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研究

2017-03-11郑丽苹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25期
关键词:辅导员心理健康心理

郑丽苹

(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 510540)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越来越复杂,大学生的心理因素也越来越复杂,大大增加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工作的难度。学生心理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其学业的成功、人格的塑造以及未来的发展,因此,高校辅导员必须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从而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指导,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谈谈对提高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几点思考。

1 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具体内容

1.1 心理健康教育意识

高校辅导员只有树立正确的提高自我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意识,才有可能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具体来说,高校辅导员应正确认识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工作的重要性,与时俱进,及时掌握新政策、新技术,及时找到传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弊端,如此一来,辅导员才能树立提高自我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意识。

1.2 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技能

一直以来,高校辅导员应具备丰富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其中,倾听能力、共情能力是基础和前提。具体来说,辅导员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要正确引导和鼓励学生真实描述自己的日常行为、心理状态,如果辅导员在倾听的过程中产生不耐烦、抵触反应,会让学生产生退却心理。因此,辅导员在倾听时,首先要认真、耐心,时不时给予一个温暖的眼神,来表示自己的肯定、共鸣。其次,在倾听过程中,辅导员要有耐心,切忌随意打断学生的倾诉,切忌作出任何评价,应该多用点头、眼神等肢体语言来表示自己的肯定,一定要让学生将整件事情、整个心理状态完整的描述出来。另外,学生在描述的过程中,辅导员要发挥共情能力,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深入分析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然后将自己的分析讲给学生听。同时,在共情过程中,辅导员要根据自己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分析,提供正确的心理问题解决方法。如,告诉学生自己的类似经历,从而降低学生的焦虑、不安心理,真正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1.3 人格特质

高校辅导员必须塑造健全的人格,拥有完美的人格品质。如,对学生的热情、耐心、同情心,对学生心理问题进行严格保密,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弟弟妹妹,从而真正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质量。

2 提高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具体对策

2.1 提高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水平

一方面,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水平直接关系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质量,作为高校辅导员,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掌握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并不断丰富实践经验。其次,辅导员要深入学生群体,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心理变化,帮助解决学生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自己的应急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另一方面,辅导员要坚持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清楚自身的定位,塑造健全完美的人格,富有爱心、同情心、博爱、宽容、情绪稳定、不戴有色眼镜;充分掌握教书育人的教育宗旨,注重智力教育的同时,更加重视素质教育,将学生的心理健康视作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标准。贯彻落实新课标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深入挖掘学生的各项潜能,引导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促进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2.2 辅导员应形成独特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风格

辅导员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风格是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具体来说,就是辅导员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表现出来的机智、独立性、导向性等特质,从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辅导员要将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当作自己毕生奋斗的目标,正确认识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本身就是一项助人助己的事业,也是实现自己职业价值、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此外,辅导员还要认识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漫长而又复杂的过程,辅导员必须兼具耐心、细心、爱心。现阶段,很多辅导员都不是专业的,在实际工作中,难度系数较大,因此,必须端正工作态度,用积极、正面的形象去面对学生。

首先,辅导员要有敏锐的洞察力、正确的判断力,能根据学生的肢体动作、表情、语言等情况来辨别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能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现阶段,很多大学生都有潜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这些问题需要超强的专业能力才能辨别出来的,因此,辅导员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细节观察力、判断力;其次,辅导员要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工作风格,因为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途径就是与学生进行语言上的交流,只有与学生积极的交流,才能正确判断学生的心理问题,找出症结所在,那么,如何在交流中引导学生充分描述自己的心理状态,就依赖辅导员的语言功底。如,辅导员应该把握与学生说话的尺度,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通过肢体语言给予学生肯定等等。

2.3 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建立完善的辅导员培训机制

加强对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是提高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重要渠道,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力军,必须全面掌握、深入学习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测量、心理治疗、行为矫治等多领域的专业知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网络成为大学生主要社交平台,因此,辅导员要及时掌握心理健康问题,深入了解学生在网络平台的表现,并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加强与学生的线上互动,也要注重与学生的面对面沟通交流。新形势下,建立辅导员培训机制必须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必须结合网络时代大环境,掌握网络时代学生身心发展特征、情感表达方式,及时掌握学生在网络上的思想表现、心理状态。辅导员还要利用全方位的培训来提高自己网络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学校要引导和鼓励辅导员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运用网络创新思维方式,高效利用微信、微博、QQ、论坛等网络平台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心理变化,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生活、工作、情感方面出现的诸多问题,并加以解决。现阶段,案例教学法是最典型的教学方法,辅导员通过分析典型的社会案例,及时、系统地掌握到学生出现某种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行为表现等,并且能够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通过理论系统的手段展示在大众面前,并基于此去探析、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内在机制、内在规律,从而形成一套系统的、科学的解决方法,最终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重要,而辅导员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中坚力量,其思想、知识水平、实际能力至关重要,现阶段,引导高校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实现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是大势所趋。因此,高校必须加强辅导员知识水平、工作风格、培训方式等方面的建设,从而不断提高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力,为广大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成为社会有用之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1]戴朝护.大学生心理健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陈志勇.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

[3]张力.高校辅导员心理教育能力的培养模式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2(19):82-84.

猜你喜欢

辅导员心理健康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