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会计专业高职与技术应用型本科“3+2”分段式培养的问题及对策

2017-03-11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培养目标分段会计专业

王 猛

(辽宁科技学院 管理学院,辽宁 本溪 117004)

会计专业高职与技术应用型本科“3+2”分段式培养的问题及对策

王 猛

(辽宁科技学院 管理学院,辽宁 本溪 117004)

教育部等六部门在2014年发布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提出要“完善职业人才衔接培养体系”。文章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探讨了会计专业高职与技术应用型本科“3+2”分段式培养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会计专业;高职;应用型本科;分段式培养

2011年,教育部文件《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随着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社会对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需求规模不断扩大、需求层次不断提升,高职教育应向技术应用型本科延伸”。随后,高职与地方应用型本科衔接在各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倡导下开展试点工作,2014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提出要“完善职业人才衔接培养体系”,本文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探讨了会计专业高职与技术应用型本科“3+2”分段式培养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 背景分析

2012年,江苏省开始进行“高职与普通本科联合培养(四年制)”和“高职与普通本科分段培养(3+2)”试点。继江苏之后,山东和海南也分别于2013年和2014年试点了中高职“3+2”连读及分段培养、高职与普通本科“3+2”分段培养、中职与普通本科“3+4”分段培养,以及高职与普通本科联合培养等模式,实现了本科院校与优质高职院校培养模式的有效衔接。但相应的理论研究却落后于具体实践,当前,我国对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教育衔接的相关研究较少,并大部分集中在实施设想、改革路径探讨、对比分析等方面,且各项研究大都处于初步探索的阶段,对于具体改革的实践指导意义有限,推广价值大的较少,操作性较差,有待进一步的探讨与实践。

2014年6月20日,辽宁省教育厅召开了省内高校跨校修读学分试点工作部署会, 揭开了 “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试行高校间学分转换”改革的序幕,但是对于本科院校与优质高职院校相互衔接的培养模式还有待进一步讨论。

2 会计专业高职与本科实行“3+2”分段培养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3+2”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

客观来说应用型本科的培养目标和高职的培养目标是有差异的,高职院校注重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而应用型本科还是要有一定学科特性的。所以,“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的应用型人才与高职院校属同类而不同层,与本科高校属同层而不同类”〔1〕。应该将其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会动手、会研发、会管理、会发展的‘四会型’高等职业技术人才”〔2〕。当前专升本的情况往往是一所本科院校同时招收几所高职院校的学生,不但高职阶段与本科阶段的培养目标差异大,而且高职院校之间培养目标也不尽相同,对于本科阶段的培养造成很大的困扰。

2.2 管理机制滞后,顶层设计不合理

目前我省高职和本科会计专业“3+2”培养主要延续专升本的模式,即高职3年,本科2年。本科阶段与高职阶段的管理分属不同学校,无法实现教学一致性,也无法进行分段式目标培养定位,管理机制落后,顶层设计极不合理,无法解决跨校统一培养的根本目标。

2.3 课程体系无法有效衔接

高职与本科课程无法有效衔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课程重复较多,二是课程内容安排脱节。

1)课程重复

课程重复的根本原因是高职与本科培养目标不一致造成的,两个体系完全是独立的,高职阶段的课程相当一部分与本科的课程基本上雷同,因为两个阶段都要保证自己培养体系的完整性,单独一方的迁就根本无法实现,事实上高职阶段的课程体系的安排不但要考虑学生的升学还要考虑学生的就业,毕竟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会升入本科阶段。

2)理论课程内容安排脱节

高职的课程安排往往讲求“够用为度”的原则,很多通识教育的课程从课程体系中消失,即便是专业课在内容安排上也很难做到知识体系完整,这对本科阶段的学习极其不利,如高等数学这样的课程是会计专业培养学生高层次能力所必须的基础课程,学生往往学的非常痛苦。

2.3 实践课程安排分散

高职和应用型本科有一点是高度一致的,那就是都侧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目前高职的实践课程与本科阶段的实践课程安排基本上各行其是,所谓的实践能力培养并没有实现“3+2”分段培养的特征,学生从高职阶段到本科阶段实践课程学生不是能力的纵向提升,而是“横向扩展”,与初衷相违背。

3 会计专业高职与本科实行“3+2”分段培养的对策

3.1 创新顶层设计,建立独立的管理机制

高职与本科实行“3+2”分段培养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顶层设计,必须建立独立的管理机制,设置独立的管理机构,要在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之间建立校校联盟,为建立分段培养体系建立良好的基础环境。

3.2 确定会计专业“3+2”分段人才培养层次和培养目标体系

在培养层次上,会计专业“3+2”分段人才培养介于高职和应用型本科之间。这就要求在高职阶段要适当实现“宽基础”,在侧重技能培养的同时还要加强素质教育;在本科阶段要淡化学科特征,侧重学生会计专业能力的提升,培养“‘四会型’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应该设立培养目标体系,包括会计“3+2”专业人才培养的统一目标和高职及本科的分段目标,做好高职阶段目标和本科目标的衔接工作。就会计本身来说应该将高职阶段的初级核算人才目标和本科阶段的中高级核算或管理人才目标协调一致,要找到二者之间的平衡点。

3.3 改革教学体系,实现一体化安排

1)在培养方案的制定上要体现一致性。会计专业“3+2”分段人才培养要有统一的培养方案,不但在培养目标上,还要在课程体系设置上体现一致性,保证教学内容的完整,解决学生升学后的盲点,特别要考虑会计应用性强的特点,对会计专业的实践课程的衔接给予足够的重视。

2)要实现教学组织与管理的一体化。要打破校际间的差异,统一组织教学计划的实施和监督,避免课程目标无法实现,影响后续教学进程。对于不同阶段的教学和师资安排统一进行,教学任务的下达实施要安排专人负责。

3)要实现考核管理和质量监控一体化

考核是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不同阶段的考核结果分析教学质量是质量监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应该根据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制定质量监控标准,建立可量化的质量考核体系,并与考核管理相结合改革对会计专业学生考核的手段和方式、方法,推动过程化考核,注重学生技能考核的同时,还要兼顾素质考核,尤其对于会计来说最重要的职业道德考核。

4)要实现教师队伍建设一体化。保障教学目标实现的最重要环节就是师资,同一学校的会计专业教师比较熟悉,配合起来非常的顺畅,不同学校之间则面临一定的障碍,解决的最好办法就是加强交流,实现教师队伍一体化,通过轮训、交换等多种方式建设一体化的师资队伍。

4 结语

会计专业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是衔接、贯通会计专业高职和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有效手段,是会计现代职业教育模式的一种现实选择,但是建立这一模式必须有效避免会计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脱节,专升本教育定位模糊,课程内容安排重复,师资欠缺等一系列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核心措施则主要在于良好的顶层设计,制定目标清晰的一体化培养方案以及建设适应这一改革的师资队伍。

〔1〕何静. 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的课程衔接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3):94.

〔2〕王明伦.三个关键词勾勒高职本科真容〔N〕.中国教育报,2014-01-07.

10.3969/j.issn.1008-3723.2017.01.011

(j)cnki 1008-3723 2017.01.011

2016-12-07

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会计专业高职与技术应用型本科“3+2”分段式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G15DB190).

王猛(1976-),男,辽宁营口人,辽宁科技学院管理学院讲师.

G642.0

A

猜你喜欢

培养目标分段会计专业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一类连续和不连续分段线性系统的周期解研究
论博物馆学教育的名实关系与培养目标
关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的思考
分段计算时间
高职会计专业英语教学中ESP理论的应用研究
我国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偏失与矫正探析
3米2分段大力士“大”在哪儿?
会计专业税法课程教学中角色扮演法思考
谈技工教育要着眼于大国工匠的培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