽致。顾恺之能够如此传神的创作《洛神赋图》,主要是由于其与曹植的《洛神赋》产生共鸣,通过其共鸣产生的情感,进行雕琢气韵,从而赋予画作灵魂。通过《洛神赋图》,能够领略到诗文与绘画的双重世界,这也是《洛神赋图》的绝妙之处。传神的画艺,能够将事物画活,能够赋予画作感情,赋予画作新的灵魂。能够将古代诗文中的景象勾勒出,是十分困难的事情,由此可以看出顾恺之超出常人的绘画天赋。《洛神赋图》之所以成功,顾恺之的迁想妙得是基础,其能够与诗文产生共鸣,并且将感受到的灵感进行实体化,这时思维与绘画工艺共同协作的过程。例如,西方美学的“移情”,主要是在绘画创作之前,对事物进行仔细研究,并且对其进行思想分析、情感揣摩,从而去产生共鸣1。再通过共鸣产生的灵感,进行丰富的想象,最后将想象的内容,通过画作的方式进行展现。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处,也是通过共鸣,而进行气韵雕琢。对《洛神赋图》的人物进行赏析,能够看出作画人的精湛画工,以及其气韵十足的绘画手法。例如,通过弱柳微垂来烘托曹植的迷茫,用云彩雨雾去衬托洛神的美。此种绘画手法,采用较高的意境,恰到好处的符合情境需要,不多不少正是最好的状态。《洛神赋图》的创造,画面内容情境高雅而又富有内涵,画面传神富有感情。即便经过千年的时间,《洛神赋图》仍然保持它应有的状态,仍然能够传递出曹植与洛神浓厚的感情2。

(二)通过眼睛展现“妙处”

《洛神赋图》具有传神写照的特点,观《洛神赋图》能够通过画面内容,体会到画中人物的感情,这正是《洛神赋图》的绝妙之处。顾恺之的画作普遍具有传神的特点,传神论也是顾恺之的主要创作思想。其主张画作的创作需要带有神韵,并且人物眼睛的刻画尤为重要。眼睛是心灵的窗口,通过眼睛能够感受到人物的喜怒哀乐,研究是修养与情感的传递媒介3。顾恺之的传神论,在《洛神赋图》中表现的淋漓尽致。《洛神赋图》中,人物所传达出来的各种情感,都是通过眼神进行表达。例如,《洛神赋图》中对于曹植洛水河畔初次与洛神相遇画面的刻画,曹植衣着华丽的身体微动拦住身后的仆人,眼睛却一直注视着美丽的洛神。从画中可以看出曹植的眼神中有惊讶、有赞美、有惊喜。《洛神赋图》中刻画的曹植专注的看着洛神,以至于没有发现洛神身边的仆人,由此能够衬托出洛神的美丽,以及曹植对洛神的一见钟情4。眼神刻画是《洛神赋图》的精妙之处,例如,画作中洛神独自坐在洛水河畔,没有见到曹植眼中流露出的期盼、哀怨、以及惆怅之情。通过对洛神眼睛的描绘,去表达出画中人物当时的情感。由此可见,眼睛是传神写照的点睛之笔。观《洛神赋图》可知,随着离别时间的临近,画中悲伤气氛的描绘越来越重。例如,洛神与曹植的眼神对望,无论二人相距多远,洛神与曹植的眼神都未曾离开过彼此。从中能够感受出,二人之间浓厚的感情,以及深深的爱恋。据说在《洛神赋图》创作时,顾恺之先是创作所有的人物场景,待所有完成之后,唯独留下眼睛没有描绘5。顾恺之仔细的观察画作,对每个情景的人物情感进行深刻体会,从而去进行眼睛的创作。通过景色情境,最后去描绘眼睛。因此,才有了如此传神的《洛神赋图》。

(三)借用衣饰体现行为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画作主要是通过线条来进行展现。《洛神赋图》中,将线条的美感展现的淋漓尽致。通过《洛神赋图》可以看出,顾恺之在进行创作时,没有局限于人物表面的创作,而是主要刻画人物的骨、气、势,充分的发挥线条的作用,从而去展现人物的特点。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对于人物的衣饰描写比较细致,绘画手法也十分讲究,具有一定的节奏感6。人物衣饰的描绘,主要是通过线条进行勾勒,从而去展现人物的形态。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主要是借用衣饰去表现人物的行为,此种绘画手法更加传神,更具有神韵。例如,顾恺之在洛神初次现身时,利用极其软绵的线条对洛神的服饰进行勾勒,充分的体现出洛神的神采飘逸,以及其妙曼的身姿。此段绘画创作,极其符合诗文的内容: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洛神赋图》中,对于衣饰的描绘,给人一种无风自动的感觉。其线条是明确的,蜿蜒曲折又飘飘欲仙,极其具有仙境的韵味。《洛神赋图》对于复杂的形态,通常下会有集中的线群,每一个线群都是一个内容转折点,形象的勾勒出人物的形态。

(四)以形写神传神写照

观《洛神赋图》,能够从中看出顾恺之的绘画手法是,以形写神传神写照。画作中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去传达人物的情感,表达出不同情景中人物的感情变化,从而达到传神写照的效果。《洛神赋图》中,通过对人物形象的描绘,去表达主人公洛神与曹植的感情,通过二人神态的描写,去体现二人之间的爱慕、失落、以及欲言又止。此种传神的绘画手法,正是以线绘形、以形传神,通过简单的线条,成功的描绘出复杂的情感。由此可见,《洛神赋图》的精妙之处7。《洛神赋图》展现给世人的是,洛神与曹植浪漫而又富有悲剧色彩的爱情神话故事,其采用按照事情发展的创作方式,细腻极致的刻画了主人公之间微妙的关系,以及情感的变化,充分的还原了曹植诗中的情景。观《洛神赋图》可知,顾恺之为了使得画作符合诗文的意境,除了注重人物眼睛的描绘之外,同时注重人物肢体的刻画。例如,画中的洛神有时“徽幽兰之芳鸽兮,步脚姗于山隅”,有时“仙足轻点,似羽毛般轻盈”。由此可以看出,洛神的风姿卓越。画作中对于洛神与曹植分别是的描绘,是“屏翳收风,川后静波”。此画面属于神话场景的描绘,女娲唱着歌,冯夷敲着鼓,护送着洛神离去。坐在车上的洛神,与曹植两两相望,悲伤之情难以表达,嘴唇微张似乎向诉说着什么,但是却只留下遗憾。此处人物姿态的描绘,充分的体现出顾恺之以形写神传神写照的创作手法。

三、《洛神赋图》的评价与影响

(一)《洛神赋图》的评价

中国的绘画创作,讲究画外之意,注重情感的表达。而《洛神赋图》中不仅对人物的形象进行精细的绘画,对周围的景色、人物服饰也进行仔细的创作,由此而突出画作的意境,更加衬托出人物之间的感情8。顾恺之以形写神传神写照的绘画手法,在《洛神赋图》中表现的淋漓尽致,其线条的勾勒极为完整,剧情的发展十分紧凑,画面生动形象,对于洛神与曹植的感情描绘十分传神,能够使得观赏者融入其中,感同身受画作的意境。《洛神赋图》是中国美学的审美典范,是美学赏析的主要范本,对于中国文学而言具有重大意义。

(二)《洛神赋图》的影响

《洛神赋图》是我国的画品创作中,首部根据诗文而进行创作的作品,其展现出精湛的画艺,以及顾恺之丰富的想象力与细腻的情感。《洛神赋图》对于我国的画作创作具有重大影响,促进了我国绘画艺术的发展,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洛神赋图》代表的是整个中国的美术形象,其开创了我国绘画长卷的先河,对中国的美术学具有重大的启示作用。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介绍顾恺之生平与功绩,以及《洛神赋图》主题与艺术特色。《洛神赋图》的人物美学赏析,主要表现为运用共鸣雕琢气韵,以形写神传神写照,借用衣饰体现行为,以及通过眼睛展现“妙处”。《洛神赋图》对于我国的美术创作,具有极大的启示作用,其开辟了我国古代艺术美学的新领域,提升了美术创作的层次。

注释:

1.张佳彬.《洛神赋图》对《洛神赋》中“我”和洛神的图像阐释[J].文化艺术研究,2014,03:149-157.

2.孙涵.顾恺之——《洛神赋图》佛、道、人思想的美学体现原则[J].艺术科技,2016,01:220.

3.宋丹凤.浅析顾恺之《洛神赋图》的古典浪漫主义[J].中国艺术,2016,01:128-129.

4.王颖洁.《洛神赋图》的空间叙述方式[J].美与时代(下),2016,04:73-74.

5.钟雪梅.从《洛神赋》到《洛神赋图》:图像对文学的转译[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6,01:46-53.

6.杨娜.辽宁本《洛神赋图》之内涵探析[J].今传媒,2016,07:154-155.

7.张佳彬.《洛神赋图》对《洛神赋》图像阐释的当代启示[J].文化学刊,2015,01:48-50.

8.罗兰.顾恺之《洛神赋图》的人物画美学特征[J].美与时代(下),2015,04:79-81.

猜你喜欢

洛神赋洛神顾恺之
核心素养背景下美术课堂情境创设的实践研究——以《洛神赋图》为例
洛神姿
观茶
荷花
临帖赵孟頫《洛神赋》
临帖赵孟頫《洛神赋》
《洛神赋图》之三
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
顾恺之募捐
顾恺之的“痴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