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掘地方固有文化资源推进特色旅游文化品位

2017-03-11马宏宇

文化学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特色旅游品位辽宁

马宏宇

(辽宁行政学院,辽宁 沈阳 110161)

【文化产业研究】

发掘地方固有文化资源推进特色旅游文化品位

马宏宇

(辽宁行政学院,辽宁 沈阳 110161)

辽宁确定了“十三五”旅游产业发展目标,发掘地方固有文化资源,推进特色旅游文化品位,不失为是实现辽宁“十三五”旅游产业发展目标的加速器。辽宁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要大力发掘辽宁地方固有的文化资源,发展特色旅游,推进旅游文化品位,推动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树立文化兴旅游的理念,不断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将文化资源转化为具有较高市场价值和旅游吸引力的特色旅游资源,推进辽宁特色旅游文化品味,推动辽宁旅游业快速健康发展。

发掘;文化资源;特色旅游;文化品味;推进;旅游文化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旅游需求的变化,一般的文物、风光展示的旅游设计形式,已经不再适应现代旅游的需求,为此旅游业必须树立现代观念,着力打造有特色,有活力,高品位的旅游产品,以提高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促进旅游业升级转型,满足人们多元化的旅游需求。

一、辽宁地方文化概况及其优势

辽宁位于东北地区的南部,是我国最北部的沿海省份,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森林等生物资源。辽宁山川秀美,平原广阔,四季分明,气候宜人。辽宁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大量宝贵的史事遗迹、众多的文物宝藏记录着这片热土的荣耀与沧桑。辽宁特殊的区位条件造就了辽宁独特而丰富的地域文化。

(一)辽宁历史文化

辽宁历史文化起源早,序列完整。辽宁的文化遗产从未间断过,包括从原始社会文化到近代文化的各个阶段,构成了辽宁地区的历史文化由低级阶段到高级阶段发展的完整序列。辽宁历史文化品位高,知名度大。辽宁有中华文明的标志:号称“文明发端、玉龙故乡”的阜新查海遗址;有作为红山文化中心的朝阳牛河梁遗址,以及沈阳故宫、清昭陵、清永陵、清福陵、九门口水上长城等世界文化遗产。辽宁历史文化遗迹分布广,数量众多。如三燕古都朝阳,后金和大清的都城新宾、辽阳、沈阳;横亘辽宁东西的燕长城、秦长城、汉长城、明长城;辽宁古城址星罗棋布,其中以兴城古城保存的最为完好。随着时光的流逝,这些历史文化遗产虽然有的已踪迹难寻,但大部分仍然保存完好,现已成为重要的旅游景点,对于旅游者访古探幽、欣赏艺术、考察研究、增进知识等具有重要意义。辽宁历史文化民族特色鲜明,地域色彩浓厚。在历史上,辽宁地区曾经是许多少数民族非常活跃的舞台。一些少数民族建立了自己的政权,特别是满族建立的清朝政权还统一了全国。这些少数民族在相互交流、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北方民族色彩的地域文化,如高句丽文化、鲜卑文化、契丹文化、满族文化等。尤其是辽宁作为清王朝的发祥地,入关前的历史遗迹和文物资料更为珍贵,民族特色更为突出。[1]

(二)辽宁民俗文化

自古以来辽宁省就是中国北方少数民族聚居地之一,至今在辽宁大地还生活着满族、蒙古族、回族、朝鲜族、锡伯族等43个少数民族。其中,满族、锡伯族聚居人数居全国之首。长期以来,各民族在演进的过程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丰富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浓郁的民俗风情已成为辽宁旅游资源中最富有活力的部分。由于各民族经历了不同的历史发展过程和相对环境的差异性,长期保持着各自独立的习俗,形成了内涵丰富且特色独具的民俗文化。在服饰、饮食、婚丧嫁娶、对客礼仪、节庆旅游、民族工艺、建筑形式等方面,都充满着浓厚的地方色彩、鲜明的民族特色。[2]目前,以辽宁中部满族、锡伯族民俗旅游资源区,辽宁西部蒙古族民俗旅游资源区,辽宁东部朝鲜族民俗旅游资源区,以及辽宁北部民间艺术民俗旅游资源区最具代表性。

(三)辽宁自然景观文化

辽宁是一个多山的省份,也是中国北部的沿海省份,山水名胜是辽宁省重要的自然旅游资源,是风景名胜区的核心内容。特别是辽宁的古生物化石、奇特的地质地貌资源、滨海度假条件等在国内外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些旅游资源不仅有着珍贵的旅游观赏价值,其自身也是大自然或人类社会发展长期作用的产物。如具有世界性自然遗产的辽西古生物化石,堪称“北国一宝”和“天下奇观”石灰岩充水溶洞——本溪水洞,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奇特自然景观——盘锦红海滩,大连金石滩独特的海蚀地貌,具有独特魅力的锦州笔架山天桥等等,都是辽宁独特而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的典型代表。

(四)辽宁艺术文化

辽宁是文化大省,文化艺术种类繁多,地方特色鲜明。辽宁独特的历史文化环境造就出了诸如辽剧、辽南皮影、东北二人转、大秧歌、小品、满族剪纸等具有浓郁地方色彩并享誉海内外的文化艺术形式,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雕刻艺术,其中包括享誉海外的鞍山玉雕、历史悠久的抚顺煤精雕刻、斑斓精美的辽西阜新玛瑙雕刻和“滑不流墨,涩不磨笔”的本溪辽砚,还有“陶瓷之国”的一朵奇葩喀左紫砂陶器等,都是我们辽宁旅游艺术文化的精品。

(五)工业文化

辽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先锋,在工业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辽宁的工业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康熙年间漕运重镇直到如今的整装待发的“新兴”老工业基地,形成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工等为核心的完整工业体系,包括沈阳—抚顺—鞍山—本溪重工业区,以机械、化工为主的旅大工业区,以煤炭、化工等为主的辽西走廊工业区。辽宁工业发展的各个关键时期、关键地点和关键人物都反映着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历史,反映着老工业基地工人的生活、生产和他们自强不息的精神面貌以及他们的奉献、创新精神。辽宁是一块极具传奇色彩的土地,在漫漫的历史风烟中,凸显着辽宁丰富而独特的文化个性,但辽宁的华彩不止于此,辽宁的工业文明给整个中国带来的影响,其他任何一个省份都无可比拟。[3]

二、发掘地方固有文化资源,推进特色旅游文化品位的意义

(一)提高旅游资源知名度,提升旅游目的地形象

常言道:“山水借文章以显,文章亦凭山水以传。”由于文化具有地域、历史和民族方面的差异,所以它往往成为一个旅游区独特的“商标”乃至“产品说明书”。中国三大名楼之所以重建就是为了使游人身临其境,能发古人之幽情;东坡赤壁并非赤壁之战的赤壁,而知名度却过之。就是因为这些景区都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从而成为人们向往的旅游胜地。[4]

辽宁省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是在国际、国内旅游市场中树立鲜明的旅游形象、打造知名度和美誉度、创造可人的经济效益并不能单纯地依靠旅游资源的多样性,还需要旅游资源的文化性,旅游重要的文化性可丰富旅游目的地内涵,展现辽宁的历史和精神生活风貌,提供新的吸引物及其类型,优化吸引物系统结构,提升目的地的整体形象、品位和旅游市场标识度。因此,要大力挖掘辽宁固有的文化资源,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提升旅游文化品味,以此提高辽宁的旅游知名度、提升辽宁的旅游目的地形象。

(二)提高人文素养

通过发掘地方固有文化资源,推进特色旅游文化品位,可以在旅游活动中通过各种方式向旅游者传递信息,让旅游者在感受美、欣赏美的同时,不知不觉提高了自身的审美情趣。这种作用虽然潜移默化,但它的效果却不容忽视。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可以增加人们的旅游文化知识,加深对旅游文化现象的认识和理解,不断提高旅游者、旅游从业人员乃至整个社会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养。

(三)促进辽宁旅游业的发展,助推辽宁“十三五”旅游产业发展目标的实现

2016年6月辽宁出台了《辽宁省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在《规划》中确定了辽宁“十三五”旅游产业发展主要目标,到2020年,辽宁全省旅游总收入力争突破7000亿元,实现年均增长12.5%,旅游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达到7%左右,旅游产业将成为全省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基本建成旅游经济强省。发掘地方固有文化资源,推进特色旅游文化品位,不失为是实现辽宁“十三五”旅游产业发展目标的加速器。发掘地方固有文化资源,推进特色旅游文化品位有利于激发辽宁旅游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和竞争活力,促进旅游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有利于持续推动旅游产业提档升级、成为辽宁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有利于全面推动辽宁旅游经济强省的建设,有助于促进辽宁旅游业的绿色发展,促使我们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把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能源资源放在首要位置,妥善处理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积极倡导绿色旅游消费,扶持低碳旅游发展,推动旅游发展方式和消费模式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融合统一,有助于推动辽宁旅游产业快发展、大发展,把我省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从而加速辽宁“十三五”旅游产业发展目标的实现。

三、发掘地方固有文化资源,推进特色旅游文化品位思路分析

(一)发掘固有文化资源,发展辽宁特色旅游

辽宁作为清朝和满族的发祥地,拥有“一朝三都”,辽宁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宗教文化、艺术文化、建筑文化等方面都与满族和清朝有着重要的联系,有很多值得深入挖掘的文化内涵。通过挖掘并进行有效整合,以沈阳和抚顺为中心,结合“一宫三陵”等世界文化遗产,发展以满族清文化为主题的特色旅游,让人们更加了解一个盛世王朝及其民族在辽宁大地上所创造的灿烂文化。辽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先锋,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来发展特色工业旅游。因此,可以进一步深入挖掘多年工业发展中所积淀的工业文化,展现老工业基地为国家的发展所创造的工业文明和巨大价值,多开发一些参与度高的工业旅游项目,让旅游者不只是走走看看,可以让旅游者学习体验甚至是参与操作,以此提高旅游的文化品位。还有,在辽宁的西部地区自然旅游资源的优势不够突出,却有很好的人文资源。因此,可以加大力度挖掘辽西地区的人文资源及其文化内涵,发展特色人文旅游,推进旅游文化品位。朝阳是“中华北方古代文明的摇篮”,有我国东北地区旧石器时代中期的鸽子洞遗址,有作为红山文化的典型代表的牛河梁遗址,朝阳是曾经的“三燕古都”龙城所在地,还有20世纪全球最大的100项发现之一的以“中华龙鸟”为代表的辽西古生物化石群,它为朝阳这座历史古城增添了浓重的自然文化色彩。因此,可以发掘朝阳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朝阳古文化特色旅游和特色科学考察旅游,推进特色旅游文化品位。阜新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原始文明,这里因出土“世界第一玉”和“华夏第一龙”,被国内外考古学界誉为“玉龙故乡”,阜新也是藏传佛教的东方传播中心。因其传播的途径及阜新低海拔高纬度农牧交错的自然条件和汉蒙杂居的人文特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佛教寺庙、雕像、法事活动和民风民情,有“东藏”之称。更有瑞应寺、海棠山及其普安寺、千佛山等丰富的藏传佛教遗存。因此,可以发掘其文化资源,发展特色宗教旅游。辽宁拥有沈阳故宫、昭陵、福陵、永陵、五女山城、九门口长城等世界级文化遗产,可以推广世界文化遗产特色旅游。辽宁拥有金牛山人遗址、鸽子洞遗址、查海遗址、新乐遗址、牛河梁遗址等石器时代的古人类文化遗址,可开发设计人类进化起源特色旅游。辽宁还拥有很多优美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红海滩、鸭绿江、凤凰山、本溪水洞、九门口长城、兴城古城、千山-玉佛苑等等,可以大力发展特色观光旅游。辽宁是我国最北部的沿海省份,海岸线绵长,交通便利,旅游景观资源丰富,地质资源独特,有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温泉、湿地、历史遗迹等。可以发展以自驾游为主的集观光、度假、疗养、会议、历史、民俗、科学旅游于一体的滨海特色旅游。

辽宁还有很多的文化资源有待我们深入挖掘,以展现辽宁独特而丰富的地域文化,推进特色旅游文化品位。

(二)满足旅游消费者的文化需求

作为旅游经营者必须了解旅游消费者的文化需求和文化精神特征。比如,旅游者除了欣赏秀美的山川名胜、灿烂的历史文化和品尝美味佳肴外,更希望能够了解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状况,了解一个民族的生产、生活、信仰、娱乐等方面的习俗。要研究不同的旅游消费群体,把握消费者的文化消费心理。文化旅游建设要注重提升文化品质,旅游文化是培养游客内心深层的以审美、爱美情趣和观念为代表的高雅的情操,以及满足人们接受教育,寻求启示的需要的重要手段,因而旅游的文化品位非常重要。一个地区旅游文化建设对一个地区的整体形象塑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所表现出来的强大的渗透力,影响力及扩张力,使文化的作用远远超出了文化发展本身。文化旅游是现代文明的象征,是较高品位和格调的消费方式,是精神追求和文化享乐的新型载体,也是现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对于每个旅游消费者来说,旅游不仅仅是享受和观光,他们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某种文化的熏陶与影响,因此,发掘固有文化资源满足旅游消费者的文化需求是十分必要的。[5]

(三)“旅游+文化演出”,推进特色旅游文化品位

挖掘辽宁各地区的风土文化,以各种形式的文化演出为载体,与旅游相结合,以文化丰盈旅游内涵。有条件的景区,可以有旅游企业文化艺术团体,编排具有地方特色、与景区特色相融合的文艺节目,充分发挥二人转、评剧、评书、小品等文化遗产的得天独厚的优势,让这些文艺节目在辽宁的旅游景区景点经常性地进行流动表演。将旅游文化宣传推广与文化产业相结合,探索旅游演艺发展新业态,同时发挥辽宁演艺产业的资源优势,积极培育常态化演艺模式,各地结合本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实际,打造具有不同地域特色的常态化演出项目,通过演出为文化和旅游融合搭建平台,丰富旅游内涵,彰显文化渗透力,宣传我省的旅游文化,扩大旅游影响力。在有条件的景区景点适时推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演活动,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宣传辽宁的旅游文化,增加旅游的娱乐性和吸引力。

(四)文化资源的挖掘与保护创新

旅游所蕴含的文化品质,能让人得到一种高层次的精神享受。所以打造文化旅游推进旅游文化品味,必须有高品质的主题。提升文化品质要搞好文化选择。众所周知,文化虽然无大小,但就对影响社会有作用而言是有优劣,甚至于正确与错误之分的,为此,在挖掘文化资源的同时对旅游文化建设必须有所选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保留 “高雅”的东西,去除“低俗”的东西。具体地说要在各种文化的集合与比较中筛选出与时代共鸣的优秀文化,使之发扬光大,并且会淘汰出古老文化中的糟粕,使一地的文化在吐故纳新的流动过程中,在较深层的文化意境的追求中创造更完美的文化。对于传统文化的选择,主要看其所折射出来的“意识形态”,凡是对人能产生积极向上的东西,都可以加以保存和发扬。而对于一些已经不适应今天的价值观的东西,就应该被抛弃。要通过积极健康的文化感染,引导游客树立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的观念,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切切不能把不伦不类,不符史实,甚至混淆历史的错误文化,以及封建迷信等不健康的东西融入景区。为此,旅游文化建设要有正确的导向,一方面要对传统民间文化做一番梳理扬弃的工作,另一方面对各景区景点的导游词进行一次认真的修改完善,把庸俗、牵强甚至低级趣味的内容全部清理。此外,提升文化品质还有一个文化创新问题。旅游文化建设最重要的任务,当然是旅游文化创新。文化旅游发展的生命力在于积极创新,只有通过不断创新,才能获得永久的吸引力,使游客感到“山水依旧,感受常新”。我们必须注意,旅游文化创新,与我们所说的一般意义上的文化创新有所不同,因为旅游文化大多是以地方传统文化为依托的。所以旅游文化的创新,一方面,要在接纳新的优秀的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大胆进行文化创新;另一方面,对有些不太完美,,而又反映地方特色的东西,可以作为一种文化资源进行加工改造,与现代文化融合,创造出为现代人所接受,反映时代特征的文化产品。[6]

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辽宁丰富的文化资源,大力发掘地方固有的文化资源,发展特色旅游,提升旅游文化品位,推动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树立文化兴旅游的理念,不断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将文化资源转化为具有较高市场价值和旅游吸引力的特色旅游资源,推动辽宁旅游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1]佟玉权,韩福文.辽宁历史文化与旅游[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8.

[2]佟玉权,韩福文.辽宁旅游文化研究[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5.54.

[3]王开.辽宁工业文化[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3.08.

[4]肖鸿燚,张奇志.中国旅游文化[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15.

[5][6]张树俊.论旅游景点的文化特色与文化品位[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12).

【责任编辑:王 崇】

G127

A

1673-7725(2017)07-0094-05

2017-05-10

马宏宇(1971-),女,辽宁沈阳人,讲师,主要从事旅游管理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特色旅游品位辽宁
辽宁之光
钟情山花烂漫 品位幸福时光
读辽宁 爱辽宁
读辽宁 爱辽宁
创意农业和特色旅游融合发展的路径研究——以磐安县维新乡溪下路村为例
融合背景下的特色旅游助推四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探析
特色旅游产品培育与旅游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
金堆城钼矿床硫元素分布规律研究
辽宁舰
提升城市品位 推进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