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范聋校课堂语言实践探究

2017-03-12陈瑜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课堂语言聋校实践探究

陈瑜

摘 要 语言是进行思想交流的工具,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信息传输途径,规范的课堂语言可以提高教育教学效率。聋校学生生理上有缺陷,这给课堂教学带来一定的障碍,课堂教学语言更应该要规范,尤其在语文教学中,课堂语言更要起到引领的作用。本文结合语文课堂教学实践,谈几点规范课堂语言的体会。

关键词 聋校 课堂语言 实践探究 方式

中图分类号:G762.2 文献标识码:A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指出:“使用语言是一种技能,跟游泳、打乒乓球等技能没有什么不同的性质。……从某种意义上讲,语言以及一切技能都是一种习惯,凡是习惯都是通过多次反复的实践养成的。”由此可见,只有适时为学生创造语言实践的机会,创设语言情境,通过反复的实践,才能达到提高语言能力的目的。聋校语文课堂教学也不例外,应提供多渠道学习语言的途径,采用多种语言实践的方式进行训练,从而达到规范课堂语言的目的。

1探究式语言实践

《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明确指出,在聋校语文课堂教育过程中,强调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倡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的基本思想是让学生在“重新发现”和“重新组合”知识的过程中进行自主学习,它是一种强调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积极投身其中的学习方式。探究式语言实践就是在已有的或者在新获得的语言的基础上,通过对教材文本的感知、理解、领悟,对课文中一些语句的“重新发现”和“重新组合”的语言实践过程,这是一种“学得——实践”的过程。

在聋校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每堂课,解读文本中隐含的语意,挖掘文本的重要信息,不断引导学生去加工和创新,展开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第二次对话。例如在全日制聋校试验教材第五册《老山羊请客》一文课堂教学中,我设计了四处说写话的练习:(1)“可是谁也不吃”,谁不吃什么?(2)“大家还是不吃”,大家为什么不吃?(3)“老山羊看了看,一下子明白了”,老山羊明白了什么?(4)老山羊想了什么办法?通过在一定情境下的课堂教学,经过引导学生对课文的探究,层层进行语言实践,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促使学生思维的发展,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2应用式语言实践

加强语言应用训练,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内化,在语言应用中活化,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语言习得理论告诉我们,语文教学是一种开放的课型结构,应充分利用社会环境,建立课堂与自然习得相结合的新的教学体系。一是利用语文课堂已有的教学情境,精心设计“描述画面、复述课文、续编课文、师生问答”等语文实践方式。例如在教学《老山羊请客》一文时,教师设计了:长颈鹿和小马也来到了老山羊家,老山羊会怎样做呢?然后让学生仿照课文写一段语句通顺的话。二是让学生多参加一些用做语言实践的课外活动:如参观访问、座谈讨论、新闻发布、游戏表演,亲身体验,把社会实践引入课堂,以此创设“习得”的途径,让学生向更高层的语言能力发展。例如学校举行了拔河比赛,就让聋生亲眼目睹,亲手操作,亲身经历,亲切感受现实场景,体验身边生活,参与现场叙说,从而在实践活动中逐渐规范自己的语言。

3积累式语言实践

建构主义教学论认为,学生在理解新语言的同时,也学到新的语言材料,并尝试用这些新的语言材料来建构新的语言,使语言能力得到相应的发展。《语文课程标准》中曾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整体上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然而聋生语言积累的薄弱成了他们语文能力持续发展的“瓶颈”。由于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作“奠基”,那些方法和技能就成了“空中楼阁”。语言的积累在于听说读写的渗透:听——生活语言的渗透;说——口语积累的渗透;读——书面语言的渗透;写——外话语言的渗透。在每一堂课里,聋校教师都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精心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在聋校低年级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建立“学得——模仿——实践”的模式,注重学生的常用句式,如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被字句、把字句等句式的训练,在不同的情境中向新语言迁移,以培养学生的语感,达到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

比如在学习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语文第六册《养蚕》中,笔者在“裹在、剪成、拨到、爬在”等词语教学中,增加了“读一读、演一演、说一说”教学环节:小明把珠子裹在毛巾里;王芳用剪刀把纸剪成一个圓形;教师把粉笔拨到粉笔盒里;同学们爬到桌子底下……课堂上一下子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样长期语言积累才能为聋生“厚积薄发”打下基础。

虽然聋生的语言形成遵循了“习得——学得——习得”往复的运行规律,但是都要在一定的情境中经过反复的模仿、实际的历练,然后逐步扩展、渐进提高。根据聋生语文课堂教学的特殊性,我们还要依照学生的不同学习阶段,由浅入深地安排好语言实践:探究式语言实践——应用式语言实践——积累式语言实践,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充分调动聋生学习语言、使用语言的积极性,才能有效地提高聋生的语文能力,最终达到规范学生语言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沈玉林,等.双语聋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6.

[2] 周兢.重视儿童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J].学前教育研究,2002(3).

[3] 丁山燕.聋校课堂教学中交往情境模式的创设例谈[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6(5).

猜你喜欢

课堂语言聋校实践探究
聋校语言教学中的
立足聋校语文课堂,探寻高效教学之路
探究式科学活动的组织策略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与传统文化结合的实践探究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
电子白板让聋校英语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