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网络舆情下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索

2017-03-11谭卓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17期
关键词:舆情网民思政

谭卓

(长春健康职业学院,吉林长春 130000)

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大学生的求知途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大学生作为具有强烈参与意识和传播意识的网民群体,其舆情导向直接关乎着高校的稳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网络时代对大学生学习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娱乐方式的改变,引发广大高等教育工作者对高校管理工作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考。

1 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内涵及特征

舆情是由个人以及各种社会群体构成的公众,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和社会空间内,对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所持有的多种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1]。大学生网络舆情,指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这一社会群体通过网络对校内外自己的兴趣点和关注点表达情绪、态度、意见并以网络媒介实现传播。

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内容一是大学生群体对自身所处境遇及校园文化生活的关注作出表达。二是大学生群体对于时事焦点和社会热点问题表达的情绪、意愿和态度。对是否形成舆情的考量可从强度和广度两个标准加以确定,此外大学生表达自我见解、立场、情绪、观点的指向性和倾向性极为明显,能够造成较大的社会影响力。

1.1 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特征

1.1.1 网络舆情的开放性和网民的隐匿性

网络传播途径广泛、传播方式便捷,网络环境开放且网民身份隐匿,这为大学生抒发个人情感、表达个人情绪提供了宽松自由的舆论氛围。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一方面乐于接受新事物、新观点,勇于发表带有自我感情色彩的品评言论;另一方面因认知与阅历的局限性,且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处于形成期,因此某些带有煽动性和蛊惑性的言论,极易吸引大学生网民的关注并成为传播不良信息和负能量的助推器。不可否认,网络舆情已然成为高等学校大学生思想动态的方向标。

1.1.2 网络舆情的实时性和交互性

随着手机微信、微博、QQ、直播等网络软件的普及化应用,网络信息的传播呈现出实时性和交互性的特点。任何突发事件和公共事件都会在分秒的点击上传中进入公众视野,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和讨论的话题。网民会同步在互联网平台对讨论话题各抒己见,碰撞交锋,出现不同的思想阵营,最终形成网络舆情。

1.1.3 网路舆情的多元性和发散性

网络舆情的主题涵盖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军事、外交等国内外各个领域及民众生活的各个层面。舆情主体是全体网民,而网民在产生舆情的过程中对信息的发布、评论、转载使舆情在形成与传播中呈现多元性和发散性。从学生的情感诉求来讲,网络舆情又可分为交流、求职、意见、求决、发泄等多种类型[2]。网络舆情多元性和发散性的特点使得大学生热衷于这种自由表达和自我宣泄的途径,其中难免存在着非理性和群体极化现象。

2 网络舆情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的影响

当前,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影响作用之大不容忽视,高等学校应将网络舆情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常态化,适时把握网络舆情引导的主动权,线上线下同步开展舆情利导工作,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开展思政教育新尝试,借互联网的“东风”打开网络舆情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同时警惕网络舆情给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冲击,规避管理风险和思想危机。

2.1 网络舆情对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造成的冲击

网络舆情的飞速蔓延和全覆盖性,使高校在极短时间内感受到了网络带来的巨大冲击,对大学生学习与生活产生的影响具体又直接。加之大学生网民本身猎奇欲较强,个性鲜明,言行自由,感性年轻,容易在舆情的传播中因短时间内看不清事物的本质,无法理性分析问题而发表激进言论,走上错误的路线。特别是在国际问题、政治问题、社会问题等热点问题中,年轻人更易被影响被煽动,难免在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上出现偏差,威胁到身体与心灵的健康成长。而且舆情的传播扩散极易以小带大,以点带面,肆意蔓延,对学校及社会造成恶劣的影响。显然,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在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现代化的手段,拓展工作的空间和渠道的同时,也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产生了新的影响[3]。

2.2 网络舆情对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新启示

(1)便于更直接、更具体、更全面的了解学生信息,深入开展思政教育。主动适应网络时代对高校大学生生活的改变,把握住网络舆情引导的主动权,既可以帮助大学生提高民主意识,接受更多更为先进的理念和知识,又可以改变和优化对学生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尝试,多途径多角度了解学生的成长变化和心路历程,便于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对高等学校学生的正确管理。(2)便于借网络“东风”增进师生情谊,占据舆情制高点广泛开展思政教育。网络为高等学校师生间的交流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网络舆情下摒弃现实面对面交流的角色束缚,实现师生间平等的互动发声,利于增进感情,达成无障碍沟通。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教育也能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同时大学生群体在全方位展示真实自我的同时,为教师打开了一扇心门,双方在网络平台中打造出思想沟通和心灵相融的特色沟通渠道。

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对策研究

3.1 优化思政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确保教学开展的科学性、先进性

思政课传统的教学手段在互联网时代受到了巨大冲击已成事实,高等学校在教学内容顶层设计和教学方法中需作出新的尝试,借助互联网思维,实现思政教育向全学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创造性转化,积极探索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努力寻求思政理论课“抬头率”的办法,利用网络技术拓展新领域,做到教学手段与网络时代的合理契合,实现德育工作的科学化、现代化。

3.2 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建立导向性舆情阵营

高校管理者可重点在班团微信群、QQ群、交互式界面、校园网站、联网点播直播等网络平台中加强引导和影响,使高校学生间网络舆情的核心载体真正发挥优势作用,形成具有正确导向性和规范性的舆情阵营和宣传阵地。同时对大学生心理咨询、就业指导等服务类网站应加大建设力度和投资力度,不断充实德育内容,在校内形成全方位的德育工作网。

3.3 强化高校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和自律意识

网络舆情的传播既不同于传统舆情,也不同于网络新闻策划,其主体、课题和议程设置的主动权已经被淡化,使大学生网民在享受舆论自由的过程中所需承担的责任与义务无法界定[4]。网络的隐秘性、虚拟性和开放性,无形中成为了部分大学生宣泄私欲的保护伞,甚至出现了一部分违反伦理道德的行为,对校园乃至社会的稳定造成恶劣影响。因此高等学校应加强大学生网络世界规则和道德约束教育,明确大学生应肩负的社会责任,帮助大学生健全人格,避免在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的转换中形成双重或多重人格,在发生心理冲突时能自行作出合理的判断和选择,避免道德失范和情感失调。

[1]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59.

[2]刘燕,刘颖.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及管理对策[J].思想教育研究,2009(4):46-48.

[3]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32.

[4]李海峰.大学生网络舆情新特征要求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东方企业文化·文化教育产业,2012(19):268-269.

[5]曾润喜,王国华,徐晓林.高校网络舆情的控制与引导[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11):81.

猜你喜欢

舆情网民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网民低龄化 “小网虫”的明天谁来守护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
消费舆情
舆情
舆情
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