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快速把握诗歌情感的六把钥匙

2017-03-11湖北省武汉市第十一中学姜冬霞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7期
关键词:典故景物首诗

湖北省武汉市第十一中学 姜冬霞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全国各省语文高考试题的题型愈来愈突出灵活性和开放性,不管诗歌鉴赏题型如何灵活变化,每个考生都必须夯实诗歌鉴赏最基础最重要的一步——准确把握诗歌的情感。如何让学生快速把握诗歌的情感,从而准确有效地答题呢?我觉得有六把钥匙可以交给学生。

一、读标题

在诗歌鉴赏的学习中,我们学到了诗歌的类别,如:送别诗、托物言志诗、思乡怀人诗、登临怀古诗等。不同的类别表达的情感就有所不同,送别诗往往传达的是依依惜别的离愁,山水田园常常的表现的是对恬淡闲适生活的热爱与向往,而登临怀古诗多数是抒发物是人非、昔盛今衰的感慨。诗歌的类别有时在标题中就显示出来了。读标题,察看诗歌类别,是我们定位诗歌情感的首要方法。

二、抓情语

白居易在《策林六十九》云:“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于吟咏,而形于诗歌矣。”可见,诗歌是诗人内在情感的外在体现,有些诗歌在体现诗人情感时较为明显,直接在诗歌里就可以找到表达情感的“情语”,即情感是“显性”的。这类“情语”通常有:孤、独、愁、思、怨、乡(思乡)、客(漂泊在外)等字眼或者词句,找到这类字眼或词句,学生就能准确把握诗歌的情感。如2013年高考全国新课标Ⅱ诗歌《次韵雪后书事二首》中有“惆怅”和“相思”等词语,这些词语都直接传达了诗人的情感。实际上,情感是显性的高考诗歌为数不少,考生要抓住这些体现诗人内在情感的“情语”,再结合全诗,就能迅速把握整首诗,从而有效答题。

三、借注解

如果诗歌通篇都没有一个字表明作者的情感,也不必慌张,那就只能说明这首诗歌的情感是“隐性”的,需要我们去揣摩分析,我们不妨看看有没有提供有关作者及其生平的注解。因为出题者一般不会平白无故的给你一个注解,这个注解可能就是揭开这首诗歌情感的一把钥匙。如:如2010年高考全国卷一诗歌《咏素蝶》,这首诗的情感不明显,但它提供了一道注解:刘孝绰,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这个注解对我们理解此诗帮助很大。诗人写素蝶绕绿蕙,隐青薇,忽争起,乍共归,花中见,叶际飞,这些画面有如电影中的镜头不断切换,展示出了素蝶上下翻飞、起伏不定的行踪。诗人写素蝶这些究竟要表达自己的什么情感呢?结合注解,豁然开朗!原来诗人索物寄意,素蝶的起伏不定不就是诗人仕途数起数伏的生动写照吗?

四、缘景语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云:“一切景语皆情语。”新课标教科书《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赏析指导”也强调教会学生“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鉴赏方法。也就是说在阅读一首诗时,我们把自己置身诗境,体会诗人所描绘的景物是明净绚丽还是凄迷哀婉?抑或清幽明净?也就是明确所写景物是“乐”景还是“哀”景。正如“杨柳岸晓风残月”之冷清孤寂恰好表现了诗人柳永离别后的孤寂感伤,“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的清幽闲静正表现了诗人王维恬淡闲适的田园之乐一样。景物的冷暖色调往往就是诗人心情的晴雨表。诗评家司空图也云“思与境偕”( 选自《与王驾评诗书》)。

再看2012年高考福建卷诗歌下阕,诗人描写了远烟中的茅舍竹篱,竹笼中的鳊鲫,欢笑的儿童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了恬淡自在、欢声笑语的农家生活场景,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就蕴含于其中。诗评家们常说诗人“融情入景”“情景交融”;反过来,考生通过入“景” 品味,缘“景”品析,也是探寻作者情感的重要方法。

五、看意象

要读懂一首诗歌,考生一定要综合调动多种知识和方法,才能快速而准确的把握诗歌的内在情感。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很多意象,其内涵具有确定性。如“大雁”含有“思念”之意,“菊花”象征“高洁”,“梧桐”表“悲凉”之意。如“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其中“梧桐”的意象就传达出诗人南渡后辗转飘零的悲凉。有些诗歌,诗人有意突出一些意象,虽不言情感而情感寄寓其中,好比歌曲“月亮代表我的心”之“月亮”。考生只要明白意象所代表的内涵,诗人的情感也就可以确定了。如2012年高考江西卷诗歌《江城子》第一小题要求“概括‘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诗表达的情感”。“柳者,留也”,杨柳,暗寓离别;柳絮,暮春之时四处飞扬,寓“春光流逝”。掌握了这些意象的内涵,秦观的《江城子》这首词伤春伤别的情感并不难答出。2013年高考江西卷诗歌《水调歌头》中运用了三个意象“兰”“蕙”“菊”,这些意象的的共同内涵都是象征“高尚、纯洁的人格操守”,这首诗的情感很快就能确定。

六、析典故

运用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是诗歌常见的手法。实际上,就是诗人不直言心志,而借言他人来说自己。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借写周瑜英俊潇洒、年轻有为来反衬自己年近半百、一事无成。《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借“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典故来抒发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愤慨。这些都是课本中的例子,举一反三,知识迁移到课外,有时也能给我们带来“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喜。如,2011年高考江西卷诗歌《清明》,这首诗并不是惯常的表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主题,要读懂它,可以从两个典故入手。这首诗颈联用了两个典故,一个是齐人有一妻一妾的典故,一个是介之推的典故,一个是偷吃祭余酒肉而回家向妻妾炫耀的无耻之徒,一个是宁被烧绵山而不愿出山的节操之士,两相对比,一愚一贤,作者的情感早已暗含其中。

总之,考生积累的知识愈多,调动知识的能力愈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愈强。诗歌鉴赏也如此。快速把握一首诗的情感,很多时候要运用多种方法,体现的是考生的综合素质。一直以来,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情感这四个方面是高考考察的重点,但把握准思想感情是答好其它题的基础,也是学生读懂一首诗的关键,正如一篇现代散文,主旨理解对了,答题才会有效。

猜你喜欢

典故景物首诗
《上课没人抢》
四时景物皆成趣
悬壶济世典故的由来
我想写首诗给你
写写冬天的景物
写出景物漂亮的颜色
从“读首诗再睡觉”看听觉阅读
过得再粗糙,心里也要有首诗
闻鸡起舞
那些年,我们写作文用烂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