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研究综述

2017-03-11朴美玉李千驹

文化学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元认知写作能力教学法

朴美玉 李千驹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国际学院,北京 102209;北京邮电大学民族教育学院,北京 100102)

【文化与教育】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研究综述

朴美玉 李千驹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国际学院,北京 102209;北京邮电大学民族教育学院,北京 100102)

写作是一种复杂的认知心理活动。写作能力能够体现学生的词汇量、语法知识、修辞知识和语篇构思能力。英语写作能力是一项对大学英语综合素质考查的重要指标,在交际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在教学理论、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几个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推动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写作教学;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大学英语

写作是借助语言文字进行思维构建的一种书面交流工具。写作能力综合反映了一个人的心理活动、智力结构,甚至基本文化素质。写作能力是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一项核心指标,因此,写作能力的培养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听力、口语、阅读等偏重技能教学的课程相比,写作过程本身所固有的“创造性”与“动态性”等特征增加了其教学的难度。

近十几年来,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本文将从教学理论的探索、教学方法的革新和新技术的引进等三个大的方面对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希望能给广大教学工作者提供一个参考。

一、教学理论的探索

(一)元认知策略

20世纪7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弗拉威尔最早提出了元认知概念。语言教学中的元认知策略是对学习任务中的认知活动进行调控和管理的一种高级的执行型技巧策略。

元认知策略作为一种英语学习策略,受到了广大英语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如:吴红云、刘润清和纪康丽等专家探究了二语写作中的元认知理论的使用。吴红云等针对中国大学生英语写作现状对元认知策略进行了因子分析,发现了4个因子:语言和内容并重策略;词汇选择策略;练习策略及积极体验;借助外力策略[1]。路文军根据O’Malley和Chamot 的元认知策略分类系统,又把事先计划、选择注意、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估四大类元认知策略分成了多项具体的元认知策略[2]。黄美通过对大学英语写作课堂融入元认知主体评估和元认知策略以及元认知任务评估的培训,探讨了元认知与大学英语写作能力发展的关系[3]。须利华分析了中国学生英语写作的认知过程及四类写作元认知策略在英语写作中的使用情况,探讨了元认知策略培养的具体作用及其对英语写作教学的重要启示[4]。

(二)概念隐喻理论

最早的概念隐喻是由Lakoff & Johnson (1980) 提出的:“隐喻不仅仅是语言的表层现象,还是一种深层次的认知机制。”这一理论一经提出就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如姬艳旭认为,应该将概念隐喻应用到英语写作中去,适当地教授概念隐喻理论,让学生们了解一些隐喻知识,帮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建立概念隐喻意识,引起学生对概念隐喻的兴趣,然后利用写作练习来提高学生们的概念隐喻运用能力,并由此建立一个概念隐喻写作课的基本框架[5]。

(三)体裁理论

基于体裁理论的英语写作研究,国内研究主要是非实证研究,并且倾向于把过程教学法与体裁理论相结合运用到写作教学中。如韩金龙提出要将成果教学法、过程教学法和体裁教学法三者结合起来,并在Badger和White理论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一个具体的、可操作的“过程体裁教学法”[6]。李奇等探索了体裁教学法在我国EFL教学实践中的可行性,并指出此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须注意的问题[7]。

另外,应用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理论还有信息加工理论、图形背景理论、多元评价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等,这些理论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潜能,实现了写作能力和个人素养的提升。

二、教学方法的革新

(一)词块/语块教学法

词汇是写作的基石,是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重要的制约因素。词汇制约写作能力的提高这一现象已引起大学英语教学界的广泛重视。赵光慧考察了词汇丰富度训练对英语写作过程和效果的影响,以80名非英语专业的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他们的写作测试前后进行对比分析,就词汇丰富度与写作效果相关性开展了实证研究[8]。李小君通过实证研究具体探讨了词汇教学法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作用,具体到学习者的写作成绩同应用词汇教学法的关联性,以及其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9]。为更高效地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根据以Nattinger& Decarrico和Lewis为代表的语言学家所提出的词块教学法,国内许多学者亦倡导将词块应用于英语写作教学,并进行了实证研究。如谢爱红以118 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为期16 周的词块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的对比实验,验证了词块教学法对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有效性[10],韩淑芹在预制语块理论指导下提出预制语块在写作教学中有诸多优势,可以在词汇层面、句式层面、语篇层面输入预制语块,并具体指出将预制语块进行写作输出应先进行审题讨论,然后初稿构思,互评修正,最后进行终稿反馈[11]。

(二)过程写作法

过程写作法一直以来都是西方英语写作教学的主要方法,它认为写作是一个心理认知的过程、思维创造的过程和社会交互的过程,因此强调在作文修改的过程中去完善结构和更好地表达内容。过程教学法在上世纪 70 年代就进入了我国研究人员的视野,并引起了大家的广泛重视。如邓鹂鸣等研究了过程写作法产生的背景、实质、主要特征、主要阶段及其基本操作模式,并阐述了过程写作法对当前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改革的启示[12]。杨永艳认为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应用过程教学法有诸多好处,可以帮助学生清晰了解和掌握对英语写作的过程和流程,可以激发学生英语写作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并分阶段探讨了过程教学法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13]。

另外,上文已提到的体裁教学法、成果教学法也是当前教学改革所应用的热门方法。

三、教学模式的探索

(一)互动式写作教学模式

互动写作教学是在写作教学过程中融入师生、学生之间的开放的互动教学方式,并且在写作教学的各个环节如拟定英语写作题目、英语写作过程、英语文章指正中都保证其交流。研究者普遍认为,互动式写作教学模式摒弃了传统大学写作教学模式中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方式,创建了一个自由、轻松的教学环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参与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写作教学模式,有效地提升了大学生的写作技能和写作水平。其中刘相娅把互动式写作教学分为写作前、写作中和写作后三个阶段,对大学英语互动式写作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开展了实证研究,使用SPSS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使用互动式写作教学模式可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14]。

(二)内容图式教学模式

写作是一个循环、创造的过程,它并非人们头脑中已有想法的原始反映,而是一个不断发掘的过程,是“把题材从潜意识中提取出来,让清醒的头脑能够审视它们并对其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15]。内容图式即包含有关事物、事件内容的知识图式,在写作过程中,写作者要充分激活和调动头脑中的内容图式。

周遂探讨了图式论在二语写作中的应用,从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两个角度分析了图式差异给二语写作带来的问题[16]。孙广平指出中国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如何激活目标读者的内容图式知识是写作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加强内容图式的构建[17]。

在教学模式的探讨方面,体验式教学模式、游戏教学模式、基于模因论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作为相对新的教学模式也引起了广大研究者的关注。

四、新技术的引进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高速发展,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已成了推行教育改革的必要措施。

(一)大数据技术

针对当前大学英语写作所面临的问题,陈芳芳提出了通过大数据技术对海量的写作样本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利用数学建模和数据挖掘技术挖掘数据背后的隐藏关系,运用 MATLAB 和数据库技术知识给教师展现出来最为直观清晰的数学关系,让教师对学生英语作文写作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有更为直观客观的认识[18]。

(二)翻转课堂

当下,翻转课堂已成为国内外教育改革的新浪潮,为教与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翻转课堂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是现代教学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王春侠探讨了翻转课堂应用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优势和方式,认为虽然翻转课堂的使用还不太成熟,但是通过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使教育专家获得某种借鉴[19]。潘莉莉认为翻转课堂是一个深化知识、动态生长、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师可以借助翻课堂的模式开展大学英语写作的创新性教学活动,并设计了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翻转课堂”模式[20]。

此外,科技的发展使得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利用电子语料库成为可能,网络语料库是极其方便的语言学习和研究资源,在英语写作和教学中引入网络语料库是现今外语教学的新趋势。

五、结语

写作课是大学英语诸项教学中最令人生畏的一项,但英语写作能力是英语语言运用能力中最具有综合性质的一种语言能力,在实际交际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研究已相当丰富,新理论、新方法层出不穷,新技术也惠及到这一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但也存在着盲目跟风、重定性研究轻定量研究等弊端。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应推进实证与非实证研究共同发展,全面促进这一领域的研究。

[1]吴红云,刘润清.二语写作元认知理论构成的因子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3):187-195.

[2]路文军.元认知策略与英语写作的关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9):25-27.

[3]黄美.元认知策略培训与大学英语写作的关系[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 30(3):159-162.

[4]须利华.大学英语写作中的元认知策略[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7,33(2):56-58.

[5]姬艳旭.概念隐喻与英语写作的教学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11):388.

[6]韩金龙.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体裁教学法[J].外语界,2001(4):35-40.

[7]李奇,折鸿雁.体裁教学法的理论依据与实践[J].外语教学,2003, 24(3):70-72.

[8]赵光慧.以词汇丰富度训练为抓手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研究[J].外语研究, 2016(6):55-60.

[9]李小君.词汇教学法应用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实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

[10]谢爱红.词块教学法与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实证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69-172.

[11]韩淑芹.预制语块理论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2015,29(2):72-75.

[12]邓鹂鸣,刘红等.过程写作法的系统研究及其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改革的启示[J].外语教学.2003,24(6):58-62.

[13]杨永艳.过程教学法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学刊.2015(S2):298-299.

[14]刘相娅.大学英语互动式写作教学模式有效性的实证研究[D].海南:海南师范大学,2013.

[15]Neman B S.Teaching Students to Write 2nd ed.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1995.

[16]周遂.图式理论与二语写作[J].南京师范大学,2004(2):21-24.

[17]孙广平.图式理论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07,(10):66-67.

[18]陈芳芳.大数据时代的本科英语专业写作教学现状与改革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40):78-79.

[19]王春侠.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4, 33(9):173-175.

[20]潘莉莉.基于翻转课堂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探讨[J].科技资讯. 2015,(27):154-154.

【责任编辑:董丽娟】

G65

A

1673-7725(2017)07-0147-04

2017-02-22

本文系教育部职业院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课题“基于大数据的高职学生英语写作过程研究——以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为例”(项目编号:GZGZ5414-35)的研究成果。

朴美玉(1971-),女,吉林延吉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社会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元认知写作能力教学法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理论思考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元认知:领域一般还是领域特殊?
网络环境下元认知知识与元认知策略相关性探析
数学科目中元认知研究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