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精细化管理理念的五年制高职学生教育管理路径探究

2017-03-11

文化学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五年制精细化辅导员

陈 栋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0)

【文化与教育】

基于精细化管理理念的五年制高职学生教育管理路径探究

陈 栋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0)

作为高职教育的一个特殊群体,五年制学生因其年龄小、学习基础弱、思想不成熟、心理问题凸显等一系列问题,使得对他们的管理成为了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难点中的难点。一线的学生工作者,应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教育方法,积极探索将精细化管理的理念运用到日常的学生管理工作中,以有效提高教育管理效力。

五年制学生;学生管理;精细化;对策

五年制高职教育虽属于高等教育范畴,但其教育对象仍然是只有初等文化层次且尚未成年的学生。对五年制高职学生(以下简称“五年制学生”)的管理,特别是在前两三年中,不应过分渲染教育上的高等属性,而应踏实地落实中等教育的责任。[1]在五年制学生的教育管理中,应坚持将制度约束与情感化教育相结合,实施精细化的常规管理,创新工作思路和教育方法,努力形成全员育人和教育管理的合力。

一、精细化管理的内涵与要求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是提升执行和管理效力的重要途径。精细化管理就是要落实管理责任,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要求每一个管理者都要做到各司其职、管理到位。然而,精细化管理绝对不是“繁琐哲学”,不能因细废大,更不能因推行精细化而忽视或弱化全局观念、整体意识。[2]

在学生教育管理中运用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就是要做到严格管理规章,规范工作程序,明确管理责任,细化工作任务,扎实工作效果,确保学生管理工作的规范和细致,同时要善于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和信息手段,积极探索和掌握学生管理工作的客观规律,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策略,推动学生管理工作科学、有效地开展。

二、当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学校教育的失当

1.学校管理的统一化

五年制班级和三年制班级都按照大学生的管理模式,班级管理开放、宽松,大多依赖于学生自觉。这一模式对于年龄尚小,自控能力较弱的五年制学生来说,给他们提供了较大的放纵空间,使他们易于出现违纪和疏于学业的行为。

2.辅导员配备不足

工作实际中,配置给高校辅导员的学生人数过多,使辅导员被繁琐的日常事务缠身,致使辅导员无法关注到每一位学生,进行精细化管理。尤其对于年龄尚小、思想及心理皆不成熟的五年制学生来说,其问题较之三年制学生更多、更杂,管理难度更大,辅导员带的学生数量过多,便无法正常展开精细化管理。

3.没有形成校内教育管理合力

在现实的教育管理过程中,五年制学生入学后大多按照高校管理模式进行管理,日常管理更多地依赖于辅导员,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任课教师也只偏重对学生学业的指导,缺乏对学生纪律和行为习惯的教育,没有形成教育管理合力,影响了教育管理效果。

(二)家庭教育的误区

1.家长认识的误区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仅靠学校自身的力量远远不够,还需社会各方面的配合,家庭教育尤为重要。但孩子进入大学后,家长认为孩子离开家庭离自己较远,自己对孩子的教育已没有多大作用,从而更多地依赖于学校教师的教育管理,疏于关注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当孩子在校内出现违纪或学业方面的问题时,又主观上把管理责任推到学校和教师身上。

2.家长教育的失职或失当

教育管理过程中我们发现,五年制高职学生的许多不良行为或心理问题都与家庭环境,以及家长的教育方式密切相关。离异家庭的子女往往被疏于管理和教育,容易养成偏执、冷漠、仇视、好斗的不良习惯。[3]有些家庭的管教又过于严厉,孩子没有表达自己情感的权利,使其产生叛逆心理,甚至出现了危害自身和他人的行为。

(三)学生工作者管理理念及教育方法的缺陷

1.班干部的选拔和培养不到位

高职院校中,许多班主任没对所带班级开展细致的管理工作。班主任、辅导员在选拔班干部时把关不严,又缺乏对班干部的培养,致使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中不能较好地发挥作用,甚至对其他学生造成了不良影响。

2.与学生家长的联系不够,没有形成常态化的沟通机制

有些高校由于没有充分地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加之工作精力不足,辅导员、班主任在日常的教育管理中,与学生家长联系、沟通较少,缺少常态化的沟通机制,以致在学生管理特别是“问题学生”的管理上“势单力薄”“无计可施”,不能实时地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降低了学生管理的有效性。

三、五年制高职学生精细化管理的对策与思考

(一)适当降低五年制学生辅导员所带学生数量,有目标、有策略地进行“分类管理”

1.降低生师比

五年制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决定了五年制学生管理的复杂性,这也使得精细化的常规管理显得尤为必要。因此,应适当降低五年制“生师比”,以让管理者更专注、更细致、更全面地开展学生管理工作。

2.分类管理

教育管理过程中,院校及学生工作者应当明确五年制学生与三年制(或其他年制)学生在思维状况、文化基础、心理特点等诸多方面的区别和差异,在管理规定或管理方法上也要有别于三年制学生,比如对待五年制前三年级的学生,我们完全有理由限制其办理走读、参加社会兼职、谈恋爱等行为。

(二)完善五年制高职学生教育管理制度,将规章制度约束与情感化教育相结合

1.完善管理制度,严格管理

依靠规章制度的严肃性和明确性规范学生的行为及指引教师的管理行为。笔者认为,制度规范主要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对学生。从初中进入大学是人生的一大转折,五年制学生习惯了初中的管理模式,且加之其年龄小、自制力较差,使得建立严格而精细的规章制度显得尤为必要,如课堂规范制度、早晚自习制度、宿舍卫生制度、请假和考勤制度、上网规范制度、集体活动制度、文明考试公约制度等等;其二,对学生管理工作者。针对辅导员、班主任开展的日常工作,也要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如班会制度、宿舍导师制度、家长联系制度、日常谈话制度、学生活动指导制度等等,使其明确具体的工作细则;其三,对任课教师。课堂是学生在校学习的第一阵地,要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从制度要求上推动任课教师加强对学生的管理。

2.以生为本,注重情感化教育

以生为本,注重情感教育可使学生从内心真正接受和认可我们的工作。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学生工作者要将纪律约束与情感化教育相结合,不能只给学生提纪律和学业要求,也要多关爱、鼓励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积极帮助学生解决学业和生活上的困难,促进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自觉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育和管理。

(三)建立“辅导员—班主任—助理班主任—班干部”四位一体的学生管理模式,形成全员育人和教育管理的合力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辅导员、班主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辅导员要按照党委的部署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班主任负有在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指导学生的职责。”[4]由此可见,高校班主任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班级管理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特别是对五年制低年级学生的管理,高校应明确班主任的工作职责,细化班主任的工作要求,使得辅导员和班主任能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在减轻辅导员繁杂事务的同时,也使精细化的学生管理得到了时间和精力上的保障。除了要充分发挥辅导员和班主任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外,调动学生自身力量,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也是精细化管理的必然要求。在班级管理和学生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和辅导员应充分利用助理班主任和班干部的力量,发挥其在五年制低年级学生管理特别是新生入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五年制高职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不能仅依靠学生工作部门,更不能只靠辅导员这支队伍。建立“辅导员—班主任—助理班主任—班干部”四位一体的学生管理模式,可以较好地将教师管理与学生自我管理有机结合,相得益彰,有利于顺利开展精细化的学生管理工作。

(四)与学生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学校和教师应充分认识并发挥家长的作用,在遇到紧急或不易解决的学生问题时,要积极寻求家长的帮助,争取家庭的配合。由于五年制低年级学生的年龄较小,自控力较差、纪律意识不强、心理问题凸显,辅导员、班主任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应当建立与家长联系的机制,拓宽与家长沟通的渠道,及时将学生在校学习、生活及心理的状况告知家长,同时做好与家长联络的信息记录、存档。家校双方形成有效沟通的渠道和机制,互相配合,将大大提高五年制高职学生日常管理的有效性。

[1]彭秀疆.五年制高职教育学生管理存在的四大误区[J].职业教育研究,2007,(2):37.

[2]张必华,姚祖婵,郑育琛.独立学院学生工作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4):119-122.

[3]钱学智.浅谈如何做好五年制高职班级管理工作[J].当代职业教育,2011,(11):60-63.

[4]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中发[2004]16号,2004.

【责任编辑:周 丹】

G717

A

1673-7725(2017)07-0165-03

2017-05-12

陈栋(1988-),男,山东青州人,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五年制精细化辅导员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开启精细化监督新模式
三年制高职生与五年制高职生学习力比较研究
五年制高职企业实习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江苏:调整五年制高职顶岗实习时间
提升五年制高职化学实验教学效果的探索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