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加快发展林业新兴产业的调研报告

2017-03-11龙岩市林业局袁永亮

绿色财会 2017年6期
关键词:新兴产业林业发展

○龙岩市林业局 袁永亮



关于加快发展林业新兴产业的调研报告

○龙岩市林业局 袁永亮

林业是龙岩市的一大优势,一大支撑,也是一大潜力。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下,多管齐下,多措并举,林业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林业新兴产业迅速崛起,新兴产业产值逐年增加,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由于缺乏统一规划、体制机制不活、科技引领不强、政策引导不足等原因,全市林业新兴产业没有形成真正龙头和规模效益,林业资源优势和林业新兴产业潜力有待进一步发挥和挖掘。充分挖掘潜力和发挥优势,大力发展林业新兴产业,不仅是推进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林业产业加快转型升级的需要,更是积极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方案实施,实现山区农民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战略选择。

一、近年来龙岩市林业新兴产业发展的特点和成效

1.竹业发展势头强劲。通过实施 2007—2016年10年竹业丰产工程,全市竹林面积从245.85万亩增加到307.65万亩,竹业产值从12.89亿元增加到31.87亿元(其中笋1.19亿元)。竹材加工企业248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4家,市级龙头企业11家。有中国驰名商标1件、省著名商标6件、省名牌产品4个。竹产品从传统的竹牙签、竹香芯、竹凉席向竹炭、竹醋液、竹纤维等高新产品发展。上杭丰农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即食笋成为民航特供食品,连城鑫晟大有限公司的竹炭加工技术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2.林下经济蓬勃发展。2016年,龙岩林下经济经营面积达895.26万亩,实现产值144.59亿元,产值比增17.3%,占全省616亿元的23.47%,位居全省第二。参与林下经营的林农户数14.27万户,合作社(协会)673个。武平、连城成为全国林下经济示范县。林下经济逐步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成为兴林富民的新领域。

3.花卉产业方兴未艾。形成了以漳平永福为中心的杜鹃花产业带、以连城朋口和上杭古田为中心的兰花产业带、以武平城关为中心的富贵籽和虎舌兰产业带、以新罗区为中心的观叶植物和鲜切花产业带等四条花卉产业带。2016年实现花卉产值56亿元。

4.森林生态旅游持续升温。以漳平天台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依托成功开发水上茶乡九鹏溪旅游之后,龙岩森林生态旅游加快发展,相继涌现武平梁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森林生态旅游开发、龙岩国家森林公园江山风景区森林生态旅游开发、上杭西普陀山旅游开发、福建汀州森林公园开发。全市已授牌森林人家138家。2016年,全市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森林人家接待游客达624.03万人次,实现直接收入近7.09亿元,创造社会总产值24.96亿元。

5.生物质能源开发异军突起。利用木竹加工剩余物生产的生物质颗粒作为新型燃料已开始在我市的漳平、武平、上杭规模生产。武平福建青龙林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投资 16 016 万元的无患子能源林基地建设与加工项目,现已种植9000亩;计划投资 15 000 万元的永定县油料能源林建设项目,现已落实100亩厂房用地,种植基地2000亩,建立良种繁育驯化基地100亩。

6.油茶和香精香料产业蓄势待发。全市现有油茶林面积27万亩,茶油生产加工企业8家。2011年我市首家生产香精的长汀劲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后,香精香料产业被业内人士关注。该公司利用互叶百千层、澳洲山苍籽等提取的香精,产品用途广泛,供不应求,企业一直有较好收益,2016年产值达到9000万元。

7.陆生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与经营利用成新亮点。目前我市成功驯养繁殖与经营利用的陆生野生动物有驼鸟、梅花鹿、麝、野猪、山鸡、孔雀、竹鼠、豪猪、果子狸、棘胸蛙等,年产值近亿元。上杭县私营企业家华星先生个人出资3000万元养殖梅花鹿、麝,并成功开发鹿血酒、鹿血胶囊和麝香等产品;连城县华宏鹿业有限公司投资3100万元进行梅花鹿驯养繁殖,建设全省最大梅花鹿养殖基地,生产超微鹿茸粉、鹿酒和鹿类咀嚼片,取得一定成效。

二、加快我市林业新兴产业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是加快推进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随着整个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转型和战略调整,全面加快林业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显得愈加紧迫。大力发展林业新兴产业,尽快走出一条低消耗、集约化、科技型的林业新兴产业发展新路子,是促进林业产业加快战略转型升级,推进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林业产业全面提质增效的战略所需。

二是全面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发展的需要。2016年9月,《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实施方案》正式发布实施,这既是中央对福建省的充分信任,也是福建省和龙岩市发展的重大机遇。实施方案明确了6个方面、26项具体改革试验任务,特别是对绿色产业发展实行绩效评价考核,林业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绿色新兴产业提出了新的迫切要求。

三是共同推进脱贫攻坚的需要。实现贫困地区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是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我省和我市“十三五”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攻坚任务。林业是我市的一大优势,林业产业尤其是林业新兴产业,是山区农民“靠山吃山”、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渠道。发展好林业新兴产业,对我市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四是全市林业新兴产业已经形成良好的基础。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和林业部门高度重视推进林业新兴产业发展,通过政策支持、宣传引导、资金扶持等举措,使一批林业新兴产业异军突起,初步形成了以竹业、花卉、森林旅游、陆地野生动物驯养繁育利用、生物制药、生物质能源、油料林建设、林产中药材以及森林食品等为主的林业新兴产业,为下一步全面制定规划、大力推进林业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加快发展龙岩市林业新兴产业的建议

1.编制专项规划。为了增强林业新兴产业发展的战略性和前瞻性,合理布局全市林业新兴产业,科学开发利用林业产业资源,统筹谋划全市林业新兴产业有序发展,建议从林下经济、花卉产业、油茶产业、生物医药、森林旅游、生物质能源等方面组织编制《龙岩市林业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在编制规划时要注重把握好三个原则,一是注重区域优势和特色原则,二是注重高起点、高标准原则,三是注重前瞻性和指导性原则。

2.加强政策扶持。我市于2003年在全省率先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通过多年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林农真正有了对林地的使用权,广大林农已逐步成为发展林业新兴产业的市场主体。建议我市在中央和省出台关于扶持林业新兴产业发展既有政策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和发展规划,专门制定扶持我市林业新兴产业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

3.强化科技引领。建议加快构建林业新兴产业科技服务平台。市、县两级林业部门可设立专门的林业新兴产业科技服务中心,明确具体人员,全方位为林业新兴产业提供科技支持和服务;加强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加快科技的研发和成果的转化应用,加强科研院所对全市林业新兴产业的全面指导和服务。有计划开展全市林业新兴产业发展职能培训,力争通过2-3年时间培育造就一批我市林业新兴产业发展的科技引领者和带头人。

4.创新体制机制。通过引导广大林农积极参与,企业龙头带动,建立促进林业新兴产业发展的新型体制机制。政府部门建立“三个一”的长效机制,即有一支相对稳定具体抓林业新兴产业的队伍,有一张清晰的全市林业新兴产业发展的蓝图,有一套相对稳定的扶持林业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和林农建立合理双赢的利益合作机制。充分发挥林业专业协会的作用,积极引导和支持发展包括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营销大户联合体等多种形式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大力倡导建立“龙头企业+农村合作组织”,“农村合作组织+农户”的利益结合模式,通过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带动千家万户林农积极投身到发展林业新兴产业中来,实现企业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共赢。

5.加强重点突破。通过科学规划和分类指导,使全市林业新兴产业发展形成竞相发展、特色鲜明、效益显著的良好局面。建议竹笋产业重点抓好新罗、漳平、长汀、连城四县的精深加工项目,通过大项目、好项目的落地实施,全面提升竹笋加工产业发展水平,形成鲜明的区域产业特色,全面带动农民增收;花卉产业重点提升漳平永福、连城朋口、武平城关和新罗四个特色明显的花卉产业带,搭建从良种良苗基地到花卉市场和信息物流的全方位平台,全面壮大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林下经济方面重点整合现有资源、彻底改变小农经济的经营模式,培育催生一批工厂化、专业化的林下经济龙头企业,通过持续的政策扶持,使其不断发展壮大;森林生态旅游业的发展要充分发挥我市现有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4个国家级森林公园的优势,通过合理规划、科学利用,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打造我市特色鲜明的森林生态休闲旅游业,形成开发建设有序、基础设施完善、品牌特色明显、综合效益显著的森林生态休闲旅游新格局;油茶和香精香料加工重点走科技型路子,通过培育发展规模企业、开发系列有机特色产品,形成我市林业新兴产业的新生力量;生物质能源重点加强引进和开发力度,通过开发生物质成型棒、油料林等,使我市生物质能源充分利用,形成林业新兴产业的新突破。

责任编辑: 姜洪云

猜你喜欢

新兴产业林业发展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land produces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大国崛起
新兴产业市场绩效提升的现状及建议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